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产业结构理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 编辑本段回目录

产业的概念

  产业是社会分工现象,它作为经济单位,介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之间,是属于中观经济的范畴。它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但是由于产业的内容十分复杂,至今尚无统一的严谨的定义。因此,对产业含义进一步给以质和量的规定是有必要的。

  首先,产业是历史范畴,是伴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不断扩展的。从社会分工来说,它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现象。特殊分工是在一般分工基础上发生的。

  其次,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转换和不断地向深层发展,以致形成了具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再次,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产业和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联系,形成自变与应变之间的函数运动,使全部产业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产业的存在,会成为其它产业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其他产业的变化。

结构的概念

  “结构”一词的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它较早地被应用于自然科学中。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始于20世纪40年代。

  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编辑本段回目录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源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W.配第在17世纪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于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就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F.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着《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学说,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可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即通过我为地租和赋税从生产阶级那里取得“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仆从、君主官吏等等;不生产阶级,即不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工商资本家和工人。他在经济理论上的突出贡献是他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条件的分析。

  在配第之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虽未明确提出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概念,但论述了产业部门(Branch of Industry)、产业发展及资本投人应遵循农工批零商业的顺序。其时恰处工业革命前夕,重商主义阻碍工业进步的局限性和商业繁荣的虚假性已暴露出来。 就此而论,配第、魁奈及亚当斯密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0世纪30-4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费夏C.克拉克赤松要里昂惕夫S.库兹涅茨等人。18世纪中叶之后,工业部门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下突飞猛进,服务部门也有较大扩展。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工业部门衰退,从统计上体现出服务部门在经济中的明显优势。于是,人们回忆起17世纪中期配第的朴素思想。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夏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再次提起配第的论断,并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理论开始初具雏形。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32年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形形态论”。该理论主张,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后起的国家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政策是要根据“雁形形态论”的特点制定。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其图形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发展过程,并称之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

  在吸收并继承了配第、费夏等人的观点的基础上,C.克拉克建立起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他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劳动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进而从制造业向商业及服务业的移动,即所谓克拉克法则。其理论前提是,以若干经济在时间推移中的变化为依据。这种时间系列意味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在此是指不断提高 的国民收人。

  库兹涅茨他在1941年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就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他通过对大量历史经济资料的研究得出重要结论,即: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趋于下降;政府消费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在理论前提上,他把克拉克单纯的“时间序列”转变为直接的“经济增长”概念,即“在不存在人均产品的明显减少即人均产品一定或增加的情况下产生的人口的持续增加”。同时,“人口与人均产品双方的增加缺一不可”,而“所谓持续增加,指不会因短期的变动而消失的大幅度提高”。而后,他将产业结构重新划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并使用了产业的相对国民收人这一概念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由此,使克拉克法则的地位在现代经济社会更趋稳固。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此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A.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及一批日本学者等。

  (1)里昂惕夫库兹涅茨霍夫曼丁伯根沿着主流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思路,分析了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问题。

  里昂惕夫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于1953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和《投入产出经济学》两书,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他利用这一分析经济体系的结构与各部门在生产中的关系,分析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中,他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

  丁伯根关于制定经济的理论包含有丰富的产业结构理论。如认为,经济结构就是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其中就包含了调整结构的手段。他经济政策区分为数量政策、性质政策和改革三种。其中,性质政策就是改变结构(投入产出表)中的一些元素,改革就改变基础中的一些元素。又如在他的发展计划理论中所采用的大型联立方程式体系,就是凯恩斯哈罗德多马以及里昂惕夫等人多种模型的混合物;另他所采用的部分投入产出法,就是一种产业关联方法,它直接从投资计划项目开始,把微观计划简单地加总成为宏观计划。

  (2)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希金斯的产业结构理论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其研究存在两种思路:

  ①二元结构分析思路

  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型即刘易斯理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拉尼斯他与费景汉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认为不仅仅收入分配变化及与之相对规模以及储蓄、教育、劳动力市场等有关因素之间也存在直接的联系。 希金斯分析了二元素结构中,先进部门和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的差异。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属于可替代型的,而先进部门存在固定投入系数型的生产函数,此部门采取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技术。

