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
什么是心智模式 编辑本段回目录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心智模式这个名词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Kenneth Craik 在1940 年代创造出来的,之后就被认知心理学家Johnson-Laird和认知科学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975)、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所采用,并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常用名词。
心智模式的特点 编辑本段回目录
心智模式有以下七个特点:
1.每个人都具有心智模式;
2.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做出的相关结论;
3.心智模式是指导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
4.心智模式让我们将自己的推论视为事实;
5.心智模式往往是不完整的;
6.心智模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的结果,并不断强化;
7.心智模式往往会比其有用性更加长寿。
心智模式的形成[1]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1 心智模式形成的前因后果
心智模式的形成是先由讯息刺激,然后经由个人运用或观察得到进一步的讯息回馈,若自己主观认为是好的回馈,就会保留下来成为心智模式,不好的回馈就会放弃。心智模式不断地接收新讯息的刺激,这种刺激的过程可分为'强化'或'修正'。
心智模式的特性[1] 编辑本段回目录
Norman(1983)观察许多人从事不同作业时所持有的心智模式,归纳出六个关于心智模式的特质,这六个特质并非相互独立的:
1.不完整性(Incomplete):人们对于现象所持有的心智模式大多都是不完整。
2.局限性(Limited):人们执行心智模式的能力受到限制。
3.不稳定(Unstable):人们经常会忘记所使用的心智模式细节,尤其经过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它们。
4.没有明确的边界(Boundaries):类似的机制经常会相互混淆。
5.不科学(Unscientific):人们常采取迷信的模式,即使他们知道这些模式并非必要的。
6.简约(Parsimonious):人们会多做一些可以透过心智规划而省去的行动。
心智模式的功能 [1]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2 心智模式的功能
心智模式是一种机制,在其中人们能够以一种概论来描述系统的存在目的和形式、解释系统的功能和观察系统的状态、以及预测未来的系统状态。 换句话说,即是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方式是透过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这样有什么目的呢?、这个东西是如何运作?它会造成什么后果?将这些问题简化成下列的架构图:
参考文献 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