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近代人文地理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二次大战以前,是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近代时期。与古典地理学不同的是:人文地理学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古典地理学中人文地理知识只是现象的描述和粗浅的解释,李特尔以后,发展为探究人 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的解释。促使近代人文地理学科产生的主要外在动力有:一是通过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整个世界的轮廓已完全呈现在人类的面前,大量的新报导和新资料,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关于地球事实的记载文件以天文数字增加,寻求复杂现象的答案引发地理学的发展;二是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开始于17世纪,在19世纪下半叶取得普遍进展的学术上的革新,这就是科学分化的趋势,每一门学科致力于研究特定的对象和领域,遵守以其自身理论结构为基础的范式,这对被称为“科学之母”的地理学是个重大的冲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向更切合实用的归纳和解释,阐述其因果关系,并提供对事物的日益精确的描述;三是其它学科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引起了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一些新的学术思想引入地理学理论体系中。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是个不断探索的时期,不同国家的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究人文地理学的特定研究视角和解释途径,相继形成了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白兰士、白吕纳为代表的人地相关学派,以赫特纳、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以施吕特尔、苏尔为代表的景观学派,极大地充实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涵。
(一)德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人文地理学的许多学术思想大多是直接或间接从德国形成并向世界各国传播开来的。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拉采尔(F.Ratzel 1844—1904年),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造人。
    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其《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著作中,拉采尔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可以说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赫特纳(Alfred Hettner,1859—1941年)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他的地理学方法论著作《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在国际地理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施吕特尔(O.Schluter,1872—1952年)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 景观的整体。
    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生活空间,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在经过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之前存在的景观) 转变成文化景观(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是维达尔·白兰士(V.Blache,1845—1918 年)。他建立起来的法国学派主要特色是在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个方面。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 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他的学生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白吕纳(J. Brunhes,1869—1930年)在《人地学原理》一书中,把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即地面上建设事业的不能生产者———房屋与道路,动植物的利用事业———耕种与畜牧,经济上的破坏事业———动植物的滥杀、滥伐和矿产的开掘。进一步细化了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 大的进步。法国学派特别重视小区域研究,重视实地考察。以区域人生地理事实作为人地关系理论分析的佐证,以小区域的野外考察作为训练地理学者的最好途径。 提倡小区域研究的法国学派没有像德国那样出现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明显分化。
(三)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英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比德法两国晚几十年,麦金德(H.J.Mackinder, 1861—1947年)是代表人物。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 的一门学科。1904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所作的讲演《历史的地理枢纽》是其政治地理的代表作,阐述了“大陆腹地说”这一全球战略的概念。他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把世界岛的最偏远部分称为“腹地”,两边则是大陆边缘地带,他把他的全球战略归纳为三句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统治大陆腹地;谁统治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可以说,麦金德是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规律性的人,他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先例。他的理论后来被引入德国的地缘政治学,为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所利用。
    英国在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受到法国学派的影响。罗士培(P.M.Roxby, 1880—1947年)主张适应论思想。英国在区域划分、土地利用调查等方面在国际地理学界影响很大。
(四)美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美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思想源自德国,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人地关系研究领域,一些学者片面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森普尔(E.C.Semple,1863—1932年)和亨丁顿(E.Huntington, 1876—1947年)。森普尔是拉采尔的学生,著有《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等著作,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亨丁顿在《气候与文明》一书中,特别强调了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 影响,提出人类文明只有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等观点。20世纪20年代以后,决定论思想在美国遭到批判,巴罗斯(H.H.Barrows,1877— 1960年)把人文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
    对美国地理学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另一位人文地理学家是苏尔(C.O.Sauer,1889—1975年)。他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他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按地区联系的各种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及其在各地间的差异,人类按照其文化的标准,对其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哈特向(R.Hartshorne,1899—)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名著《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中,他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地理学最关心的是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可以看作是人地关系的同义语。
(五)俄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俄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承袭德国的思想,但在十月革命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了人文地理学。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了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前者以巴朗斯 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重视自然条件的分析和区域的综合研究;后者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分布的规律及具体部门的布局,着重对生产布局的因素、投资比例、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的分析。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前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分立的局面。这种格局对1949年以后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近代人文地理学”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近代人文地理学 德国人文地理学;英国人文地理学;法国人文地理学;俄国人文地理学;美国人文地理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