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国际投资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什么是国际投资 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称国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国际投资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

  2、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

  3、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经营运活动。这一点既与国际贸易相区别,也与单纯的国际信贷活动相区别。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国际流通与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国际信贷主要是货币的贷方与回收,虽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但在资本的具体营运过程中,资本的所有人对其并无控制权;而国际投资活动,则是各种资本运营的结合,是在经营中实现资本的增值。

国际投资的类型 编辑本段回目录

  1.以时间长短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和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

  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投资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短期投资主要利用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进行投资,具有投资风险小、变现能力强、收益率低等特点。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投资及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长期投资可以利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有价证券等形式进行,具有投资风险大、变现能力差、收益率高等特点。

  对外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划分并不完全取决于投资期限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投资的目的。在一年内不能随时变现的证券和其他资产通常用于长期投资,但可以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则可根据需要用于短期投资。

  在实践中,长期投资有向短期投资转化的情形,具体有两种情况:

  (1)时间性转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投资到期日逐步临近,如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实际上已是短期投资。

  (2)管理性转化。 在长期投资期间,因企业急需资金或发现接受投资单位财务状况恶化, 继续执行长期投资将招致很大损失, 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可将长期投资迅速变现。


  2.以投资经营权有无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和国际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 基本区分标志是投资者是否能有效地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即对国外企业的有效控制权。
  • 国际直接投资的性质和投资过程比国际间接投资复杂。
  • 投资者获取收益的性质和风险不同 。

  3.以资本来源及用途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公共投资私人投资

国际投资的动机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不同文化的遥远地方作业,困难度远甚于国内。反之,国内公司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公司向国际投资必须具有一些正面理由。

  (一)外国公司可能有的竞争优势

  国外投资所发生的风险及问题,也有它的一些可能报酬。有些工业是以规模经济著称,因为全球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有能力以较低的成本结构,进行更 有效率的营运。因此,大型跨国公司因其低生产单位费用,较小型的本地公司占有优势。而且,在本地生产也许是进入市场或维持市场占有率的惟一方式。 许多公司从出口外销作业转移至国外生产,是肇因贸易障碍限制,或是威胁到其产品进入目前或潜在的市场。如果竞争者贸易障碍之内建立生产设备,他们可能有能力扩展其市场占有率减低成本,及在其他市场上做更有效的竞争。 这是防御性国外投资的一个例子(即扩展国外的动机是为保护市场地位)。地域性贸易协定的重要性已然形成,这些地区以外的公司,藉在会员国内投资来建 立它们在协定内的地位。其中一项重要的例子是,日本公司在英国及墨西哥投资,好让自己得以进入欧洲共同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另一项公司可以利用的优势是其卓越的知识或技术上之专长,这可能是导因于研发活动或产品行销方面的技术。重知识的工业,例如化学、制药及电子 工业已成为国外投资活动的主要来源;注重品牌识别及推广技术的消费性产品工业,也成为国外投资活动的主要来源。公司可以利用生产与行销这两种知识, 来弥补国外投资的困难。这些公司可提供降低了的作业成本或差异化产品,以展开竞争,即使其成本结构较高。

  虽然,具卓越知识的优势可以解释公司在国外竞争成功的原因,却不能解释公司为何去国外投资。这些优势可以扩大外销量,但是当外销受到管制或竞 争的威胁时,国外生产就变成迫切的需要。国外公司一旦经由外销产品或服务建立市场后,本地竞争者就会加入这个市场。因定额或关税的保护,致使本地 公司有能力与外国生产者竞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取代外国生产者。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负债的未开发国家,正在推展积极的贸易政策。这些政策时常包括进口替代品。鼓励本地生产,以减少进口和激发外国公司投资 本地。

  许多国家正在进行广泛的民营化计划。结果,以往公营的企业转至有相当多外国股份的私人公司。在电子通讯业内,民营通常需要继续保护市场以吸引 外资。

  另一项向国外扩展的主要动机,与减低成本有直接关系。为确保获得如石油、矾土或橡胶等低价格原料,国外投资时常是必要的。如果不能取得这些原料,公司与垂直整合型的竞争者比较,就会处于劣势。在此情形下,劳工也可被视为是原料。所以在国外设厂生产,以取得较低的国外劳力成本的利益,也 属于此类动机。

  与降低成本相关的是,成立国外办事处与设备,来服务位于国外顾客的需求。甚至连主要经由外销管道销货的公司,发觉与顾客的售后关系也需要在本 地作业。对于一视同仁各国顾客为其国内顾客的服务业,例如银行业,也已经扩展到海外。

