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北京大学校徽
放大
北京大学校徽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英文Peking University,英文媒体也常用Beijing University ,成立于1898年。

北京大学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pku.edu.cn/ (中英文)

学校性质/地位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为中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在2005英国Times Higher的世界大学排名,北京大学在总平均排名世界第十五,名列亚洲高校第一。国家“211工程”大学。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北京大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北京大学因而在中国文化史和近现代历史中均享有重要的地位。

  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有人用“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来评价北大的历史地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学校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核心地带,西靠“颐和园”,北临“圆明园”,南靠北四环,周边高校众多,例如东北边的清华大学、东边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边的中国农业大学,南边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学校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占地2707 853平方米(4062亩)。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专科学生15000余人、硕士生8119人、博士生3956人,共有5个学部、42个院系、216个研究所(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附属和教学医院;100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58个硕士专业、228个博士专业;81个全国重点学科、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88名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1135名)、1503名副教授。

  北京大学的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藏书629万余册。现任校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校长许智宏院士。

历史变迁编辑本段回目录

京师大学堂

  1898年,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学。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02年12月,京师大学堂恢复。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并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北大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

国立北京大学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教授“南陈北李”相约分别在南方和北方筹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当选为第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自1935年至1976年去世长期作为中共实际的领袖人物。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复员北京,于1946年10月正式复校,胡适出任校长,整合了北平大学医学院、农学院以及北洋工学院在北平的部分师资和学生。

合并后的北京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于1952年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土、建4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农学院、医学院、政法专业等脱离北京大学,或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并入其他相关院校。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中国各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8年5月4日,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两所大学之一。

  毛泽东题写的北京大学校名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吴文俊、王选、黄昆等三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五人),12人成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组织结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北大历任校长

  • 1.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 2. 许景澄(1900年春—1900年8月)
  • 3.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1月)
  • 4. 张亨嘉(1904年1月—1906年2月)
  • 5. 李家驹(1906年3月—1907年8月)
  • 6. 朱益藩(1907年8月—1908年1月)
  • 7. 刘廷琛(1908年1月—1911年12月)
  • 8. 柯劭愍(1910年12月—1911年12月)
  • 9. 劳乃宣(1911年12月—1912年2月)
  • 10.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 11. 章士钊(1912年10月—1912年12月)
  • 12. 何燮侯(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 13.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 14.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7月)
  • 15.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 16. 李煜嬴(1928年6月—1929年1月)
  • 17.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 18.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 19. 蒋梦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
  • 20. 胡适 (1945年10月—1948年12月)
  • 21.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 22. 马寅初(1951年9月—1960年3月)
  • 23. 陆平 (1957年10月—1966年5月)
  • 24.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 25. 张龙翔(1981年6月—1984年3月)
  • 26.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 27.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 28.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2月)
  • 29. 许智宏(1999年12月—2008年11月)
  • 30.周其凤(2008年11月—) 

二、专业设置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学校现有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物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首都发展研究院、软件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环境学院、工学院、艺术学院和地球物理学系、技术物理系、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地质学系、城市与环境学系、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系、哲学系(宗教学系)、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学校现有96个本科专业,198个硕士专业,174个博士专业;有各类在校学生39533人。

  近年来,北京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修订了教学计划,加强了基础教学,充实更新了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学分制,提高选修课的比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并推荐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课余时间,学校还为学生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了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学校还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北京大学的学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或影响学业。为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北京大学设立了“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借款、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奖学金等渠道、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将作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渠道,其他项目作为辅助手段。

三、师资

  北大师资力量雄厚,他们或为学界泰斗,或为学术新星,构成了北大独特的学术风景。北大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已达4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达到7人。在“973”项目中,北大出任各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教授成为目前国内出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人数和承担“973”子项目最多的单位。北大教师队伍日趋年轻化。截至 2001年,北大共有58位青年学者获得杰出青年基金奖励,为全国高校最多;8人获得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北大教授平均年龄为53岁,副教授平均年龄42岁,而最年轻的教授只有33岁,42岁以下的教授有200余人。每年都有大量海外著名专家学者受聘前来北大讲学,仅2001年就有长期外教64名、短期外教274名。他们大多曾执教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每年都有许多世界著名学者来北大作演讲。2001年就有法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马利·莱恩等8位诺贝尔奖得主来北大举办了讲座。在全国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北大荣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北京市一等奖31项、二等奖22项,获奖数量之多和获奖级别之高,均在高校中独占鳌头,充分反映了北大教学工作的实力和水平。在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评选中,北大陈大岳、柳彬、刘玉鑫、王浦劬等4人榜上有名。

