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心理契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

心理契约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虽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与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如果将员工的任务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将雇主提供的报酬分为短期和长期,我们也可以发现4种类型的心理契约:交易型,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报酬;过渡型,没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报酬;平衡型,任务非常详细明确,而且雇主提供长期报酬;关系型,任务不明确,但雇主提供长期报酬。

  一般而言,心理契约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

  心理契约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心理状态,而用于衡量员工在企业中心理状态的三个基本概念是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在企业这样的以经济活动为主的组织中,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心理契约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进而实现员工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因此,企业要想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就必须全面介入心理契约的EAR循环,通过影响EAR循环来实现对员工的期望。所谓EAR循环,是指心理契约建立(Establishing, E阶段)、调整( Adjusting, A阶段)和实现( Realization, R阶段)的过程。

  在E阶段,企业应了解员工的期望,并使员工明确企业及其所在部门的现状及未来几年内的发展状况,从而帮助其建立一个合理预期,促使其趋同预期而努力工作。

  在A阶段,心理契约建立在对企业未来预测的基础上,当现实与预测产生偏差时,调整不可避免。企业应及时与员工沟通,现在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所以期望其进行调整。特别当企业的状况发生重大改变以致引起员工的心理剧烈波动时,高层的及时沟通能降低员工的心理负担,降低负面影响。

  在R阶段,企业应及时考察实现程度,了解员工的合理预期在多在程度上已变为现实:工作环境是否如所希望的那样变好了?是否接受了应该的培训?职务变动了吗?薪水提高了吗?哪些期望已经实现,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尚未实现的是源自员工的能力问题,还是企业方面的原因。这样一系列问题找到答案以后,企业就将随着员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EAR循环。

  简而言之,虽然“心理契约”只存在于员工的心中,但它的无形规约,能使企业与员工在动态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使员工视自己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将个体的发展充分整合到企业的发展之中。所以,只有充分把握心理契约,参与员工EAR循环过程的始终,企业才能创造出永远充满活力的组织。

心理契约的改变 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美好的过去”,员工们在一个企业内,用他们的努力和能力换回一份有保障的工作职位,这份有保障的职位为员工提供了不断增长的工资、覆盖全面的福利和职务的不断升迁。但如今,由于企业在实行人员压缩时,不得不解雇那些给予了企业长期和忠诚服务的员工,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怀疑他们是否应该继续对企业保持忠诚。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有两种力量推动着企业内的种种变化,并由此引起了心理契约方面的各种变化。一种力量来自经济的全球化,这一进程要求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使许多企业面临着比已往大得多的压力;另一种力量是技术进步,它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多方面的调整。

  心理契约方面的改变反应了一种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发生了变化,即从原来的雇用刚好可完成任务的人员,逐渐转变到雇用那些预期可产出特定成果的人员。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员工用他们自身的技术和才能为公司实现各种成果,而不再是只求花钱雇人来听从企业的指令和按时完成指定任务。

  在竞争环境下,许多企业未能长期生存下来。那些确实生存下来的企业,需要依靠员工们持续不断的贡献,来保持企业的成就和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心理契约

  在上图所表示的员工和企业的运作模型中,以员工和工作职务的特点为起点,进而显示了那些导致工作满意度和企业认同感的各个环节的关联方式。同时,企业的各种经营结果也会最终受到影响,这些结果(生产力、质量和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情况。

企业心理契约的建立 编辑本段回目录

  建立企业的“心理契约”,必须以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为前提。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成长与发展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的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效地长期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而不至于随着企业的变动成长而发生人心离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企业能与员工达成并维持一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是这一目标状态的生动体现。职业生涯管理是美国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所谓生涯,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的观念,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组织生涯发展是组织生涯管理和个人生涯计划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把个人的生涯计划和组织的生涯管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内生涯发展系统以达到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个人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马克思就认为,人所奋斗的一切,无不与他的利益有关。职工培训配合生涯设计是加强职工成就感和工作满意度以及对企业忠诚度,阻止企业人才外流的好办法。