  ②不平衡发展战略分析思路

  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不平衡增长模型,突出了早期发展经济学家限于直接生产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发展次序的狭义讨论。其中关联效应理论和最有效次序理论,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工具。

  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其主要著作有《经济成长的过程》和《经济成长的阶段》等。

  钱纳里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贡献颇多。他认为,经济发展中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是不变的,从而发展了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学说。指出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将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出口替代

  日本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

  欧美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及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一般意义,形成该研究领域的主流。但作为应用经济理论,各国在实践中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概括。战后以来,立足日本国情,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他们认为产业结构变动与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 在日本,对产业结构理论有比较深入研究的学者有:筱原三代平马场正雄宫泽健一小宫隆太郎池田胜彦佐贯利雄筑井甚吉等人。其中筱原三代平是日本研究经济周期理论和产业结构问题的著名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包括《日本经济的成长和循环》、《收入分配和工资结构》、《消费函数》、《日本经济之谜—成长率和增长率》、《产业构成论》、《现代产业论(产业构造)》。

  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的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在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形态论”。

  赤松要(1936、1957、1965)在战前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雁形态论”最初的基本模型,战后与小岛清(1937)等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该理论假说,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

  关满博(1993)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形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做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日本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实际上触及到东亚区域产业结构循环演进问题,并已明确意识到一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所在国际区域的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但仍以单个国家为立足点,仅涉及国际区域的一个特例,没有上升到一般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流派比较 编辑本段回目录

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

  (1)产业划分理论

  马克思将社会总生产分成生产资料(I)和消费资料(Ⅱ)2大部类,但是,马克思提出的2大部类仅指物质生产部门,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虽然可以揭示社会再生产运动的总规律,但不能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2)结构均衡理论

  马克思分析说明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必须满足:

  Ⅰ( v+ m) = Ⅱc ,

  并引伸出2个公式,即

  Ⅰ( c + v + m) = Ⅰc+Ⅱc

  Ⅱ( c + v m) = Ⅰ( v + m) + Ⅱ( v + m)

  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两大部类生产的平衡条件为:

  Ⅰ( c + v +m) = Ⅰc + Ⅱc + ⅠΔc +ⅡΔc

   Ⅱ( c + v + m) = Ⅰ( v +m/ x) + Ⅱ( v +m/ x) + ⅠΔv + ⅡΔv

  马克思抽象而清楚地阐明了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产业部门众多,产业结构中包括了多种产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运用马克思的结构均衡理论难以描述产业之间多部门的投入产出联系,对于产业结构的区际协调应用性不强。

  (3)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

  马克思首先提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列宁则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及再生产公式相结合,提出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他指出,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 “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这一理论在一定前提下可以反映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

  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1)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

  这种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克拉克、库兹涅茨、霍夫曼和里昂惕夫等。

  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是配第。他在《政治算数》这部名著中,比较了英国农民收入和船员的收入,发现后者是前者的4倍;他还发现荷兰的人均国民的收入比其它欧洲国家要高。据此,他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重新发现被称为配第定理。配第定理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配第未能看到结构变动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内在关联。

  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开创性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动的内在关联,重新发现了配第定律。其结论是: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业;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

  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劳动结构和部门产值结构两个方面,对人均产值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作了更为彻底的考察。他在《各国的经济的增长》一书中,对57个国家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处理。并作了截面分析和实践序列分析,结论是:在按人口平均产值的较低组距内(70美元—300美元),农业部门的份额显着下降,非农业部门的份额相应地大幅度上升,但其内部(工业与服务之间)的结构变动不大。在按人口平均产值的较高水平组距内(300—1000美元),农业部门的份额与非农业部门份额之间变动不大,但非农业部门内部的结构变化则比较显着。

  霍夫曼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所谓的霍夫曼定理,其内容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比)是不断下降的。

  里昂惕夫开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把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定量化,并发展到最完美的程度。投入产业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与产业的数量关系,利用投入产业和投入产出系数推断某一部门经济活动的变化对其它部门的影响,计算为满足社会的最终需求生产的各种产品总量,并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前景。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产业结构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但由于它是静态分析的方法,并以同质性和比例性作为分析的假定前提,因而这种方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说来,它用于短期而不适用分析,适用于分析而不适用于预测。

