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引 文编辑本段回目录
“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资本论》第1卷,第707页)。
将错就错编辑本段回目录
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版中论述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有一处错误即“成反比”。一百多年来,人们对这处错误视而不见,见而不解。恩格斯的《<资本论>第一卷书评》、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南开辞书《<资本论>辞典》等权威著作,都把这一规律错误地理解为“无产阶级的贫困同无产阶级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马克思虽然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改为“他们的贫困同劳动折磨成正比”,(马克思《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译),第68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但是漏掉了后一个“他们”,究竟是谁所受的劳动折磨没交代清楚。
修 订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一规律中有三个人物:产业后备军、现役劳动军、资产阶级。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样。产业后备军越多,越贫困,施加给现役劳动军的就业压力越大,迫使他们过度劳动,劳动折磨越深,资产阶级越得利。资产阶级借产业后备军敲现役劳动军的竹杠。因此,要作如下修订:产业后备军同现役劳动军相比,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这一规律现在仍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产业后备军的贫困与现役劳动军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
杨斌林
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版中论述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有一处错误即“成反比”。虽然在后来的法文版中改成了“成正比”,但究竟是谁同谁比还是没说清楚。一百多年来,人们对这处错误视而不见,见而不解。本文试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进行全面剖析,指出这处错误之所在。
我们先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摘要出来,并在方框内加上必要的注解和提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产业后备军]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产业后备军]的贫困同他们[现役劳动军]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应该是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资本论》第一卷,第707页)
从整体上来看,这一规律包含着双层对立。第一层对立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在资产阶级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在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的积累;第二层对立是产业后备军与现役劳动军的对立,在产业后备军一极是失业和无事可做,在现役劳动军一极是过度劳动。这双层对立的局面如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样,资产阶级处于有利地位。产业后备军越贫困,施加给现役劳动军的竞争压力越大,迫使现役劳动军越听从于资本的摆布,所受的劳动折磨越重,越有利于资本的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内在机制。
恩格斯的《<资本论>第一卷书评》、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南开辞书《<资本论>辞典》等权威著作,都把这一规律错误地理解为“无产阶级的贫困同无产阶级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虽改为“他们的贫困同[谁的?]劳动折磨成正比”,(马克思《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译),第68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但是漏掉了后一个“他们”,究竟是谁所受的劳动折磨没交代清楚。我估计很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完整地理解应该是“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前一个“他们”是指产业后备军,后一个“他们”是指现役劳动军。
[责任编辑 张尚志]
——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ybl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