  达成与维持“心理契约”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氛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在企业中创设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企业氛围和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指的是现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应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充分发挥这一基石之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能力。这里的能力,特指有益于企业人的合理生存发展、社会职业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其精神实质在于倡导企业员工通过充分正确发挥其能力,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员工把自己的工作自由与权利交给企业安排,是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能提供与之工作绩效对称的发展。否则这种平衡是不能维持的。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高效开发员工的能力与潜力,无疑给达成与维持“心理契约”创设良好的氛围、空间,增强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与信念,激发企业与员工共同信守“契约”所默示的各自对应的“承诺”。因此,这种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求企业及其管理者为职工的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的机制、正确的政策和宽松的企业氛围,换言之,它要求建立一个以能力发展为价值导向的企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还要求每个企业员工把能力最大限度地正确发挥作为自己价值追求的主导目标,并积极为此而努力。在这种文化之下,企业领导与员工上下同心,使经营理念得以落实、共识得以建立,公司使命得以实践,实现人与事的理想结合。

  建立“心理契约”要认识到员工的特定需要和有效激励方式。激励的形式分为精神的和物质的。精神激励用以满足“心理上的需要”,物质激励用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由于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基本条件,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从这种意义上说,物质利益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是个永恒的追求。同时现代心理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一个可控的系统,借助于心理的方法,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给予肯定和激励,使有利于生产、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达到定向控制的目的,使其强化,这样就能维持其动机,促进这些行为的保持和发展。

  管理柔性化的心理契约,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来的金字塔式管理所带来的刚性管理,开始柔性化。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劳资双方的关系将发生革命性变化。这乃是人力资源管理从刚性转向柔化的物质原因。原来的强制与命令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的维系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力,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越来越变得更像“盟约关系”。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要使顾客(外部上帝)满意,首先要以员工(内部上帝)满意作为基础和条件。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所实行的分权化的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性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对柔性管理进行过深入探讨的郑其绪教授这样概括柔性管理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显然,在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之后,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

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编辑本段回目录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是在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假设是:组织与员工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双方均需要一定的付出,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收益。
1、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指的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其核心是“互惠原则”,概括起来,该理论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明:报酬(reword)-代价(cost)=后果(outcome)。如果双方所得到的后果是正向的,则关系将持续下去;如果双方或一方所得到的后果是负向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出现问题。
      社会交换的理论是从经济交换中借用来的,并且两种交换的基础都是互惠互利,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别。首先,经济交换式指针对正式合约所规范的行为进行激励,而社会交换是针对双方没有明确的义务关系。其次,经济交换具有合约或者协议的特质:交换双方之间的交换目的是客观的物质报酬,并且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而社会交换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约束,交换关系建立在双方的信任上。另外,社会交换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之情和信任感,而纯粹的经济交换不会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霍曼斯(G•Homans,1974)等人借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周晓红,1997)。古尔德纳也强调了这种互惠关系构成社会生活中的动力机制,他指出:在社会关系中的双方,为了获得利益就需要对已获得的利益进行回报,这种需要被用作社会互动的“起动装置”(A•Gouldner,1960)。古尔德纳还指出,在社会生活中这种互惠关系是依靠社会规范发生作用。 
2、公平理论
      社会交换的过程中引出了公平原则,被亚当斯(J•Adams,1965)、沃尔斯特(E•Walters,1978)等人发展成了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提出,交换双方很多时候不是追求“绝对”的利益平等,而是追求一种投入-产出比的相对平等。 具体而言,公平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收益与自己的投入之比与另一个相同地位的人的比率大致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分配,心里上比较平衡,社会交换过程也会继续;如果发现自己的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如减少自己的投入或中断这种社会交往过程);如果发现自己两者之比高于他所应得的或别人的,则会体验到焦虑感和内疚感,并设法采取补偿行为(如增加自己的投入),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见表1
 比率比较 感知 
 O/IA < O/IB   由于报酬过低产生的不公平
 O/IA= O/IB  公平
 O/IA>O/IB  由于报酬过高产生的不公平
  O代表产出,I代表投入。
A代表进行比较的个体,B代表进行比较时的参照个体。
      近年来在公平理论的研究中,学者不仅关注分配结果的公平性,还关注分配过程的公平性,即程序的公平性。分配公平性主要是契约双方在付出即时期望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同等的回报,通常是典型地用于测量经济型交换关系是否公平的准绳。而程序的公平性则具有较为深层的含义,通过决策程序的公平,以及决策过程中员工的参与,它传达了组织视员工为最终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的信息,因此,它更多反映了社会性交易过程中的公平认知(Konovsky &Pugh, 1994)。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心理契约”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心理契约 E.H.Schein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企业认同感 全球化 公司使命 决策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