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领导哲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领导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eadership)

什么是领导哲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领导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吸收各门科学的理论成果和方法,在领导科学的基础上,探索领导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形成系统的领导观和领导方法论的一门学科。

领导哲学的研究对象编辑本段回目录

  领导哲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目前,领导科学理论界看法很不一致,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基本看法;

  一是认为领导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领导活动中的基本问题或领导的普遍规律;

  二是认为领导哲学是研究领导的哲学问题或领导与哲学的关系。上述看法大体反映了领导哲学这一个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它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并确定领导哲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上述表述并不能使我们对领导哲学及其研究对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领导哲学是关于领导观和领导方法论的理论,这种领导观和方法论不是各种具体的领导理论的原则、原理和方法,而是对之进行哲学的概括和提炼所形成的关于领导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概括地讲,领导哲学所研究的是:“一个主要矛盾,两个基本问题”。

  所谓“一个主要矛盾”就是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矛盾。领导哲学中所研究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一主要矛盾而展开的,都是这一主要矛盾的各个层次、各个侧面的不同表现。领导活动是以人类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当我们以领导活动作为对象,以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谁在领导?对谁实施领导?这就是领导的主体和领导的客体问题,它们构成了领导活动系统的结构的两极,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级,都不可能构成领导的结构系统,都不可能产生领导的活动和职能

  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关系,其中有着许多中介和中介环节。在领导活动中,领导主体现实地认识和变革领导客体,从而达到主体预定的目标。领导所产生的各种职能则是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所谓领导预侧、领导计划、领导决策等,都是以领导主体对领导客体的反映为中心的认识活动;领导的指挥、组织协调控制等,却是以领导主体对领导客体的变革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而所有这些活动又贯穿着领导主体对领导客体的价值评价活动,并以决策为中心来解决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矛盾。可见,没有领导主体或领导客体,就没有它们之间的矛盾,而没有这个矛盾,也就没有一切领导关系、领导职能及领导活动。但是,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的矛盾,又是在现实的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离开了领导活动及其运动过程,也就无所谓领导主体、领导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考察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的矛盾,考察这一矛盾通过一定中介而发生的各种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考察这一矛盾现实运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认识、实践和评价关系,就构成了整个领导哲学研究的构架。

  所谓“两个基本问题”,也就是组织与个人和组织与环境的问题。这两个基本问题是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这一主要矛盾的集中表现和进一步展开。领导活动是人的活动,是对于人的活动;领导的主体是人,领导的客体主要也是人;领导的一切职能都是通过人实现的,人是一切领导问题的中心。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领导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而这种关系就进一步展开为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任何领导都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所进行的活动。所谓领导,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的组织内,领导着引导和率领被领导者为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展开的活动。组织是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联系起来的唯一纽带,只有组织,才能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组织,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也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领导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组织中,我们才能将组织成员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编排在一起,形成组织学中所讲的“科层结构”。只有在这样的结构中,才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分,才有围绕一定的组织目标展开的领导活动。所以,组织是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得以进行的唯一真实的实体。组织是领导的主体,任何领导都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去进行的;组织又是领导的客体,任何领导又都是对一定组织的领导。因此,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领导活动中组织与个人的各种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各种领导活动中的具体矛盾,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领导与群众、集权分权、层次与跨度、责任与权力、纪律与自由、民主和集中、协调与冲突等,都是组织与个人这一基本问题的表现。解决这些问题是领导的主要工作,因此,组织与个人的问题就成为领导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

  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领导是一种社会活动。任何组织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再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活动。领导主体也是一种社会主体,领导客体来自于环境并必然地复归于环境,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矛盾既根源于组织与环境的矛盾,又是解决组织与环境矛盾的中介和手段。因而,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的矛盾在领导活动中就必然要进一步表现为组织与环境的各种关系,例如开放与封闭、稳定与变革、有序与无序、投入与产出等,尤其是作为领导目标的领导价值和领导效益问题,更是组织与环境关系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只有把领导放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广阔背景下,从对组织与环境这一关系的历史发展趋势的考察中,才能找到人类领导运动客观规律的正确答案。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人们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制约着他们的一定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客观环境是领导活动的基础,它既为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提供了活动的舞台,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的思想和行为。领导活动的客观环境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环境是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直接接触的活动环境,如组织、领导、同事等;宏观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历史传统等。客观环境不同,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因此,组织与环境的问题也就成为领导哲学研究的另一个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领导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的矛盾为中心,通过对组织与个人、组织与环境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考察,揭示出人类领导活动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领导哲学的内涵[1]编辑本段回目录