  (2)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

  这种产业结构理论考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斯密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钱纳里等。 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斯密在1776年的《国富论》一书从中提出绝对成本说。他认为,各国按照绝对成本的高低进行成本分工,就必然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流入高效率产业,从而使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 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对斯密的绝对成本(或相对成本)进行国际分工,以获得比较优势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俄林继承并发展其师赫克歇尔的学说,在1933年出版的《域际和国际贸易》中提出著名的要素禀赋论。他们认为,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因此各国应从事自己拥有优势生产的那些商品生产,通过自由贸易从新分配各国生产要素,以实现国际商品价格的均等化。此理论是对比较成本学说的完整化。里昂惕夫用投入产生发对对1947年对美国200个产业的产品进行检验时,得出了与俄林的观点刚好相反的结论,即里昂惕夫反论。要素禀赋论与里昂惕夫反论的分歧是由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事实背景不同。前者是以澳大利亚、挪威、荷兰、乌拉圭、阿根廷等不少国家的外贸提出的,而后者则美国的外贸情况为事实背景提出的。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研究,就是循着某些国家某个时期的情况符合要素禀赋论,而另一些国家另一个时期的情况符合里昂惕夫反论,这样一种思路展开的。

  筱原三代平发展了李嘉图静态比较成本说,提出著名的动态比较成本说。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的可以转化的,从某一时点看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业,从发展的眼光看却有可能转化为处于优势的产业。故对那些潜力巨大且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不但不应放弃它的发展,且要扶持它的发展,使之成为强有力的出口产业。日本政府依据动态比较成本说制定了扶持若干幼小产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汽车工业。日本的汽车工业在扶持幼小产业政策的保护下,经过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从1955年到年产量6.5万辆提高到1980年的1140万辆,并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产业。

  钱纳里把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规范化和数学化,提出了著名的“发展型式”理论。他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本上,从大量观察值中选择了10个基本经济过程来描述几乎所有国家发展的基本特征,并用27个变量规定了这个10个基本经济过程。然后把收入水平和人口数据作为外生变量对所有这些过程进行一致的统计分析,构造了反映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典型性关系的“发展型式”。为使分析的结果更广泛地适用于各国和各种经济过程,钱纳里进一步使用了几个基本的回归方程对“发展型式”理论符合回归,得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准结构”。据“发展型式”理论,结构变化的75%—80%发生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美元~1000美元的发展区间,其中最重要的积累过程和资源配置都将发生显着的、深刻的变化。钱纳里的标准结构对于揭示人均GNP与结构变动的关系具有更大的价值。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在各种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中,影响较大的刘易斯的刘易斯理论(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

  (1)刘易斯理论

  该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上:

  1)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

  2)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由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决定;

  3)城市工业中的利润储蓄倾向高于农业收入中的储蓄倾向。

  因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的供给价格低,且工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故工业发展就可以从农业中获得无限廉价劳动力供给,在劳动力供给价格与边际劳动力差额中获得巨额利润。又由于工业利润中的储蓄倾向高,使得城市工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提高,由此产生一种累积性效应。这种累积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下降,以致达到工、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相等。这时,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M.P.托达罗批判了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认为刘易斯的理论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难度很大,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无业游民,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一很大的阻力。

  (2)赫尔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的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以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此即不平衡增长。赫希曼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有限的资本在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之间的分配具有替代性,因而一两种不平衡增长的途径:

  一是“短缺的发展”,即先对直接生产资本投资,引起社会资本短缺,而社会资本短缺引起直接生产成本的提高,这便迫使投资向社会资本转移以取得二者的平衡,然后再通过对直接生产成本的投资引发新一轮不平衡增长过程;

  二是“过剩的发展”,即使对社会资本投资,使二者达到平衡后再重复此过程。 不平衡增长理论基本上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为我国40多年的经济发展走的就是一条“不平衡增长”的途径。至于选择哪一条不平衡增长途径,则应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而定。

