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所谓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统计, 就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统计核算,旨在从宏观的层面上考察国民经济运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量规模、构成和内在联系,并为正确研究提供基本的核算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框架。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部门、企业在一定时期拥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怎样利用它们进行经济、科技、社会活动;取得多少成果、形成多少收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积累与消费比例如何;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纵向、横向比较,发展变化如何,等等,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计算。这种测量和计算,就叫国民经济核算。它是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国民经济核算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结果的数量特征及统计核算,为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是一项应用性统计技术,它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重要统计工作,世界各国基本如此。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领导、设计和具体实施并定期公布统计结果的。
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民收入统计的产生可追溯到1665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对英国当时国民收入的估算工作。20世纪40年代初国民经济核算形成以前的国民收入统计,其重心并未反映当前国民经济核算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理论和方法,而主要在国民收入统计总量的理论基础、口径范围和估算或统计方法方面。威廉·配弟1665年关于英国国民收入估算中,已采用了从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复式核算的方法,它只是在核算项目和平衡关系上尚不够成熟。法国A.L.拉瓦锡1791年估算当时法国国民收入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首次提出了时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概念。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在1886年对国民收入统计研究时,提出了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或消费)三个方面进行反映,即从生产方面反映国民收入来自何种产业,也就是制造业、农业、商业等等各生产了多少国民收入;从分配方面反映支付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也就是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等的份额;从使用方面反映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的数量。法国经济学家F.魁奈1759年编制的《经济表》理论,反映了从再生产过程和部门投入产出角度描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学术思想。总之,国民经济核算概念和理论方法虽产生较晚,但它的形成却溶于国民收入统计的发展过程之中。
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1、国民经济核算的世界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R·斯通和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在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后者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为基础创立和发展了美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和实际统计工作。联合国1947年公布的《国民收入的计量和社会核算表的编制》和1953年公布的《国民核算表及补充表体系》(称旧SNA),是以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和使用过程为基础来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联合国1968年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缩写SNA),简称新SNA,并于1970年在世界各国推行实施,1990年代发展到170多个国家采用推行。1993年联合国第27届统计委员会会议又通过了关于SNA的修改方案,在总结各国SNA实践和应用基础上,迸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国际上基本上全部实行SNA基础上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了全球一体化。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与之平行存在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或称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英文缩写MPS)。当时称为世界两大核算体系即SNA和MPS。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是以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计划经济过程和统一计划管理要求设计产生和发展的,也曾有十几个国家实行过。MPS与SNA相比较,主要区别是生产理论不同、指标体系不同、统计反映方式也不同。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我国原来实行的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1984年底在国务院领导下开始了建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各项工作。组织专门机构,从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研究、方案设计和试点试算等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于1992年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行方案,并确定在1992一1995年期间分两步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工作正式步入国际一体化的SNA体系行列。1998年国家统计局在总结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于1998年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正式定期公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数据。2002年国家统计局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追求新的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功能:
一是测量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运用它可以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是国民经济核算采用大量的数字信息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情况起着重要的咨询与监督作用;
三是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是否正常运行、各种商品市场价格、供求状况等经济行为起着预警和导向作用;
四是运用国民经济核算便于国际技术交流和对比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可持续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可持续发展就是谋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约和平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并且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逐步建立并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目的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是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范围确定、核算的系统一致性等具有直接的指导或决定作用。
1、市场原则
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就成为确定国民经济核算范围,分类、帐户划分等方面的重要原则,这就是我们简称的市场原则。
2、所有权原则
所有权原则是确定国民经济核算中资产和负债范围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资产和负债是进行生产活动,获取经济利益的根本条件,因此,它必须表现为企业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的所有权,才可能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决定的作用。正由于这个原因,国民经济核算把资产界定为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能够行使所有权的统计范围,负债与资产相对应,这就是简称的所有权原则。
3、三等价原则
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三等价原则是确定国民经济生产、收入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一致性的重要原则。
4、核算统计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原则首先是权责发生制。所谓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原则与微观会计核算原则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发展。
平衡表的特点是抓住所反映对象的两个相互对应的平衡方面,如收入与支出、来源与使用、资源与使用、调人与调出、供给与需求、增加与减少等设计统计表。
国民收入与支出帐户方法是用一系列帐户的方法来核算国民收入、支出和使用。随着国民经济核算将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和资产负债核算内容包括进来,国民经济帐户方法在体系设置、指标联系及平衡项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国民经济帐户方法是根本的方法,但在一些方面也吸收或直接使用了平衡表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目的或需要也引进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核算其他方法,主要是矩阵方法、方程式方法和图解法。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li>
- 夏萤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