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企业安全文化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则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即所谓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只要有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就会有相应的企业安全文化存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把企业安全文化落到实处,有必要探讨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体系。

  要想真正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并不断将其推动和发展,就不能仅停留在对安全文化理念的空洞宣教上,也不能仅着眼于局部的、个别的文化形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问题。因此,开展企业组织的安全文化状况分析和评价,是企业安全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但是,企业安全文化涉及到企业的人、物、环境的各个方面,与全企业的理念、价值观、氛围、行为模式等深层次的人文内容密切相关,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机构的安全文化水平是很困难的。

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因素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为了对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状况进行评价,首先应该确定评价的因素集合,然后给出各因素的评价等级,再对照企业的现状,给出企业安全文化当前所处的状态或发展阶段。

  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评价首先要确定从哪些方面对安全文化进行衡量,每一个衡量的方面可看成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应该代表安全文化的一个特征。目前,对安全文化进行衡量的因素,究竟应该有哪些,还没有定论。国外的一些文献提出过2 到19个不等的因素。如亚洲地区核安全文化项目研讨会提出衡量安全文化的因素有6个。韦格曼等人在分析了大量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安全文化至少有5个评价因素,即组织的承诺、管理参与、员工授权、奖惩系统和报告系统。下面分别介绍这5个因素的含义。

  1.安全文化中的组织承诺

  就是企业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对安全所表明的态度。组织高层领导对安全的承诺不应该口是心非,而是组织高层领导将安全视作组织的核心价值和指导原则。因此,这种承诺也能反映出高层管理者始终积极地向更高的安全目标前进的态度,以及有效激发全体员工持续改善安全的能力。只有高层管理者做出安全承诺,才会提供足够的资源并支持安全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2.安全文化中的管理参与

  是指高层和中层管理者亲自积极参与组织内部的关键性安全活动。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通过每时每刻参加安全的运作,与一般员工交流注重安全的理念,表明自己对安全重视的态度,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文化中的员工授权

  是指组织有一个“良好的”授权予员工的安全文化,并且确信员工十分明确自己在改进安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授权就是将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以下级员工的个人行为、观念或态度表现出来。在组织内部,失误可以发生在任何层次的管理者身上,然而,第一线员工常常是防止这些失误的最后屏障,从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授权的文化可以带来员工不断增加的改变现状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可能超出了个人职责的要求,但是为了确保组织的安全而主动承担责任。根据安全文化的含义,员工授权意味着员工在安全决策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可以发起并实施对安全的改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为自己的组织的安全绩效感到骄傲。

  4.安全文化中的奖惩系统

  就是指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一个组织的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部所建立的一种行为准则,在这个准则之下,安全和不安全行为均被评价,并且按照评价结果给予公平一致的奖励或惩罚。因此,一个组织用于强化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的奖惩系统,可以反映出该组织安全文化的情况。但是,一个组织的奖惩系统并不等同于安全文化或安全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说,奖惩系统是否被正式文件化、奖惩政策是否稳定、是否传达到全体员工和被全体员工所理解等才更属于文化的范畴。

  5.安全文化的报告系统

  是指组织内部所建立的、能够有效地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被识别并由员工向管理者报考的系统。有人认为,一个真正的安全文化要建立在 “报告文化”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报告系统是安全文化的中流砥柱。一个组织在工伤事故发生之前,就能积极有效地通过意外事件和险肇事故取得经验并改正自己的运作,这对于提高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良好的“报告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安全问题可以自愿地、不受约束地向上级报告,可导致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安全问题的关注。需注意的是,员工不能因为反映问题而遭受报复或其他负面作用;另外要有一个反馈系统告诉员工他们的建议或关注的问题已经被处理,同时告诉员工应该如何去做以帮助其自己解决问题。总之,一个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正式的报告系统,并且该系统被员工积极地使用,同时向员工反馈必要的信息。

  6.安全文化中的培训教育

  除了上述韦格曼等人所提出的5种评价因素外,实际上还应该有一个评价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就是培训教育。安全文化所指的培训教育,既包括培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包括安全培训教育在企业重视的程度、参与的主动性和广泛性以及员工在工作中通过传帮带自觉传递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状况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是要以坚持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

  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员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等作斗争,而且还要同自己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员工的行为控制,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员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和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为此,要搞好现场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检修的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安全。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

  二是要坚持安全管理规范化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员工真正懂得违章的危害及严重的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的安全责任制。

  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公司到车间、班组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公司成立由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每季度对公司重点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各厂提出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公司级、厂级、整改项目进行归口及时整改。各分厂也相应成立安全检查鉴定组织机构,每月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各车间上报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厂级、车间级整改项目,落实责任人进行及时整改。车间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每周对管辖的装置(区域)进行详细的检查一次,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上报分厂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由上级部门鉴定进行协调处理。同时,重奖在工作中发现和避免重大隐患的员工,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预防体系,从而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是要坚持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管理、切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近几年来,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大多数是员工处于侥幸、盲目、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这就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教育、引导,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这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心理过程,需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创造和建立保护员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向员工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行为源于认识,预防胜于处罚,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等安全观,树立“不作没有把握的事”的安全理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

  企业要增强凝聚力,当然要靠经营上的高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心灵的认可、感情的交融、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必不可少。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培养安全意识的一种好形式。因此,要广泛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活动、激励性活动、教育活动;张贴安全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实行安全考核,一票否决制。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向员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取得广大员工的认同。对开展的"安全生产年"、"百日安全无事故"、"创建平安企业"等一系列活动,都要与实际相结合,其活动最根本的落脚点都要放在基层车间和班组,只有基层认真的按照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的开展,不走过场才会收到实效,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尽善尽美。

  五是要坚持树立大安全观

  企业发生事故,绝大部分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以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为目的,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要求人们建立安全新观念。比如上级组织安全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是下级往往是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就是真的查出问题也总是想通过走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如安监人员巡视现场本应该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可是现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利用"你来我停,你走我干"的游击战术来对付安监人员。还有,本来"我要安全"是员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上述的错误观念一日不除,正确的安全理念就树立不起来,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空中楼阁。我们应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建立大安全观,通过宣传教育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掌握自救、互救应急的防护技术。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 加强领导,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领导者好比种子,通过他们把安全价值观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进而通过细致的工作和努力的实践不断进行培育,就能最有效地加快安全文化建设速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第二, 紧紧围绕企业实际,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文化推进过程中,各单位要注重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可以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启动后完善、先见效后提高"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切实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第三,不断创新安全文化的培育手段和方式。在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情况,根据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地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吸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思想,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人的文化行为一定要靠文化来影响,安全文化也是这样。我们要利用一切的宣传和教育形式传播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的目的。

  第四,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要把对安全文化的宣传摆在与生产管理同等重要、甚至比其更重要的位置来宣传。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但一旦形成,则具有变化人、陶冶人的功能。

  第五,不断加大投入,发挥硬件的保证作用。企业要预防事故,除了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外,还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依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来不断提高安全化的程度,即保证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主要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过程),保证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生产场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应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人、机、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企业安全文化”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企业安全文化 价值取向 作业标准化 培训 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工艺过程 技术改造 授权 机制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