  领导哲学,这一学科名称,较早见于加拿大著名学者克里斯托弗·霍金森1983年出版的专著《领导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eadership),在这本书中,霍金森把领导哲学作为对领导问题进行价值、伦理、情感分析研究的学科,力图通过对领导问题进行哲学的分析研究,把领导从技术的层次提高到哲学的层次,使领导规范化、伦理化、哲学化。我们认为,领导哲学是研究领导关系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研究领导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学科,是领导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在领导学的学科体系中,领导哲学属于最高的层次。从哲学角度理解,它是哲学在领导领域的应用,从领导学角度理解它是领导理论在哲学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它一方面从大量的事实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原则、原理,寻找领导的一般发展规律,一方面从一定的原理、原则出发,演绎推理,描绘领导的发展趋势,力图为领导建立规范。

  领导哲学是规范性理论,它是关于现存领导生活的一般准则以及未来领导生活的导向性知识,它主要关注领导价值,为领导活动建立规范和评价标准。霍金森指出:“领导哲学要求坚持某种对于组织行为的逻辑与技术的一定理解程度上的把握,甚至更为重要的是相应地掌握作为实践基础和管理哲学基础的价值逻辑。”在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价值更重要的了,

  因为它是所有意义之源泉。只有明确了领导的意义之所在,学习研究领导科学才有价值,领导科学的建立也才具有存在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依据。领导哲学是探索智慧、寻求普遍性知识和寻求关于整体知识的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是人们对获得美好生活和健全社会的知识的目的追求。但是,领导哲学不仅仅是纯粹的思辩,它必须关注社会所追求的特定目标和以符合这种目标的方式把社会加以组织、调整和建设的问题,也就是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政治秩序的问题,即领导哲学同时也是实践哲学、行动哲学。它关注领导的情感、动机、态度、信仰、价值、伦理、道德、意志、责任感、偏爱、规范、期待、责任,这些要素都现实地存在于领导过程的始终和各个环节。由于领导活动属于一种特殊而高级的社会管理活动,因此,领导哲学也关注社会性,由此它还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如果说领导科学关心的是手段,而领导哲学关心的则是目标或者价值。领导哲学是以关于领导价值的标准及其正当性解释为内容的,它的核心是道德。领导哲学不仅涉及到事实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准则问题,即涉及到抽象的道德原理或者价值准则问题。总之,领导哲学既涉及到方法,也涉及到目的、价值。

