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制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银行体制(banking system/Bank system)
银行体制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银行体制是指决定金融机构本身及其管理机构的组成设置和职能的制度。又称银行体系、银行系统。
一国银行体制的建立取决于该国的政治历史条件与经济的发展。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相互渗透及模仿等因素影响,各国银行体制也有基本相同之处。一般来说,较为完善的银行体制由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加上各种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组成。上述各金融机构受立法的保护与约束,并由金融管理当局(中央银行或由政府单设的管理机构)管理和监督,在经济活动中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而发挥积极作用。
英国银行体制和模式较为典型,具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金融管理制度,其金融管理机构集中,银行设置为分支行制,金融市场管理严格且很发达,成为许多国家模仿的传统模式。
银行体制的构成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体制的核心,是从商业银行转变而成的特殊的政府金融机构。在许多国家,它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是代表政府管理其他金融机构的行政机关。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信用,干预经济。具有与一般商业银行不同的职能,是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大体分为三类:①国有化的中央银行,如法国、英国、荷兰等大部分国家;②合营的中央银行,如日本、墨西哥等;③银行持有股份和有私股的中央银行,如意大利、瑞士等。但不论何种形式的中央银行都由国家控制,行长或总裁由政府任命。
商业银行
银行体制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它通过吸收存款聚集资金,对工商企业提供信用。它以经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所以在有些国家称其为存款银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私人银行(独资或合伙)和股份银行两种。在资本主义前期,私人银行是主要形式。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股份银行取代了私人银行而成为主要的形式。由于商业银行体系在存贷款业务中占有主要份额,大的商业银行有庞大的国内外分支机构网,与企业有密切关系,业务范围广泛,因此商业银行在资本主义银行体制中占主体地位。
专业银行
专业银行是指政府为了干预经济,有重点、有计划地扶植发展某种经济而设立的各类专业银行,如进出口银行、发展银行、储蓄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农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中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租赁公司、金融公司、信用合作社、养老基金等。
主要发达国家银行体制[1]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美国银行体制
1、体系
(1)美联储体系(核心);
(2)商业银行(主体);
(4)非银行金融机构;
2、演变的历史(初创 双线管理体制 美联储诞生)
(1)州级银行注册、管理制度;
(2)联邦管理银行体制的产生;
(3)双线管理体制诞生(浓厚的美国特色)
①国民银行制度建立(1863《国民银行法》:中央银行制度的尝试);
②1913年《联邦储备法》:1914美联储正式建立。
(4)美国银行体制的调整
①自由银行制度终结;
②单一州原则和单一银行制度瓦解;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3、当代美国银行制度的最新发展
(1)背景
①经济全球化;
②金融自由化。
(2)内容
①彻底解除单一州原则;
②改革双线多头的银行监管体制;
③银行业步入混业经营时代。
4、美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1)双线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
(2)商业银行数量众多;
(3)迂回曲折的银行集中垄断;
(4)银行全球化气势逼人。
二、英国银行体制
1、体系
(1)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
(2)“英国的银行”
①零售性银行;
②商人银行;
③海外银行;
④国际财团银行;
⑤贴现行。
2、演变的历史
(1)商业银行制度的确立;
(2)中央银行的形式;
(3)英国银行体制的完善
①零售性银行的调整与扩张(“四大金刚”);
②海外银行快速发展(伦敦国际金融中心);
③国际财团银行;
④英国银行管理步入立法时代。
3、当代英国银行体制的新发展
(1)1986年伦敦金融“大震”;
(2)1987年新《银行法》颁布执行;
(3)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
4、英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1)中央银行产生最早,独立性较高、发展缓慢;