三、科研成就

  北大是学术的圣殿,是科学家与学者的摇篮。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的首次人工全合成;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到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北大开辟的是一条奋进之路。2000年,北大纳米中心“长江学者”彭练矛研究组发现了0.33 nm级别的单壁碳纳米管,突破了日本科学家所给出的理论极限。这一成果与北大承担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一起,双双人选 2000年“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北大是唯一一所有两项成果入选的学校。

四、重点的研究院和研究所

  北京大学有98个研究所、126个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1个国家重点学科,已建成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5个。

  国家重点学科(81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核技术及应用、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运动医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5个):视觉听觉信息处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膜及膜的工程、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暴雨测定与预报、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湍流研究、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文字信息处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生物有机分子工程、第四纪年代测定、电子光学与电子显微镜、微米/纳米加工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30个):物理学、力学、数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学(医学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文化传统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耿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这是一片自由的阵地。从十九世纪末叶到如今,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民主与科学已成为这块阵地不朽的灵魂。

  学校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社团和组织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大学拥有众多学生社团。规模最大的社团有爱心社,山鹰社与自行车协会等。心理学社,商业金融协会、绿色生命协会、学生国际交流协会,街舞风雷社、学生书画协会、北大戏剧社、文物爱好者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是2004年度的“十佳社团”。

著名校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当选院士

  北大的数学科学学院田刚、王诗宬教授、物理学院教授赵光达、秦国刚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黄春辉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教授、环境学院方精云教授、工学院黄琳教授、医学部童坦君教授等九位教授在2001-2005年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当选的还有北大学子周又元、汪承灏、叶朝辉、石耀霖、王颖、高玉臣、刘宝镛、夏建白、邝宇平、解思深、陆埮、郑有炓、陈创天、计亮年、陆大道 、吴养洁、王鼎盛、陈和生和吕达仁等1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给予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北大医学部庄辉教授、信息科学学院院长何新贵教授在2001-2005年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当选的还有北大学子冯培德、唐希灿、孙承纬、龚知本、李连达、刘昌孝、 刘韵洁、丁一汇和陈君石等9位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给予工程技术及管理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北大物理学院陈佳洱教授、医学部韩启德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文兰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教授在2001-2005年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时当选的还有北大学子李国杰、许绍燮、艾国祥、冼鼎昌、解思深、徐至展、石耀霖等7位。至此北大已有34位学子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占全部中国内地的该院院士总数的1/4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中选举产生,院士们均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对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北大校友钱煦200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全美仅有的8位拥有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家科学院医学院院士三顶头衔的科学家。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Simons讲座教授田刚

  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与他同时当选的还有另外两名来自中国的学者。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留美学子中首次获此殊荣。

  北大物理系58届校友徐荣栏2003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基础科学部院士。

  北京大学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北大校友李政道教授2003年被教皇约翰o保罗二世任命为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李政道教授目前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北大校友侯朝焕、王德良、金亚秋当选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北大校友杨伟涛(化学系82届)、李东琦(物理系85届)、沈群(物理系81届)、曾晓成(84届)、李晖(物理系90届)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Fellows),北大校友共12人荣膺此衔,列大陆各校毕业生之冠。

  北大64届校友、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余同希教授2003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Fellow,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和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Fellow,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s,UK),以表彰他对机械工程专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北大化学系82届校友、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植源2003年当选加拿大化学学会会士(Fellow,Chemical Institute of Canada) 。

  北大化学系84届校友谢晓亮2005年当选美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北大校友谢晓亮(化学系84届)、张有学(地质系82届)当选2005年年度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Fellow,AAAS)。

  北大物理系66届校友宋菲君2005年当选美国国际光电工程学会院士、资深会员(Fellow,SPIE)。

二、国内获奖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院士(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45届硕士黄昆院士获得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地质系42届校友刘东生院士获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40届校友叶笃正院士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加上2000年获奖得吴文俊院士(1951-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至今为止北大校友共五次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共九位)。

  北大地质地理系69届校友、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与另外两位合作者分享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2001-2005年中仅授予两项。

