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山东财经大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是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财经大学,2009年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现已成为以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主,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

中文全称:

山东财经大学   

英文名称: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英文缩写:SDUFE   

舜耕校区: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40号

邮政编码:25001

燕山校区: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邮政编码:250014   

圣井校区: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18602号(章丘收费站西邻)   

明水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东首大学路1686号   

现任领导:   

郝书辰(原山东经济学院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刘兴云(原山东财政学院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牟思伦(原山东经济学院副书记)

山东财经大学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乃静(原山东经济学院副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   

聂培尧 (原山东财政学院副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王玉华 (原山东财政学院副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綦好东 (原山东财政学院副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胡文波 (原山东财政学院副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张东超 (原山东经济学院副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崔友平 (原山东经济学院副院长)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学校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山东财经大学是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财经大学。(2011年5月6日,教育部[1]致函(教发函[2011]10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   

目前学校共有四个校区:燕山校区(原山东经济学院老校区)、舜耕校区(原山东财政学院老校区)、明水校区(原山东经济学院新校区)、圣井校区(原山东财政学院新校区)   

2011年6月29日省政府下发关于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筹)的通知,撤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的建制,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正式合并组建为山东财经大学(筹)。若顺利通过教育部最终验收,2012年5月前将正式去筹挂牌。   

7月4日上午,山东财经大学(筹)领导干部会议召开,标志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工作全面正式启动。 山东财经大学(筹)校门

8月12日,在山东财经大学(筹)燕山校区(原山东经济学院本部)学校大门前的巨石上,“山东财经大学(筹)”七个大字正式安装完毕。目前,山东财经大学(筹)的领导机构统一工作已经完成,机构调整方案正报省编办审批。原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两校55岁以上处级干部退居二线。随后,该校将进行制度统一以及学科整合工作。

继山东经济学院挂牌“山东财经大学(筹)”的校名之后,山东财政学院17日也将舜耕校区门口的原校名换下,挂上了山财大(筹)的牌子。

山东经济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1952年10月14日, 山东省会计专科学校、 原齐鲁大学经济系合并成立山东财经学院。1953年暑假山东财经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和山东师范学院。   二、1958年9月7日,山东省商业干部学校、山东省粮食干部学校、山东省银行干部学校、山东省财政干部学校、山东省计划统计干部学校、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合作学 山东财经大学 逸夫楼 校、山东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青岛商业学校(部分)重新组建了山东财经学院。   

1、山东省银行干部学校   

1949年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干校第三期(隶山东省人民银行)后改称省行第一干校   

1950年,胶东、鲁中南、渤海三个分行撤销后,滕县、泰安、莱阳、博山、德州、惠民、济宁、胶州、聊城、菏泽、单县等专区中心支行,相继开设了11个干训班,训练一般干部。1956年合并为济宁、胶县两个干训班,由省行统一领导   

1951年人民银行青岛分行成立干训班1956年改为省行第三干校,1957年迁德州   

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改为省行第二干校   

1958年,省人民银行第一、第二、第三干校和济宁、胶县两个干训班在济南合并,改称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 原“山东经济学院”
分行银行干校   

2、山东省商业干部学校   

50年代,省商业厅设立干训班   

1956年改名为山东省商业干部学校   

3、山东省粮食干部学校   

1955年3月4日,山东省粮食干部学校在原干训班基础上建立,为厅的下属单位   

4、山东省财政干部学校   

195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于成立干训班   

1952年划归地方财政后,改在山东省财政干校设保险班   

省建行成立后,于1955~1956年间,继续在省财政干校举办培训班   

5、山东省计划统计干部学校   

1956年,由山东省计委在济南创建山东省计划统计学校   

1959年1月,该校并入省财经学院,为该院计划统计专班   

6、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合作学校。   

1950年,山东省合作总社在济南建立了山东省合作干部学校。   

1952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合作总社接办了私立济南惠鲁会计学校,改名为济南合作会计学校。   

