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形式文化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确定形式文化区,首先要确定所要研究的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需要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该语言特点的典型词汇的语音做标准,然后做一定数量的样本调查。一般情况下,经过调查,把有关数据点在适当比例尺的图上,就会发现,该语言分布现象的特征。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的中心地方,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地方向四周扩展,距离越远,其语言的典型性变化就越大,越减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他语言的人,两种语言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即在该地区出现操不同语言的人,有些人,所使用的语言中,有的词汇、语音则属 于另一类语言。
这样,在形式文化区中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中心地区,或称为核心地区, 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这里,相对来说,就是该文化现象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在其周围地区,该文化的典型性则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可称之为外围区。在其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两种文化相混现象。这个地区实际上是一种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
    所以,确定该文化区的边界的确切性就十分困难,勉强确定往往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当然,有的形式文化区,如果在其相邻的文化区之间存在着特殊情况,就
不存在着过渡带现象。例如,就以语言文化现象为例,在挪威与瑞典之间有维堪的纳维亚山脉,山地不利于两边的往来,山上居住的人反而与各自山坡下平原地区居民交往密切。结果,造成山地两边的语言的截然不同,彼此不存在语言过渡带。另一种,则是人为原因,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因政治原因不仅不相往来,而且亦各不允许对方民族存在。这样,亦使两种语言之间难以存在过渡带。
    上述的是以单独的文化为对象而划分的文化区。另外,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按彼此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为依据来划分文化区。例如,对一个民族来说, 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的。这些因素划出各因素的文化区并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线时就会有取舍。
    根据以上的阐述,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的。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形式文化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标签: 形式文化区 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