(2)自然、直接、充分的银行集中垄断;
(3)银行全球化由来已久,实力雄厚。
三、日本银行体制
1、银行体系
(1)日本银行(中央银行);
(2)民间金融机构(普通银行、长期金融机构);
(3)政策性金融机构(“两行九库”)。
2、演变的历史
(1)现代银行制度的确立
①汇兑公司的兴衰(初具银行性质);
②商业银行的建立;
③中央银行的确立;
④专业银行产生。
(2)日本银行制度的完善
①“一战”后日本银行制度的调整;
②“二战”后的再调整(大规模的行为构造);
③日本银行窗口指导政策形成。
(3)当代日本银行体制的最新变革
①银行对证券业的积极参与;
②银行业务国际化步伐迅速;
③日本金融“大爆炸。”
3、日本银行体制的特征
(1)政府鼓励的银行业集中垄断;
(2)分工严密的专业化银行制度;
(3)独特的“铁三角”关系。
发达国家银行体制比较[1]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达国家银行体制的总体特征
1、同质、同构的现代银行体系
(1)以中央银行为核心;
(2)以商业银行体系为主体;
(3)专业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补充;
(4)跨国金融银行机构的参与。
2、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银行体制
(1)英国的选择:首先完成革命,银行循序渐进的发展;
(2)日德的选择:资产阶级革命不完全,是双方妥协的产物,为了追赶而选择人为推动的战略;
(3)美国的选择:美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生产力分布状况特别,一向崇尚自由 双线我头管理。
3、协调运转的银行机制
(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2)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相互渗透。
4、银行业发展趋势步调一致
(1)各国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2)各国银行业国际化越来越快;
(3)各国银行业管制越来越松。
二、发达国家银行体制运转环境比较
1、运转环境的主要内容
(1)经济环境;
(2)社会环境;
(3)金融环境。
2、比较
(1)英美比较
①相同之处:建立在工业革命完成、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②不同之处: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地域狭小形成典型的金融机构总分行制;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区差别大,形成双线管理体制。
(2)日德比较
①相同之处:资产阶级革命均不彻底,均推行金融超前发展战略,形成企业—银行—政府的独特“铁三角”关系。
②不同之处:日本形成了专业化银行制度,分工严密;德国形成了综合化银行制度,央行独立性高。
(3)美日比较
①美国: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崇尚自由、平等,反对干预,接受“自然的才是和谐的”原则;
②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是革命斗争妥协的产物,形成既推崇自由、平等、民主又慑服于国家强权,政府人为干预严重。
三、发达国家银行体制构造方式比较
1、自然构造和人为构造
(1)自然构造:指国家不直接干预银行体制的产生、设立等,只是伴随着经济的自然演进而形成、发展银行体制。
(2)人为构造:政府采用人为的办法,强制建立、合并或撤销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立法方式强制建立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宜的银行体制。
2、(英国)自然构造的具体表现
(1)银行业自然繁衍;
(2)各类商业银行机构能够长期共存;
(3)商业银行高度集中、垄断;
(4)英格兰银行的管理宽松、间接。
3、(日本)人为构造的主要特点
(1)国家直接出资设立各种专业性银行;
(2)国家不断颁布和修订银行条例和法规,对银行的设立、合并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并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3)积极改造、淘汰中小银行,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银行并购。
四、发达国家银行业务制度比较
1、日本的专业化银行制度
(1)日本的二重经济结构要求有一种二重的多层次专业分工的金融制度。
(2)战后经济重建的需要。
(3)专业化银行制度的利弊。
2、德国的综合化银行制度
(1)综合化:混业经营制度→对银行业务性质、经营范围不加限制。
(2)德国银行所从事的业务有:传统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证券投资等。
(3)产生背景:形成于19世纪70-80年代,原始资本积累过程短暂而不充分,民间积蓄又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大力干预,极力提倡银行综合化经营。
(4)综合化经营的优缺点。
3、当前综合化银行业务制度的发展趋势
(1)美国: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间的界限。
(2)日本:1981年《银行法》→银行可以涉足证券。
(3)英国:1980年“金融大震”→允许银行和外国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银行体制 专业性银行 专业银行 中央银行 保险公司 信用合作社 储蓄银行 全球化 养老基金 分支机构 分支行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