  (3)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

  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分为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他认为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主导部门通过回顾、前瞻、旁侧三重影响带动其它部门发展。与六个经济成长阶段相对应,罗斯托在《战后二十五年的经济史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任务》一文中,列出了五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

  1)作为起飞前提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工业部门;

  2)替代进口货的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主要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

  3)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钢铁、煤炭、电力、通用机械、肥料等工业部门;

  4)汽车工业综合体系;

  5)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指服务业、城市和城郊建筑等部门。

  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改变,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罗斯托提出的主导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而带动经济增长的看法,以及主导部门并非固定不变的看法、可供借鉴。

  (4)筱原三代平了两基准理论

  两基准理论的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也必然上升最快。 两基准理论以下列条件为基本前提:

   1)基础产业相当完善,不存在瓶颈制约;或者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瓶颈制约,但要素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资源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向颈瓶部门转移,尽快缓解瓶颈状态。

  2)产业发展中不存在技术约束。

  3)不存在资金约束。如果上述条件不存在,两基准理论就未必成立,利用俩个基准理论选择优先发展产业也未必比可行。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编辑本段回目录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应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日益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部门增多,部门与部门间的资本流动、劳动力流动、商品流动等联系也越来越复杂。这些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流动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逐渐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他们开始重视研究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这些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注意到,大量的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虽然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因为大量资本和劳动所产生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部门之间的技术转换水平和结构状态,不同产业部门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往往有很大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部门之间投入结构、产出结构的不同。

  (1)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观点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的变化和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流动被看作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因此,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始终把结构因素排斥在经济增长源泉之外。

  (2)经济增长的结构主义观点

  经济增长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力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结构主义观点没有资源配置最优的假设前提,而认为资本和劳动在不同部门的使用,其收益可能出现系统的差别。结构主义放弃追求最优化的企图,转而追求“次优”。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编辑本段回目录

  (1)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阶段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在前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缩小,其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础工业主导型,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还较小。在工业中期,工业重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不比重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支配地位,甚至占有绝对支配地位。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在内代化的。

  (2)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具有顺序性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3)三大产业具有依次替代的性质

  产业结构的演进史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4)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区间具有可塑性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基础上,其中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原料、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基础上。同样,只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才具有成熟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超前发展会加速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后遗症。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研究

  (1)配第—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的现象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早在17世纪,配地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通过进一步考虑后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收入多;而商业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后来,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结论。


  (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机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对产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他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作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挺进阶段、高额大众消费阶段。后来他在《政治与成长阶段》一书中又增加了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

  (4)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他进而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初期、中年期和后期;将制造业也按三种不同的时期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即:

  1)初级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

  2)中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造等部门;

  3)后期产业,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

  (5)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霍夫曼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的问题阶段理论。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

  ?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 +/- 0.5)。

  ?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 +/- 0.5)。

  ?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

  ? 在实际应用中,霍夫曼比例往往用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来表示。霍夫曼的工业阶段论阐述的主要是工业过程中重化工业阶段的演变情形。

产业分类理论的进展——立体产业分类理论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三次产业分类法及其局限

  (1)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分类理论提出于本世纪40 年代初,其中的第一次产业是指广义的农业,划分依据为第一产业的属性为取自于自然;第二次产业为广义的工业,划分依据为第二次产业的属性为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第三次产业是广义的服务业,划分依据为第三次产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

  (2)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局限性

  进入80年代,信息技术及以其为核心的现代高技术群迅速壮大,人类产业活动的规模和方式有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包括:

  ? ①需求结构升级使产业范围扩大,产业正涵盖起愈加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包容进越来越多的形式、日益多样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人类经济活动。产业活动愈来愈成为非单纯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供给部门,其联接社会生活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与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断加强。

  ? ②产业经济分析和产业政策的制订与实施要求拓展产业分类理论。伴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规模和深度提高,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导致生产和消费过程社会化,第三次产业长足发展,并且其中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有不同的表现,不仅其他产业内部不断有新的部门分离出来进入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和重组。随着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展开,第三次产业中的部分部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次产业内部活动从数量到性质都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分类急需变革。

