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信用膨胀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信用膨胀(over-expansion of credit)

信用膨胀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信用膨胀是指经济生活中信用过度扩张的过程。在国民经济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企业、财政部门或个人提供贷款,意味着形成社会购买力。社会购买力要求有相应的商品供给,但一定时期内的商品供给数额有其客观限度,并不随着需求的增多而增多,如超过客观允许的限度提供贷款必然造成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当这种现象持续发展,影响较大时,就意味着信用膨胀。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往往出现信用过度扩张的现象,但这种趋向不会长期保持下去。当信用货币不能顺畅地转化为金属货币时,过分扩张的信用就会在企业和银行破产清理的过程中被强制地压缩下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对信用的扩大没有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实现有效地控制,信用膨胀就很容易出现。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有着密切联系,信用膨胀以通货膨胀为必然后果,通货膨胀也必定是通过信用膨胀的途径实现的。因为信用的消长也必然同时是流通中货币数量的消长。

  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信用膨胀的可能途径主要有:存在大量无商品保证的贷款;发放过多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长期贷款;大量的财政透支、借款,等等。当这些贷款、借款等的扩大超过了金融领域所能负担的客观限度时,信用膨胀就会出现。

  1958年,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曾出现过很典型的信用膨胀。当时只讲银行信贷应该支持生产,而不问贷款对再生产比例关系有何影响和社会经济效果,于是贷款数额急骤增长,造成了没有物资保证的巨大的社会购买力,结果导致严重的供不应求。后来,经过调整经济,紧缩信用,才使这次信用膨胀得以克服。

本条目相关链接 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信用膨胀”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信用膨胀 信用 信用紧缩 信用货币 固定资产投资 清理 紧缩信用 经济周期 贷款 通货膨胀 银行信贷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