研究领导哲学的意义[1]编辑本段回目录

  领导是人类社会最早和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对领导的思考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中世纪的马基雅弗利,到现代的许多著名思想家,都研究过领导哲学。但迄今为止,领导哲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对象和方法都还在探索之中。研究领导哲学无庸置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领导学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领导学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心理学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对领导现象的分析研究,将蒙在领导者身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剥掉了,它被世俗化、经验化、民主化和心理化了。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问题是,领导技术逐渐替代了领导哲学,在众多领导学的教科书中,基本上没有为领导哲学留下一席之地。人们对领导技术的研究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领导技术的推崇,使许多人忘记了领导价值这一最基础性的问题[3],贯穿于领导活动之中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逐渐游离于人们的研究视野之外,甚至它们被视为与领导活动毫不相干的东西,领导价值和领导技术相分离,使我们忽视了领导学的实践价值,遗忘了领导的本质所在。实际上,在领导学的研究中,领导价值和领导技术是不能互相替代的。领导价值在本质上规定着领导技术的正确使用,领导技术又使领导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单纯对领导哲学的研究,往往会使领导学变成毫无实践价值的空洞说教;而单纯对领导技术的研究,往往又会变成缺乏人文关怀的技巧和权术之学。因此,完整的领导学理论应该将领导价值和领导技术统一起来,使领导者在领导学的原理中既能体会到价值的力量,又能汲取富有实践价值的领导技术。那些单纯注重领导价值的领导者,往往对领导过程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从而使其价值追求难以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而那些单纯注重领导技术的领导者,不仅难以为一个组织缔造一种传统,而且还会使领导者的影响不能形成一种扩展性的力量,从而使其仅仅作为一个领导职位的短暂的占据者而存在。技术化领导与价值化领导的统一成为领导学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现代的领导学已经成为独立的学科,有职业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建立了研究机构,在大学里设置了相应的课程,现代领导学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其基本倾向是以实证科学、行为主义的方法来研究领导现象,它主要关注事实、技术,忽视了领导的价值研究。主要是对领导现象和具体的领导行为的描述和分析,以考察经验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关心的是“怎么样、怎么办”而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在现实的领导活动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提高组织的效率,强调领导中的技术方面,忽视了领导中的人文因素,把效率和效用作为组织的元价值,使组织失失却了价值意义,使领导者淡漠了责任感,丧失了崇高的理想追求,变成了官僚、政客,成了权力、金钱的奴隶。为此,领导学必须注重对领导问题的价值分析和研究,要给领导哲学留有一席之地。

  领导哲学启迪人们哲学地思考领导现象和领导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康德经常对人说,他不是教哲学,而是教人们哲学地思考。对领导的性质和本质、领导的目标和价值、领导的类型和方法、领导发展的动因等一系列关系到领导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哲学。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一个领导者没有学习和掌握领导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学习哲学可以解放领导者的想象力,可以指导其理智和情感。领导者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社会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懂得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领导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领导者,决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领导哲学应该是教人们辨证地思考领导问题,领导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开展领导哲学的研究有助于领导者从时代的高度洞察领导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握世界领导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这将有力推动我国领导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领导哲学不仅是哲学在领导领域的应用,也是在领导领域对哲学的检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吸取领导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有效地促进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显然,加强领导哲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在领导学领域片面强调经验科学而否定价值判断既不可能也是有害的。领导哲学具有发人深思的能力,它是为领导者提供概念、模式、远见、理论、方法的丰富源泉。领导价值是领导活动之意义的源泉。领导者是人类社会中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角色。领导应该是技术化和价值化的统一。领导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和锻炼出来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头衔、特权、级别或者金钱,而是义务、责任。领导是存在于所有组织的一种社会现象,领导渗透于各个等级之中,就像人们不可能逃脱管理过程一样,人们也不可能逃脱领导过程。在现实生活中,领导是构成组织运作和发展的驱动力量,领导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借助于集体组织行动以显现一种崇高价值的行动。研究领导哲学既是领导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领导实践的客观需要

领导哲学的特征[1]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般来说,领导哲学具有以下这些特征:

  1.领导哲学主要关注领导的价值性。

  霍金森说:“领导是技术能力和道德复合体的连接” 克里斯托弗·霍金森.《领导哲学》,第22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8。领导哲学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特征是其价值性,它主要关注的是人类领导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特别是道德价值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对于自身的社会生存的方式及其规范、意义的思考,是对于正义、公正、廉洁、勤政的信念和追寻,即对领导的真、善、美的追求。由此,领导哲学经常被看成是哲学、伦理学或者政治伦理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方面。领导哲学探讨的是领导的价值和价值之源的问题,领导哲学是人文性的,它是领导的文化意义,由此,领导哲学主要的不是寻求现实领导规律的实证科学,而是对于领导意义的持久探索。领导哲学的价值性特征意味着领导哲学有一种反映现实的或者超越现实的性质,它可以是理想主义的反映,包括人类理想的领导模式的设想和论证,也有着不同于经验科学的真理性的评判标准。领导哲学不仅注重领导的目标,关注目标的价值性,而且还注重领导实践的价值性,也就是说不仅重视领导目标方向的正确性,而且关注领导方法、领导技术、领导手段的科学性、人文性。可以说,领导哲学就是以领导价值为研究核心的学科。

