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公共政策分析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公共政策分析(Public Policy Analysis)

什么是公共政策分析编辑本段回目录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公共政策主体为解决各类社会公共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公共政策分析原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系统性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组成了多层次复杂系统,政策系统就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在政策系统中,各项政策相互联系,彼此协调,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功能的开放性政策体系

  (二)预测性原则

  政策系统是动态的。制定政策依据的是所获取的过去和现在的有关行为和结果的参数和变量,但它又是发生效用于未来。制定政策可以说是对未来行为所作的一种设想,是在事情发生之前的一种预先分析与选择,因此,制定政策具有明显的预测性。

  (三)协调性原则

  政策的协调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策所指向的社会利益与价值协调,一是指政策系统中各层次、各类型的政策的协调。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某种平衡。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事物具有不一致的一面,即对立面;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尤其是互补的一面。

  (四)信息化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活动过程就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在政策过程中,对社会问题的感知是其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搜集或察觉信息,这是发现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关键环节。

  (五)科学性原则

  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历史经验证明,科学的政策能带来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相反,一项违背了科学原则的错误政策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公共政策分析应遵循科学的规律、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

  (六)民主性原则

  首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公共政策必须保障民众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中,享有同等的权利与公平的利益;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法定的、科学的、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第四,政策过程的各阶段都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

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来之于社会问题。在公共管理学中,社会问题是指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也常常被称为公共问题。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现象。当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察觉到某个社会问题的存在,并准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时,社会问题就变成了政策问题。因此,政策问题是从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已经进入政策议程的公共问题。

  (二)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指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通常,在界定了政策问题之后,大致的政策目标也就基本形成了。但这时的目标还比较笼统,需要进一步具体化。

  (三)政策方案

  政策方案是为解决某一政策问题而采取的途径、方法、措施的总称。在公共管理中,为了实现某一目标,一般需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方案分析是政策分析的基础。

  (四)政策资源

  政策资源是指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消耗的各类物质或非物质资源。物质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时间等,非物质资源如权力、地位、威信、名誉等。在政策分析中,有的分析要素可以用货币形式表示,如人力、物力;有的不能用货币表示,如生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

  (五)政策评价标准

  在政策过程中,对备选方案的评价和执行后的评估,都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这就是政策评价标准。对政策的评价,与对其他客观事物的评价不一样。当然,不同的政策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应根据具体的政策内容来确定政策评价标准;同时,政策评价往往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

  (六)政策效果

  政策效果是政策执行后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是用效益来表示,效益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七)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果的外在因素的总和。政策环境主要包括以下要素:①经济环境②政治环境③目标环境④社会环境⑤科技环境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公共政策分析”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公共政策分析 价值 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 协调 效用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科技环境 经济效益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