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法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暗示教学法(Suggestivo Teaching)
什么是暗示教学法 编辑本段回目录
暗示教学法一词,又称启发教学法,它是保加利亚暗示学专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在60年代中期创造的,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它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而人们在通常情况下的学习,总是把自己分成几部分:身体、大脑两半球、有意识和无意识、情感和理智等,它们总是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冲突,因而大大削弱了人的学习能力。暗示教学法就是把这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干部分的组合。
暗示教学法的发明 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医学上,暗示是指一个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作用。暗示疗法是指通过医生向患者暗示某种观念,使患者在接受这些观念的过程中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从而使疾病症状得以减轻和逐渐根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20世纪50年代中期,洛扎诺夫正是受到一起心理暗示疗法成功案例的启发,开始把全部精力转向暗示教学的研究。9年后,他以充足的实验根据证实了“暗示超常记忆力” 的存在。
同时,洛扎诺夫还有感于传统教学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现实,看到了改革的必要。他认为传统教学的主要弊端在于:
①低估了人类学习的潜力;
②只强调刻苦,不讲究方法,造成学习者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状态;
③没有灵活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缺乏建立在人体生理和心理研究基础上的综合性教学手段。
1965年,他领导成立了暗示法教学小组,第二年扩展为暗示法研究所,开始在16所实验学校对五千多名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良好的学习气氖能使外语学习效果成倍提高。l971年,在保加利亚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暗示法讨论会,从此,暗示教学法迅速在许多国家被尝试运用,并成为教育界纷纷探讨研究的课题。
暗示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 编辑本段回目录
暗示教学法有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神经生理学理论、精神治疗学理论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心理学理论。洛扎诺夫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四条心理学上的依据:
1.人的可暗示性
即人的可意会性、可启示性、可影响性,“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人虽都具有可暗示性,但接受暗示的能力各不相同。它受制于发出暗示和接受暗示双方各自的体力、智力、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如果前者在这些方面都优于后者,那么就可产生较强的暗示能力,反之则可能使暗示受到抵制以至失去作用。人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但同时也具有反暗示的能力,这种反暗示的防线通常有三道:①逻辑防线,“对于它印象上认为不合逻辑动因的,一概挡驾”;②感情防线,“对于不能达到创造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一律挡驾”;③伦理防线,“凡与个人的道德原则相矛盾的暗示,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这三道防线为人所共有。在使用暗示教学法时,决不是要去强行突破这三道防线,而是相反,要取得与这三道防线的协调,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克服它。
2.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
无意识活动又称非理性活动,是与有意识和理性活动相对的概念。人在进行理性活动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伴有非理性活动的存在。暗示学的研究认为,“即使最强烈的观念,除非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相结合,和他的态度动机相结合,和他对某一事物的期待相结合,和他的需要兴趣相结合,并且和他的个人的情绪、智能、意志记忆要求等特性协调,否则是不能产生暗示效果的。”
3.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又称为非特定心理反应)
这是一种人未注意到的心理反应,如一个人听另一个人说话,听者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说者所说的内容上,这是一种注意的心理反应,也称为特定的心理反应。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表情以及伴随而来的动作、手势、姿态等,也时不时地引起听者的部分注意,这是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即模糊的注意。这种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就是非注意心理反应。
4.人的潜力
是指潜藏在人的大脑里和身体里的还未发挥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人深藏着还未动用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成功的科学发明、文学创作,无不是作家、科学家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发挥了自己的潜力而做出来的。人的潜力的挖掘不是很容易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它都潜藏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深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特定的环境压迫下,在某种强烈的动机、愿望、目的及需要的促使下,才会显露出来。人的潜力一旦挖掘出来,就可以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暗示教学法正是用各种方式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情境,迫使人发挥出自己潜在的各种能力。
暗示教学法的心理学理论根据都来自科学实践,符合人的客观实际。它所依据的人的可暗示性、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人的潜力,总括起来,都是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感情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而这些也可理解为包含着人的情感和认知、人的直觉和创造性、人的个性与发展、人的潜能等因素。
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编辑本段回目录
1.愉快而不紧张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因此,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学不应带有任何紧张气氛,要使学生在愉快、自然、轻松的情境中学习。在暗示教学中,愉快情绪不是来自要求学生掌握繁多的知识,而是来自学生主动索取知识的愿望。因此要求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消除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紧张、恐惧等感觉和情绪。
2.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
无意识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它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只有当有意识与无意识和谐统一时,学生的智力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洛扎诺夫认为,如果教学过分相信理性的力量,不顾及感情调节理智,无意识节有意识,最终只能造成理智和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加剧彼此间的不平衡,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3.师生互相暗示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但能把握学生的情感,而且能使之与理智趋于一致,使学生通过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心理活动渠道去更多更快地接受知识。
上述三条原则之间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条,都不能称其为暗示教学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暗示教学法 学习能力 接受 职业能力 奥尔基·洛扎诺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