1956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山东省合作干校内,设立济南合作学校,一套班子,两个牌子   

7、山东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主体发展为今山东商业职业学院)   

1936年济南私立惠鲁工商职业学校创建   

1937年济南私立惠鲁工商职业学校停办   

1946年济南私立惠鲁工商职业学校复校并更名为济南市私立惠鲁商业职业学校   

济南市私立惠鲁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济南市私立惠鲁会计学校   

1952年济南市私立惠鲁会计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   

8、青岛商业学校(主体发展为今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   

1945年私立青岛商科职业学校创建   

1945年私立青岛商科职业学校更名为私立慈济初级商科职业学校  

1947年私立慈济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更名为私立青岛慈济商科职业学校   

1952年私立青岛慈济商科职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   

1957年城市服务部青岛兽医干部学校创建(合署)   

1958年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撤销   

三、1970年山东财经学院改建山东省财贸干部学校。   

四、1978年山东省财贸干部学校升格为(复校)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是一所由财政部和山东省联合办学,以省为主的省属高等财经院校,组建于1986年,1987年邓小平同志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2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立。1995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11月正式通过了原国家教委对学院 舜耕校区

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价,1998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从建院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6年筹建至1992年的“边建校、边办学”阶段。在这一阶段,学院“以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既完成了学院建设的基本任务,同时又在部、省属十所院校“承包办学”的高起点上进行了教学建设,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基本保障了教学质量。   

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今的“自主办学和加强教学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学院“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逐步进行了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教学建设,逐步完善了自主办学的运行系统,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

山东财经大学
  合并以后的 学校坐落在以“泉水”闻名海内外的泉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现有四个校区。老校区有两个,分别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西端和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占地580亩;新校区位于经十东路,一期工程占地分别为1000亩和1466亩。新校区另有规划建设用地2422亩。分校区分别位于及章丘圣井的国道309济南收费站南边。共占地面积近7000亩,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财经大学。   学校不断强化科研的先导地位,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工作的激励和引导,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来,承担、参与科研课题32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5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财政部、山东省项目243项,教育厅项目71项;获社科、科技成果奖83项;出版专著22部,其他编著等169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66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8篇。   学校现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国际贸易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统计与数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东方学院、燕山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其中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院、金融学院为山东财经大学五大学院,其王牌专业也大多在
这些学院。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民商法、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际贸易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十四个学科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等六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学科结构。

师资力量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及博士教育。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3万人。学校现有教职工千余人,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1664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95人,另有在读博士1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75.43%;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262人。   教师队伍中,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财政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等各类人才27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23人,省部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25人,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48人,入选学校“231人才工程”262人。聘任国内外兼职教授、名誉教授120人。学校以人才工程建设为关键,努力建设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重点抓好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为他们施展才华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环境和氛围。
编辑本段办学资源
  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建有高标准、现代化实验楼,设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经济学基础实验室、管理科学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实验室、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室,以及会计学、 图书馆
财政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实验室共计19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5482个,同时现有计算中心、会计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室、国际商务基础实验室、企业管理综合实验室等一批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并在校外建立了150个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共有多媒体教室266个,教学用计算机6326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916.76万元。建成了覆盖全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馆藏丰富的现代化图书馆,现藏纸质图书222.61万册,电子图书106.67万册,中外文期刊2175种。学校运动场面积20.3万平方米,建有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和塑胶田径运动场等体育设施,食堂、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备,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和信息检索系统。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并有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宽带网直接联 体育馆
接的校园网络系统。文体活动设施完备,建有礼堂、全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文体活动设施。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先后被评为“国家体育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

