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奖罚激励法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什么是奖罚激励法 编辑本段回目录

  奖罚激励法是指利用奖励或惩罚的方法,对人们的一些行为予以肯定而对另一些行为予以否定,激发人们内在动力的激励方法。在社会团体管理中,如果奖罚得当,能进一步调动团体成员的积极性,起到激励的作用。

  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及两种奖励相结合。其中物质奖励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精神奖励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例如,奖金、住房、生活用品等:是物质奖励;奖状、奖章、命名、标兵、模范,介绍经验、优秀事迹的宣传都是精神奖励。又例如,科技成果奖、晋升晋级,则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

  1、物质奖励的心理学意义

  • 物质需要是人的基础需要,衣食、住、行等条件的改善,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 强化按劳分配的观点;
  • 榜样作用,奖励先进,实际上是树立了榜样。

  2、精神奖励的心理学意义

  •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获得满足时,精神需要则往往成为某些人的主导需要;
  • 精神奖励能激发人的荣誉感;
  • 精神奖励能激发人的进取心、责任感和事业心。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奖励对每个人都能引起愉快的感受,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赞赏,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它已成为人们的人格特征之一。

奖罚激励法的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回目录

  1、在使用激励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善于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努力提高物质奖励的精神价值;
  • 奖励要及时;
  • 奖励要有针对性;
  • 奖励的大小与贡献的大小要相当;
  • 奖励方式的多样性。

  2、惩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点名与不点名批评,处分、检讨、制裁等,要做到惩罚得当,发挥惩罚的激励作用,领导者要注意如下几点:

  • 惩罚要合理,罚所当罚,使人口服心服,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否则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 惩罚与教育结合;
  • 掌握惩罚时机;
  • 惩罚时要考虑行为的原因与动机
  • 惩罚的方式要适当。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奖罚激励法”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奖罚激励法 动机 奖金 按劳分配 激励 进取心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