  北大技术物理系85届校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领衔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2001-2005年中仅授予三项。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光宪院士荣获2005年度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为北大继徐光宪院士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全国高校仅6位)。北大化学系45届校友邹承鲁院士和吴征镒院士(曾在西南联大任教)荣获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迄今为止的23位成就奖(01-05年间仅4项)得主中有北大校友12位。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段学复、物理学院陈佳洱、甘子钊、杨应昌、赵柏林、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滂、黄春辉、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信息科学学院王阳元、医学部冯传汉等十位教授在2001-2005年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迄今为止北大共37位教授获此殊荣,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同期,魏宝文(物理系57届)、李泽椿(地球物理系65届研究生)、杨起(地质系46届硕士)、顾方舟(医学院50届)、张仁和(物理系58届)、冼鼎昌(技术物理系56届)、王世绩(技术物理系56届)、惠永正(化学系62届)、丁一汇(地球物理系63届)、戴汝为(数学力学系55届)、王乃彦(技术物理系56届)、熊大闰(地球物理系62届)、肖序常(地质系52届)、吴德昌(化学系49届)、曹学义 (医学部预防医学系毕业)、钟南山(医学部医疗系60届)、程耿东(数力系64届)、杨国桢(物理系62届)、张焕乔(物理系56届)、陈庆云(化学系52届)、白春礼(化学系78届)、许志琴(地质地理系64届)、唐希灿(生物系57届) 、刘应明(数学力学系63届)、夏建白(物理系65届研究生)、杜庆华(原北大教师,1952年调出北大)等26位校友也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北大校友朱建士(数力系58届)获得2002年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校友范滇元(62届)、钟南山(医学部医疗系60届)获得2004年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中国工程院管理、承办,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奖。此前,北大校友张宗祜(地质系48届)、王寿云(数力系60届)、金国藩(工学院50届)曾荣膺此奖。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院士(数学力学系57届)获得2002年第五界华罗庚数学奖。北大校友姜礼尚教授(数学力学系57届)获2005廿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是中国数学会与湖南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为了纪念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而设立的奖项,用以奖励并鼓励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数学家。该奖自1992年以来的获奖数学家中,北大人有五位,位居各高校之冠。

  北大校友、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巩馥洲研究员(1995年至1997年在数学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段海豹研究员(198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分获2003年第九届和2005年第十届 "陈省身数学奖"。该奖旨在奖励在数学领域作出突出成果的我国中青年数学家。自1986年以来,在获得该奖20位中青年数学家中,有北大校友8人,位居各高校之冠。

  北大计算数学专业84届校友、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汤涛获2003年度"冯康科学计算奖"。1995年设立的冯康科学计算奖旨在奖励科学计算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海内外中国青年数学家。该奖每两年颁奖一次,奖金15,000元。自设立以来的11位获奖者中,有北大校友5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北大物理学院马伯强教授(物理系89届博士)获得2002-2003年度周培源物理奖。北大校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解思深(物理系65届)、王恩哥(物理系90届博士)分别获得2000-2001、2004-2005年度周培源物理学奖。该奖项至今的六位获奖者中五位是北大毕业生。我校工学院黄永念教授(数力系63届、66届研究生)获得2002年第三届周培源力学奖,为该奖的第三位获奖者。周培源物理奖和力学奖由周培源基金会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一般每次评选一人或一个项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秦国刚教授获得2000-2001年叶企孙物理奖,龚旗煌教授获得2004-2005年饶毓泰物理奖,北大校友水永安(物理系53届)获得2000~2001年饶毓泰物理奖,

  王鼎盛(物理系52届)获得2000-2001年叶企孙物理奖,马中骐(物理系64届研究生)获得2004-2004年王淦昌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在2001-2005期间供授奖三次,授予14项。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席振峰教授获2003-2004年度"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和2004年我国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化学会第一届"黄耀增金属有机化学奖"。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何国琦和郑亚东教授分别获得2001年、2005年第七次、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北大校友叶连俊、杨起、石耀林院士分别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我国地质学领域的最高奖,其中荣誉奖在三次授奖中只授予了8人。

  北京大学王劲松博士荣获2005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专门奖励在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空间探测学和空间物理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做出贡献的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汤帜研究员荣获首届"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同时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发明创业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发明协会设立,是首个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也是今年以来国家奖励办批准的惟一一个奖项。今年共10人获得特等奖。

  北大外国语学院教授黄燎宇和已故田德望教授分别获得2005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鲁迅文学奖是国家级文学奖,黄燎宇教授(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也是第八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我校毕业生。

  北大校友刘国光(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获得2005年度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设立的,旨在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首届中国经济学奖侧重于评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制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

  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守文、陈瑞华先后入选2002、2004年度两届中国十大中青年杰出法学家,同时当选的还包括吕忠梅(84届)、袁曙宏(法学博士)、蔡定剑(法学博士)、景汉朝(96届法学硕士)、马怀德(法律系88届)、莫纪宏(法律系86届)等六位校友。至此,在历届十大青年法学家评选中,已有12位校友获此称号。