交流合作

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的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俄国、荷兰、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开展了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互派留学生、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以及资料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局面。   近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近百名外国专家和海外学者来院任教和讲学,选派了百余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骨干赴国外讲学、研修及深造。学校拥有汉语进修、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学历教育的招生权,先后接受了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瑞士、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学校还按照与国外友好学校的交流协议,向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派出留学生。 山东财经大学
学校于1998年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中外合作办学先进单位”。1999年与美国阿姆斯壮大学联合成立中美合作山壮学院,联合培养MBA研究生;同年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开展了2+2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本、专科生;2006年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德国帕德博恩应用经济学院合作项目也开始招生;与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签署了教师和管理干部短期培训协议,2006年上半年该校首批18名教学与管理骨干在该校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现已接收德国InWent/CDC奖学金留学生15批共156人来该校学习。2005年以来,学校派出17名专业教师及学术骨干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做访问学者;同时,还与港澳台地区多所学校建立了实质性联系,常年进行学术交流、互派学者和留学生等活动。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办学。与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有254名本科生到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与山东微软技术中心、用友软件公司等知名企业联合,分别组建了企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和ERP实验室;与山东社会科学院、章丘市人民政府等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联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

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大力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依法治校”战略,积极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了强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社会经济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是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宽厚的知识基础、执著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突出诚信教育和开放式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三基”教学,增加全校通识课程数量,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结合;四是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扩大选修课比例,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六是制定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就业率高,二是就业去向好。每年都有优秀毕业生被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单位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大批优秀毕业生被财税、金融、电力、电信、邮政等系统录用;各地大中型企业、知
名企业也主动与学校建立联系,要求录用该校毕业生。该校的毕业生以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该校,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被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和著名公司录用,大批学生考取名牌高校研究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在高考招生中,学校普通本科文、理录取分数线连年位居山东省高校前列。近几年普通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1%以上,居山东省高校前列。

目标定位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实施“教学强校、学科强校、科研强校、人才强校”战略,经过三至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成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全国一流的综合性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精神

 学校发扬“求是崇真、博学笃行、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精神,总结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山经传统,形成了“以人为本、德行为先”的山东财大文化,确立了“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山东财经大学信念,形成了教职工干事创业、努力工作,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良好风气 克明峻德、格物致知 。学校历经沧桑,广大师生始终追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并展现了山东财经人的辉煌,完美地诠释了“求是崇真、博学笃行、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山东财经精神。它将继续成为山东财经人刻苦钻研,探索真理,勇于实践,艰苦创业,致力于以财经科学促进经济发展、献身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山财、山经几代师生将通过艰苦创业形成的、具有深厚财经专业底蕴的大学精神不断传承、升华,并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