  2.领导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领导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领导的观念与精神,这并不意味着领导哲学不关涉经验事实,但它主要不是描述事实,而是在一定的价值判断基础上,对领导事实作出评价。在观念特性上,领导哲学是较为“纯粹”的观念形态,是观念、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它可以是一种导向和规范,可以是一种批判,它具有超越现实的特性。

  领导哲学与其他领导观念、领导思想之不同,在于它的抽象程度最高,它主要讨论较高抽象程度的概念和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导哲学只是某种最高的或者具有某种终极性的知识,它主要是价值性的知识,而并非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

  3.领导哲学探讨的主要是规范性命题。

  领导哲学关心的是目标和价值观念,它是对于人类领导活动的意义和基本价值的评价体系的,它是关于领导活动的一般准则和导向的知识。在对于领导问题的讨论中,它采用的是应然的规范性命题,而与实然命题相区别。在研究领导哲学的规范性时,需要指出的是,领导哲学的规范性命题有着与领导事实相区别的意义,换句话说,领导哲学的真理性同领导现实的事实性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它的真理性在规范范围内具有意义。另一方面,领导哲学的命题又具有社会功能,但此功能的实现具有某种超现实性,也就是说,它的规范意义与法律、道德的规范意义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为倡导和引导而不具有强制性。

  4.领导哲学特别关注合法性问题。

  领导哲学是领导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是人们对于领导价值、领导活动普遍意义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对政治秩序合理性的论证,因而它的价值和规范的特性,就成为领导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合法性问题是领导哲学具有悠久传统并且历久弥新的主要问题。合法性的问题是与领导现象伴随而来的。一般地说,它是关系到领导关系和行为的正当性的取向和信念。在传统的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它被称之为正义。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则常常以道、道理、天理、德政、公道等来表现。按照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一定社会的领导合法性就是该政治秩序是否和如何获得其成员的认同与忠诚的问题,认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也就是政治领导的合法性一般基于三个原因:传统权威、卡里斯马权威和法理性权威。合法性不仅来自对制度和程序层面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和程序背后的道德共识的信念。合法性是领导哲学的重要问题,这是由于领导在人类政治行为和政治关系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领导的合法性必然建基于一定领导哲学基础上的价值与信仰,另一方面,领导哲学既可以成为领导合法性的依据,也可以成为对现实领导的批判,甚至起到某种颠覆性的作用,领导哲学反映了人们对于领导合法性问题的持续探寻。

  5.领导哲学具有意识形态性。

  领导哲学由于具有上述特征,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意识形态性。一般地说,意识形态是思想和观念在人类社会中的支配作用的问题,思想和观念是人类认识的产物,但是思想和观念产生后反过来成为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的统治者和认识的支配者,思想和观念体系对人的统治和支配,就是意识形态现象。意识形态只是观念性的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文化的辩护的、辩解的方面,是文化上积极关心建立和保卫信仰和价值的模式。从社会功能上说,意识形态又是一个实践的概念,意识形态从性质上具有社会实践的功能,它可以是国家和社会统一的思想基础,也可以作为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思想基础参与社会的冲突。领导哲学一般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倡导和宣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

领导哲学的理论体系编辑本段回目录

  领导哲学的理论体系大致应包括以下五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一)领导本质论。

  领导哲学首先必须对“领导”这一哲学范畴作出科学的界定,这就需要在领导实践的基础上,抽象出关于领导的本质规定。而作为反映领导本质的领导范畴,又必须从现实的领导活动和领导关系中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因此,以人类的社会实践出发,深入分析各种现实的领导活动和领导关系,在理论上说明它们的特性和普遍的、必然的相互关系,从而总结出领导的本质,这是每个领导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二)领导系统论。