  另一项国外投资的动机是,公司可取得国外政府提供补助的利益。为了吸引科技产业、就业机会及外汇,许多国家对外国公司提供特殊税赋优惠、关税 保护或低于市场利率的融资。这些补助,在公司评估国外地点时,经常是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些额外的吸引力,投资计划可能无法成立。但是有了适当的 吸引力,计划就可被接受。

  直接投资国外的最后一项动机是,公司希望分散其财富的分布地点。现代财务理论已显示,持有分散式资产组合的利益。犹如进行跨产业的多元化经营 具有潜在利益,跨国作业也是有利可图。不幸的是,因为某些因素使得个人投资者,不易拥有其他国家的证券。

  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项:(1)许多国家限制资本流通,不允许证券资产投资组合;(2)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甚或连一些已开发国家的资本市场,都缺乏深度 与广度;(3)只有相对少数公开上市证券存在,并且被少数投资者占有;在这些国家内虽然没有正式限制存在,外国投资者仍无法取独得资产。

  甚至在发达国家,完成投资也很困难。税法各国不同,而且关于证券的资讯,也不如美国容易取得。因此,虽然投资者相信国际性的资产分散化有利, 却也无法分散本身的资产组合

  个人分散资产组合的一项选择是,投资大型跨国公司。这些公司拥有法律人员及工业知识,可以跨越资讯的障碍进行直接投资。这项争论衍伸出的一个 后续问题是,股东可以指示公司管理阶层分散投资,以取代个人分散化投资。因为个人分散化投资被正式或非正式障碍所阻止。但是,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 公司的确是因分散化问题受到鼓舞。

  (二)国外作业的缺点

  正如前述,在国外作业,公司会面临到一些额外的困难。在讨论现金流量预测及风险调整时,最好将下面几项潜在的困难谨记在心:

  (1)公司被视为外来者,而且会引起消费者团体、国内竞争者及政府官员的愤恨情绪。时常,有些利害关系人士不相信他们的外国母公司;本地利益团体 又视这些公司为不忠诚。这种态度使得莱希的建议并不正确。

  (2)国外作业的实际地点与总部距离很远,较难搜集资讯也难传达,使得管理上的控制更加困难。

  (3)在决定组织设计及人事政策时,须考虑不同文化的存在。必须学习新税法及法令,并且将之加入财务计划及公司政策之中。

  (4)以外国货币交易会增加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以及成为风险的显著新因素。

  (5)公司必须在不同政治环境下作业。不了解该地环境及法律,会遭致严重的惩罚,包括使公司处于与祖国法律相冲突的处境中。

  此外,如果政治情况较母国不稳定,公司必须应付快速变化的环境,以跟上最新发生的事件。公司必须在资讯搜集中投注资源。

  (三)国外现金流量的评估

  现金流量预测经常发生的缺点是,它无法指出关于国外投资的所有潜在利益与问题。如果在估计现金流量时,能够不忘国外投资计划出现的动机,可能 就会减少错误。

  分析家评估国外投资现金流量的主要困难是,由独立的本地投资计划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应计给母公司的现金流量产生歧异。有数项因素导致此分歧:一些受 制于投资者,其他则取决于公司的作业环境,包括政府。导致分歧的因素以后会详细解说,但不论原因为何,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了解影响他们财 务状况的现金流量是相关的因素。现金流量评估为一个三阶段过程:第一阶段是预测所有的计划或独立计划;第二阶段是公司估计整个系统的利益与成本; 第三阶段是考虑税法与汇率的影响,这导致投资者须估计其现金流量。这个三阶段过程必须指出使得两种现金流量分歧的因素,以及转换国外现金流量估计 值为投资者母国现金的方法。

国际投资的发展及特点 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际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而发展。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银行资本与生产资本相融合并日益发展,促进了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金融资本,出现了大量的资本过剩,以资本输出为早期形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产生。随着国际经济交易内容的不断丰富,投资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化。从国际资本活动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投资活动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运动,即一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银行的出现;其次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运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公司的出现。

  1、国际投资的初始形成阶段(1870—1914年)

  这一时期,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垄断组织开始性形成,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资本,为资本输出提供了条件,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形成。 这一时期的国际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1、投资国的数目很少。2、投资的形式以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比重极小。3、投资的来源主要是私人投资,官方投资比重很低。4、投资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国、法国和德国流向其殖民地国家,目的突出地反映为寻找有力的投资场所,以便获得超额利润

  2、国际投资的低速徘徊阶段(1914—1945年)

