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乞讨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对于网络乞讨,中国国内在法律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也没有听过哪个部门能进行监管。“网络乞丐”通过网络能行乞到多少钱财,是很难取证的,因而也很难认定他们是否触犯了法律。因为一般邮寄的物品或者钱的数额不是很大,即使一旦发现被欺骗,对方也不是很好联系,所以往往就不找有关部门立案。 如果网络乞讨者是以虚假的信息来骗取他人的同情,来索取或者骗取这种财物,那么就可能构成犯罪。不过,中国国内还没有听说过关于网上乞讨立案的消息。 由于网络本身的隐蔽性,相关证据无法保存和收集,不仅骗取钱财的事实无法查清,甚至连当事人的身份都可能无法辨明,即使存在诈骗也难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希望广大网民能自己辨别真伪,以免上当。
网络乞丐一般分为三种,每一种的目的和索取的数额都不一样。像“请您施舍1元钱,让我奔小康”算是“直接型”,一般数额不大,金额从1元到10元;还有一些会写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亲人生病,天灾人祸,没钱吃饭等,这类网络乞丐算是“文笔型”,这种网上最流行,用这种方法乞讨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学识,文字功底好,对于钱的多少没有具体要求,只说由你自己去“献爱心”;此外也有一些热心公益事业,比如以灾区等需要钱的事情来乞讨的,这类可以称作“爱心型”,一般出现在比较正规的网站或博客上,诚信度较高,捐款的数额由捐助人自己决定。
在我国,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虽然网络乞丐还没有像国外那样蔚然成风,但也开始“崭露头角”。在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国内的“乞讨网站”中,网络乞丐总体上分为三种:一是经济上确实陷入困境的人;二是好吃懒做的寄生虫;三是出于好奇偶然为之的网民。最后一种数量最多,但“流失”也最快,并不长久,因此前两种情况的“网丐”才是网上乞讨的主力军。而行乞者的身份就更为复杂了,仅看网页上的信息,就有学生、白领、公务员、无业(或待业)人员、打工仔、下岗职工等,有的甚至自称是自闭症患者。他们的留言五花八门,并且各个都声称自己是“完全真实”的。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xidian111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3
标签: 乞讨网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