  这是对领导本质作出初步的哲学概括的基础上,对构成现实领导活动的各种要素和关系作进一步的哲学分析。领导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相互联系,并与一定环境发生关系,具有特定功能,并能达到一定目标的有机整体,这就是领导系统。领导系统论就是对领导系统进行全面的理论概括,它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领导系统的实体结构的哲学分析;二是对领导系统的时空结构和信息结构的哲学分析;三是对领导系统的环境的哲学分析。通过对以上三部分内容的哲学分析,领导系统论从整体上提出和说明领导哲学所要研究的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说明领导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前提,这就为进一步揭示领导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逻辑基础。

  (三)领导运动论。

  这是在领导系统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对领导系统运动的哲学分析,即从动态的角度来揭示领导的辩证性质。领导运动论通过对领导运动的总体构成、领导运动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过程的研究,对领导运动的目标、动力机制、制约机制、对领导运动的计划、组织、决策、控制及实施过程的各种矛盾的联系和转化的规律作出哲学的总结,揭示出领导运动的机制、职能和过程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领导范畴论。这是在领导系统论和领导运动论的基础上,对领导本质和规律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领导范畴是领导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又是人们对领导的各种矛盾辩证关系的反映,还是对领导各种认识成果的概括和提升。通过对领导中领导与群众、民主与集中、集权分权、硬件与软件、复杂与简单、确定与随机、有序与无序等一系列对偶范畴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考察领导中各种固有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揭示出各种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为把握整个领导哲学的逻辑之网提供“纽结”。

  (五)领导价值论。

  这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领导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分析。它把领导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中,通过对领导价值、领导价值观、领导中真、善、美三种基本价值形态及其现实统一的领导效益、领导价值的历史运动等问题的研究,说明领导的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领导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不同表现形成和演化进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出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历史过程中,领导运动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这是领导运动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也是领导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论。

  以上这五个部分,大致构成了领导哲学的基本内容,它以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这一主要矛盾,以及组织与个人、组织与环境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它以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所概括和提升出来的领导范畴作为逻辑起点,通过领导中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的层层展开,逐步揭示出领导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以人类社会实践所形成的领导价值及其历史运动的必然归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逻辑的终点。这样,整个领导哲学的理论体系不仅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而且也体现了领导观和领导方法论的统一。

领导哲学的学科地位编辑本段回目录

  领导哲学的性质不仅是由其内在的理论结构体系所决定的,而且也是由其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即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中确定的。领导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相对独立的、特殊的学科地位。

  从学科的纵向关系来看,领导哲学处于一般哲学和领导科学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领导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马克思主义领导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所形成的关于领导观和领导方法论的学科。因此,马克思主义领导哲学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组成部门,是马克思主义部门哲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领导哲学与领导科学的关系又是另一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领导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它所研究的是各种领导中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为人们提供关于领导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原则。领导科学则属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直接研究领导活动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人们提供有关领导的相对具体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它们之间各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不能相互代替。领导哲学与领导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领导哲学植根于领导科学的土壤中,以各种领导理论作为自己的原料,从中概括和提升出领导哲学的范畴和理论。领导科学又必须以领导哲学作为指导,才能以丰富的领导实践和领导经验中总结出领导科学的理论。

  从领导哲学与一般哲学、领导科学的相互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纵向考察,领导哲学于一般哲学与领导科学之间:对于哲学来说,它是应用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于领导科学来说,它又可以作为自己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从学科的横向关系来看,领导哲学与各门科学,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数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不断吸收各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成果,用以研究领导活动中的各种规律性问题。领导活动是一种最普遍又最复杂的活动,它涉及到人们一切社会活动领域,渗透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自身的全部过程中,包含着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历史的、心理的等等各种复杂的因素。因而领导哲学所设及的认识范围包括了现代科学的大部分领域,它们都是领导哲学的科学基础。离开了现代各门科学的成果,就不可能有现代领导科学,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现代领导哲学。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1. 1.0 1.1 1.2 《领导科学》第二章 领导理论 第四节 领导哲学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第1版
  2. (加拿大)克里斯托弗·霍金森.《领导哲学》,第19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08
  3. 刘建军.《领导学原理》,第2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03。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领导哲学”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领导哲学 价值 价值分析 价值观念 决策 分权 动力机制 动机 协调 宏观环境 微观环境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