  这一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战争的破坏,资金极度短缺,市场萎缩,使得国际投资活动也处于低迷徘徊之中。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国际投资不甚活跃,规模较小,增长缓慢。2、私人投资仍占主体,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间接投资仍为主流,但直接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3、国际投资的恢复增长阶段(1946—1979年)

  自从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事实,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活动拉开了序幕。加之,这一阶段世界政治局势相对平稳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国际投资活动迅速恢复并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对外投资方式由以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3、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国际投资国的行列之中,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其“石油美元”成为国际对外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4、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

  这一阶段,由于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不同国家的国际投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其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长速度加快。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

  1、国际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

  2、国际间接投资也得到迅猛发展。

  3、发达国家之间的资金对流,即相互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趋势。

  4、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投资格局。

国际投资发展的趋势 编辑本段回目录

  • 国际投资规模全球化
  • 国际投资结构知识化
  • 国际投资地区集中化
  • 国际投资形式联盟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投资,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 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连创历史纪录;
  • 跨国投资由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东亚地区向拉美地区转移;
  • 投资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
  • 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然成为今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 跨国投资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投资,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1.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连创历史纪录

  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以利用当地生产要素和占领当地市场为主要目的的跨国投资作用逐步加强,规模日趋扩大。增长速度更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增长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2.跨国投资由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

  90年代中期以前,发展中国家在跨国投资流入中所占份额增长很快,最高时达到40%。但1995年以后,份额却开始降低。在近年跨国投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却增长缓慢,1994年以后分别为1000亿美元、1070亿美元、1380亿美元、1720亿美元、1730亿美元和1980亿美元。1998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商投资占全球份额仅为26%,1999年更下降到24%

  发达国家不但是理所当然的对外投资主要来源,也吸收了绝大部分新增跨国投资。1998年增加的1920亿美元中,几乎全部为发达国家所吸纳;1999年增加的1670亿美元,发达国家吸纳了84%。

  这表明跨国投资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了投资领域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的趋势。预计今后几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总体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绝对主体地位仍将继续。

  3.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东亚地区向拉美地区转移

  进入9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将借助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作为其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外国直接 投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8%增至1998年的56%。在发展中国家里,90年代初、中期吸收外资增长最快、最多的是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表现最突出,但近年却发生转折,拉美地区成为跨国投资热点。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拉美地区由于私有化高潮已经过去,吸纳跨国投资将有所回落;前苏东地区由于政指、社会逐步稳定,经济形势趋向好转;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将成为新的跨国投资热点地区啡洲的大部分国家仍难以对外资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只可能有个别国家或领域成为跨国投资的亮点;亚洲地区仍是跨国投资重点地区,但内部结构会有变化,中国地位有所下降,印度有可能以其市场、劳动力和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吸收外资大国,韩国由于其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会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规模,甚至日本也可能由于其国内市场的开放而使外商投资有大幅度增长。

  4.投资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

  跨国投资的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是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发展,但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却是全球范围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据统计,90年代各国对有关政策的修订中95%以上都是推进自由化、利于外国投资的,即放松管制加强市场作用和增加对外商投资的鼓励措施。

  目前各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政策力度。长期来看,印度和韩国将成为亚洲颇具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目标投资国。而长期拒外资于国门之外的日本也有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如美国纳斯达l克去年6月份在日本合资设立了第一个海外股票交易市场

  5.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然成为今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跨国并购是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跨国并购成为发达国家进入外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其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据贸发会议统计,最近刀年来公司并购涉及金额以42%的速度增加,1999年全球跨国并购额7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比当年跨国投资增加总额还多。

  今后几年,跨国购并可能进一步深化,而规模会再创新高。金融、电信、医药、汽车等行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重组,其主要手段就是跨国购并。在发达国家继续是购并发生重点的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放扩大,一些服务贸易领域、高新技术领域和某些资金技术密集行业也会出现大规模购并。

  6.跨国投资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

  90年代中期以前的跨国投资,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生产要素或进入当地市场。而从东道国来说,也多是希望利用外商投资来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达到解决国内就业、增加出口等目的。这决定了跨国投资的主要来源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但近年来,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国投资越来越多,已占到投资总额的近50啪。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各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度越来越大,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的跨国购并成为推动跨国投资的最重要力量。而传统制造业领域,如汽车、电子、医药、化工等跨国购并也在更深程度上依赖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这种趋势今后在跨国投资中甚至会更加明显。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国际投资”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国际投资 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NAFTA Short-term Investment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 专利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资本 企业重组 债券 全球化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