主要院系介绍

文学与艺术学院:   文学与艺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3月。作为该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文学与艺术学院秉承该校40多年的办学传统,继承和发扬着原基础部的优良作风,一如既往地为该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语言文学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我校创建综合性财经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同时,文学与艺术学院搭乘着山东经济学院这列快车,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建设了汉语文学、编辑出 学生公寓
版学、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四个本科专业,2009年12月新专业“音乐学”获批,该院也正式更名为文学与艺术学院, 成为该校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的后起之秀。该院逐步形成了文学、艺术、经济、管理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专业、学科建设设想和特色。未来五年,该院将按照“一院三系六专业八方向”的目标阔步前进。
财政金融学院:
  财政金融学院是山东财经大学最早设立的教学系部之一,也是山东省最早招收财政、金融本科生的高等院校。1958年山东财经大学设立财政金融系,财政学和金融学两个本科专业于1960年正式招生,2000年财政、金融两个专业同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7月财政金融系更名为“财政金融学院”。目前学院设有金融学、财政学两个二级学科,有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保险和税务五个本科专业。2005年4月“金融学”被评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山东省财政金融研究基地”挂靠学院。2010年9月年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获准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6月,山财金融学院在申报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院金融学科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二五”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金融服务外包创新实验室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这两个项目是金融学院获得山东省唯一的金融学“泰山学者”设岗单位资格后,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财政金融学院目前设有金融理论教研室、金融实务教研室、投资教研室、国际金融教研室、保险教研室、财政教研室、税收教研室 7个教研室、证券和金融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及拥有先进的软硬件设施的金融实验室,建立了一支高效、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拥有专任教师 105人,其中教授 25人;副教授 22人,教 师中博士及在读博士生 25人,硕士 41人,形成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治学严谨并富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学科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于2003年3月设立,其前身为设立于1988年的计划统计系。   学院现设有经济学一个本科专业和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六个硕士专业。经济学本科专业由原国民经济计划专业调整而来,自1989年开始招生。学院现有“政治经济学”校级重点学科、“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两门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功底,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并规范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或在高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游泳馆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业务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66人,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校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在国内二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以上职务的11人。   学院下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五个教研室和经济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教学设备齐全,学校设有专门的经济学科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和专业资料室,各种教学辅助手段齐全。   多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各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历届毕业生多在各级政府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国内外著名的公司、事务所从事管理与研究工作,也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的道路。毕业生的考研比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众多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名校。   经济学院为有志成为中国未来的经济理论研究者、经济管理者和职业经理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舞台、成功的跳板。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是山东财经大学最早设立的教学院系部之一。 1952年,山东财经学院(山东财经大学组成部分)成立, 1958年,设立贸易经济系,设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   1978 年,山经共设 4个教学系部,其中之一就有工商经济系,设有物资经济管理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 1980年开始招生。 1986年设立工业经济管理本科和商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 1988年设立县乡经济管理专科专业。 1990年,学校设立国际贸易系,国际贸易专业从我系分出去到国际贸易系。 1992年我系设立贸易经济本科专业、工商行政管理专科专业和劳动经济管理专科专业,同年商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停止招生。 1994年设立国际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同年物资经济管理专业停止招生,专科专业只保留劳动经济管理专业。到 1996年,劳动经济管理专科专业停止招生,在工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此时该系专业调减为国际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贸易经济、工业经济管理四个本科专业。 1998年,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本科专业调整的要求,该系专业调整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三个本科专业,同年申报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获批准,于 1999年开始招生。
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的前身是学校最早创建的会计系,目前是学校最大的二级学院之一。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资产评估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为山东省 “泰山学者 ”设岗专业,是 1991年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 1999年唯一的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2年唯一的强化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 2005年唯一的省级品牌专业和 2007年唯一的国家特色专业, 1993年最早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审计学专业 1986年开设,最初是与山东省审计厅共建的专业;资产评估专业 2006年开设,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内仅 10所院校试办的专业。   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 121人,其中教授 30人,副教授 43人,有博士在读博士 49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等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几个教学团队,其中 “会计学 ”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设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成本与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等 7个专业教研室,现代会计、理财学、财务金融、现代审计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等 5个研究机构,并有山东省示范试验中心一个。   他们总的目标是:经过几年不懈努力,使会计学院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本科教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使会计学院成为山东省的 “会计理论研究中心 ”、 “财务管理咨询中心 ”和 “高层次财会审人才的输出基地 ”,使会计学科总体上成为 “省内一流、国内知名 ”的品牌学科。
国际贸易学院:
  国际贸易学院是山东省最早开设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和拥有国际贸易学硕士点的高校。1960年学校贸易经济系开设对外贸易专业;1979年工商经济系成立对外贸易教研室;1990年12月成立国际贸易系,2003年国际贸易系更名为国际贸易学院。   国际贸易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12人。 1998年国际贸易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省内首家获取该授予权的单位。国际贸易学院现有4个教研室、1个国际贸易研究所。四个教研室分别是:国际经济教研室、国际贸易教研室、国际商务教研室、国际商务英语教研室。   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两个办学层次,设有国际贸易学硕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及国际商务两个本科专业。   2008年10月27日,该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系于2001年6月28日正式成立,2005年12月更名为公共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3名,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5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7人,在读博士8人;专任教师中有出国访问学者1人。   公共管理学院现有硕士、本科两个办学层次。3个硕士专业是:MPA、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专业。3个本科专业是: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最早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该专业在养老保障、劳动就业保障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涵盖的内容广泛,根据我校的特点,本专业定位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该专业在公共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电子政务等方面形成了优势。行政管理专业在领导科学、公共政策、企业行政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本专业偏重企业行政管理,主要特色是在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突出研究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又突出研究企业的行政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实证分析。   本院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3个教研室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城市经济研究所2个研究机构。本院有专业藏书3400册、中英文期刊1200册,并每年新增大量管理类中英文期刊,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及学习提供了大量材料。   近年来,我院拥有《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和《领导科学》3门校级精品课程;公开发表论文66篇,出版著作教材9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社科基金1项、省软科学项目3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9项;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经济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公共管理学院广大师生正在以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契机,开拓创新,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努力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力争把我院建成我校的一流学院。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经济信息管理系,成立于1993年6月。现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三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两个硕士点。下设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信息工程、电子商务四个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两个省部共建的基础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工程两个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以及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实验室、应急联动系统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应用实验室等八个专业实验室。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千余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依托学校的财经学科优势,依靠国际交流合作,经过多年发展与历史积淀,逐步形成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财经管理知识融合见长,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学科专业发展为强,以服务财经管理部门为主要面向,以培养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和财经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学院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及IBM、Microsoft、SAP、NEC、浪潮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阿肯色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加拿大Regina大学计算机系、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等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有多名教师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讲学或研修,并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留学。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了大学生创新科技基金, 与济南市信息产业局、NEC、浪潮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有53名优秀大学生参与学院教师的12项科研课题,数百名同学在参加的由全国、省市和学校举办的各类科技及外语大赛中获奖。
成人教育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成人教育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好校风,有特色,从严治教,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形成了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层次多元化、专业设置科学化、教材建设规范化、教学管理统一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区域分布合理化的成人教育体系,成功打造了山东财政学院成人教育的品牌信誉,扩大了在省内外成人教育中的影响。目前,成人教育学习形式有函授和夜大学;专科设有会计、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财政、金融保险、法律事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高中起点本科设有会计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设有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本科在校生5520人,专科在校生4494人,总计在校生10014人。
统计与数理学院:
  统计与数理学院是兼容经济学和理学两大学科门类的二级学院。现有统计学、保险(精算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四个本科专业,拥有统计学、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国民经济学四个硕士点;设有数理统计学教研室、经济统计学教研室、计量经济学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基础数学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六个教研室,一个专业资料室和三个教学实验室。   统计与数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35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05人。   统计与数学学院多年来形成了“团结思进、务实创新”的办学传统。学院坚持教书育人和师德、教风和学风建设,倡导“教师认真教书做学问,学生扎实学习长本领”,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学院积淀和凝炼出的办学特色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深素质”。学院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者队伍,他们致力于学生生活家园、精神乐园、成才摇篮的建设,他们是学生成才的良师益友和可靠保证。   目前统计与数理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大力弘扬“求实崇真、博学笃行、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力争与社会各界真诚合作,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为大学外语教研室,成立于1987年,隶属基础部,主要承担全校公共英语教学,1991年并入国经系。1992年开始招收经贸英语专业专科生,1993年起开始招收经贸英语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1994年6月成立经贸外语系;1996年6月更名为外语系;同年,我校被确定为财政部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先后对财政部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数百名处级以上干部进行系统的外语技能培训,得到了财政部的好评。2002年6月外国语学院成立,2003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04年开始招生。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法语和德语四个本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英语专业教研室、日语专业教研室、大学外语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四个教学机构。   外国语学院现有1门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门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阅读;英语国家文化(2006年被推荐为省级精品课参评课程);英美文学。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力量强、结构合理、颇具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49人,博士6人,硕士144人(其中在读博士10人)。   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重点学科和师资建设为依托,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推进办学观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和教学工作创新。
政法学院:
  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中国社会亟需法律的规制。1983年,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在原基础课部建立了经济法教研室,并面向全校相继开设了《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法)》等公共课。1993年设立经济法专业.2000年筹建法学系,并于同年招收法学本科生。2005年法学系改制为法学院。截止2008年6月,教授13人,副教授30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含在读)88人,形成了法学专业门类齐全、学术梯队布局适当、学缘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的教师队伍。目前学院设有法学理论、公法、民商法、国际法、法律公共课五个教研室,商法、不动产法、诉讼法和实践教学管理与研究四个研究中心,一个民商法学硕士学位点。   政法学院本科教育以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悉中国法律和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开设14门法学核心课程外,同时还开设有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和30余门法学学科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政法学院按照建设学科专业谋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为增进教学和研究能力服务,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学术业绩,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优势和功能。在学生培养目标上,坚持以塑造健全人格为旨归,将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更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法治纪律素养,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造就适应时代变化和进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其前身为体育教学部。下设教学教研室、训练教研室、健康活动中心、学工办、场馆管理科、办公室。承担着全校公共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科研、群体活动等体育工作。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以及“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体育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6人,专任教师26人,教授、副教授16人。从省队、国家队退役下来从事过专业训练的教师5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3人、国家一级12人,在省级体育协会、委员会担任秘书长及副主任3人、全国学术团体担任理事1人。学院加强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体育课已建立了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的“选课制”,正向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过渡,逐步实现“三自主”。近三年,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篇,承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学院加强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竞赛成绩优异。我校是全国部分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之一,通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近年来,培养国家健将级运动员1名、国家一级运动员5名,打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纪录一项、山东省大运会纪录两项。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优秀,群体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每年定期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毕业杯”、“三好杯”等各项球类比赛,还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要求不定期举办其它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增强了大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文化。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为贯彻学校开放式办学理念,推进国际化教育和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在10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基础上设立的专门负责中外合作办学及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二级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工作,负责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中方和外方学籍的管理工作,并负责留学生的招生、管理、教学、教务及考务管理工作以及各种外语培训(特别是学生的雅思培训)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把国外的学生引进来,把想出国的学生送出去。   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和专业门类不断增加,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开展了英语、会计、国际商务、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涵盖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短期访学等不同层次,形成了培养方式灵活、毕业生就业及深造模式多样化的办学特色,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现有教职工19人,设有中外合作项目部、语言培训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机构健全,设施完备,能在出国学习深造的培训和指导、学分互认事务的办理、外方教师教学管理、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学院将不断拓宽中外合作办学的渠道,增加我校在教学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我校国际化教育和开放式办学的快速发展而不懈努力。
社会发展学院:
  2002年5月,学校在马列主义教研部的基础上组建了社会学系,并于2005年12月更名为社会发展学院*马列主义教研部。   社会发展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社会工作教研室、政治学与行政学教研室、形式与政策教研室8个教研室,另设和谐发展研究中心。   社会发展学院设有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2个本科专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社会发展学院恪守“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校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校跨越式发展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原山东财政学院的重点二级学院,是学校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财政学学科为龙头,财政学与公共管理学交互支撑和融合的学科体系。学院现设有财政学、税务、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500多人,财政学、社会保障、国民经济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我院共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业教师43人。在专业教师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2%;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37%。 我校财政学学科创建于1987年。在学科建设20年的时间中,受益于财政部对我校实行的“高位嫁接”的办学体制,在财政部、山东省政府及其山东省财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央财经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无私帮助下,我校的财政学学科得到了较快发展。1996年,财政学学科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是全省财政学学科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1998年,取得全省第一个财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被列为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1年,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强化建设项目”;2002年,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学科“九五”规划建设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2005年,获得培养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同年,《财政学》课程获得“山东省精品课程”;2006年,财政学科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和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研究基地”,并作为 “十一五”山东省重点学科继续进行强化建设;2007年,财政学科作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建设。   我校财政学学科的教师在国内较早对公共财政理论、税制改革、社会保障、公共投资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50余部;获得20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以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以“泰山学者”岗位和“山东省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基地”为平台,立足于山东,面向全国,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把我校财政学学科建成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学科。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山东财经大学”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

标签: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