  ? ③围绕信息产业化浪潮展开的“第四次产业”讨论和以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为目的而展开的“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的讨论,把一批新兴产业的归属、地位、本质揭示问题提到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中来。

  ? ④产业细分是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战略规划的需要。现有的产业分类理论,不能明确界定信息产业、环境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内涵、产业的范围和地位等,则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就缺乏理论依据和指导。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上述局限,导致了整个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局限,削弱了其解释现象和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必要加以拓展。

立体产业分类理论的内容

  (1)提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的前提

  立体产业分类理论基于以下认识前提:产业分类应服务于特定的分析内容;产业结构化调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作者进行的产业分类研究是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分析为目的的;对应于产业结构分析内容和角度的多样化,产业分类方法也必然多种多样;产业活动涉及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复杂的系统关联,产业分类应体现产业结构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特征。

  (2)“新兴产业”的内容

  上世纪中叶以来,伴随新技术革命、社会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逐渐形成了一批被称之为“新兴产业”的独立的产业部门,包括自然资源产业、环境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新兴产业中各次产业所包含的经济活动的性质、范围和形式不同,作用和地位也有所区别。

  (3)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的层级

  上述新兴产业是两个层级上的产业,并且是与传统三次产业所处层级不同的两个层级:

  ①自然资源产业连接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是“自然与社会毗邻的产业”;它为农业和工业活动提供资源基础,称之为“零次产业”。增加自然资源产业后的产业链环既完整和全面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②环境产业和一部分高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活动脱胎于传统产业,产业活动中创新活跃,对传统产业具有大角度的辐射作用,体现了信息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生产力的飞跃,体现了经济体系作为地球(地域)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其中产业活动深度和广度以及经济中分工、协作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形式日趋多样的现状。它们是对经济活动重新分解和组合的结果,它们与零次至三次产业形成的产业链环中各次产业相互投射和融合,标志着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主要依据。这些特征表明环境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是位于比传统三次产业以及零次产业更高层级上的产业,

  (4)立体化产业结构的特征

  添加零次和高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体系具有立体化和网络化特征,具体如下:

  1)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尤其是一、二次产业的相互交融及被包含关系十分明显,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界线是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带”,产业界限模糊,产业定义难以统一。

  2)新兴产业活动与传统产业活动具有高依附性和相关性。脱离物质生产环节而讨论信息经济活动是无意义的,信息产业(无论何种定义方式)活动总是借助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与传统工业、农业紧紧交融;脱离工业生产、农业活动讨论环保,或者不介入工业、农业产业活动的环保产品设计、制造和应用也是不可能的。

  3)高次产业脱胎于传统三次产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三次产业,它们通过某种核心技术连接一二三次产业中的相关产业活动,是从更高层级上对经济活动再分解和重新组合的结果;高次产业对传统产业活动进行渗透和改造,标志了传统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例如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包括信息化)、生态化和知识密集方向等。

  4)新兴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诸作用机制,也是产业结构立体化和网络化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

  ? ①新兴产业在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经济体系内容结构之间形成的正反馈机制,降低了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提高了产业的技术关联水平,增加了产业结构体系内的系统关联层次。

  ? ②资源产业作为产业链环中社会与自然毗邻的产业,其前向、后向联系作用形式特殊,可通过双向广泛的产业关联效应协调产业间的关系;高次产业包含多个传统产业部门中的活动,产业的旁侧效应波及面较大,具有很强的协调作用。

  ? ③零次产业衔接一、三次产业,高次产业长入传统产业部门,它们都融汇贯穿了多次产业活动,即新兴产业活动作为载体,将诸多产业活动或产业环节凝聚为一体,紧密联络其相关经济主体。

  综上,立体产业分类理论的核心内容为:引入了两类新的独立产业,即自然资源产业作为零次产业,和由环境产业、高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高次产业;提出了产业结构立体层级理论。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产业结构理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产业结构理论 A.刘易斯 F.魁奈 GNP S.库兹涅茨 W.配第 《国富论》 《经济成长的阶段》 《经济表》 丁伯根 三次产业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