三、国外获奖/受勋

  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院士2001年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大奖--"研究与探险委员会主席奖"。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是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科学与教育机构。研究与探险委员会主席奖是授予那些为世界带来新知识、拥有杰出贡献的国家地理学会基金获得者。侯仁之院士长期从事城市历史地理、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是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巨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金鼎汉(55届东语系)2001年获得印度总统纳拉亚南亲自颁发的代表印地语研究最高成就的奖项--乔治o格里森奖。金鼎汉教授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印地语学者,他的主要著作和翻译作品有《印地语汉语词典》、《印地语汉语成语词典》等。他翻译的《罗摩功行之湖》,第一次把这部印度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集史诗、哲学思想和宗教经典于一体的巨著推到中国读者面前。金鼎汉教授还曾于1993年获印度总统夏尔玛颁发的世界印地语荣誉奖,印度中央印地语研究院称赞他为当今世界印地语研究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北大医学院50届校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院士获得2001年"第十二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学术会议"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这是世界神经外科最高奖,他是迄今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神经外科医生。

  北大化学系78届校友、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白春礼院士获得国际化学工业协会总部授予的2001年度"国际奖章",以表彰他在纳米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和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所发挥的领袖作用。白春礼院士是继我国化学家侯德榜1943年获该学会"荣誉会员"后第二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

  北大校友刘东生院士(地质系42届)获2002年度"泰勒环境"(Tayler Enmvironmental Prize),获颁金制奖牌和20万美元奖金。"泰勒环境奖"是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有"环境科学的诺贝尔奖"之称。

  北大校友李旸博士(经济学院90届)获欧盟经济学进步奖,表彰其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成就;该奖是欧盟十七国共同设立的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大奖。

  北京大学人类学蔡华教授被法国科学院授予2002年度"法语国家大奖"金奖,以表彰他在人类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法语国家大奖"是由法国、加拿大、摩洛哥等法语国家共同设立的一个奖项,表彰在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用法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学者。蔡华教授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人。

  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作品中山岐江公园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颁发的全美景观设计年度最高奖:设计荣誉奖(Design Honor Award),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的公共环境类城市环境艺术优秀奖,2004年由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和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联合颁发的"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英文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Peking University: An Overview

  Peking University is a comprehensive and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The campus, known as "Yan Yuan"-- the gardens of Yan, is situated at the northeast of the Haidian District at the western suburbs of Beijing. It stands near the Yuan Ming Gardens and the Summer Palace.

  The University consists of 30 colleges and 12 departments, with 93 specialties for undergraduates,2 specialties for the second Bachelor's degree, 199 specialties for Master candidates and 173 specialties for Doctoral candidates. While still laying stress on basic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has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ed sciences.

  At present, Peking university has 216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research centres, and there are 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s, 81 key national disciplines, 12 national key laboratories.

  The university has made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s with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with high level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 as demanded by the country'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t strives not only for the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but also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ac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among various subjects.

  Thus Peking University has become a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a university of the new type, consisting of diverse branches of learning such as pure and applie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of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ts aim is to rank among the world's best universiti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century.

History of Peking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the former Jing Shi Da Xue Tang(the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of the Qing Dynasty, opened in December 1898. The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was then not only the most prestigious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but also the highes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In May 1912, the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was renamed "Peking University". In 1917, its presidency was taken up by Mr.Cai Yuanpei, an outstanding scientist, educationist and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who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By 1919, the university developed into the country's larges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with 14 departments and an enrollment of more than 2,000 students.

  Peking University has a gloriou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In 1919, the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May 4th Movement was initi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which had been the centre of the Chinese New-Culture Movement and the earliest bas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hen Duxiu, Li Dazhao and Mao Zedong, founde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s well as Lu Xun, a great writer, thinker and chief leader of the Chinese New-Culture Movement, all either taught or held offices in th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carry on th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the university decided, after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that the 4th of May be set as the date on which to celebrate the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universit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Peking University moved to Kunming, a city in Yunnan Province, together with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Nankai University, formed the National Southwestern Associated University. In 1946,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war, Peking University moved back to Beiping (then the name of Beijing). At that time, the university comprised six schools (Arts, Science, Law, Medicine, Engineering and Agriculture), and 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The total enrollment of student grew to 3,000 countri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in 1952, a nationwide readjust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aim to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and quicken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with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skill by poolifdng the country's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ses. After the readjust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came a university comprising departments of both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and emphasizing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basic sciences. By 1962, the total enrollment grew to 10,671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280 graduate students. Since 1949, Peking University has trained for the country 73,000 undergraduates and specialty students, 10,000 postgraduates and 20,000 adult-education students, and many of them have become the backbones on all fronts in China.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北京大学”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北京大学 American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 剑桥大学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