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同济大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

同济大学网址:http://www.tongji.edu.cn/ (中英文)

同济大学学校概况 编辑本段回目录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她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 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 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 委员李国豪校长领导下实行“两个转变”,即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从而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被国务院领导赞为高校体制改革中的"同济模式"。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目前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院系设置

多种形式办学
放大
多种形式办学

  同济大学现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外国语、人文、法政、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理学、交通 运输、汽车、海洋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与力学、传播与艺术、女子学院及软件学院等学院,还建有继续教育、高等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文 化交流、网络教育、汽车营销及电影学院等,学校还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82个本科专业、209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78个,16个博士后流动站,各类学生5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710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者1500多人。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4个。学校还设有5个附属医院和2个附属学校。学校还有多种形式办学(如右图)。

对外交流

  自1980年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签订第一个校际合作协议以来,到2001年12月底为止,同济大学已先后与德国、奥地利、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泰国、乌克兰、新加坡、芬兰、韩国、瑞士、波兰、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新西兰、荷兰、越南以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企业)签署了138项校际协议(包括签署意向书和重新更改协议)。大部分协议都是90年代签署的。从这些签订的协议可以看出,除了继续保持与德交流的传统之外,同济大学的校际合作已经拓展至欧、美、亚、大洋洲各个国家。而且,校际合作的主要内容也从相互交流学者、相互交换图书资料,逐渐发展、扩大至科研领域里的项目合作以及联合培养应用科学、金融、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办学理念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 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 功能中心化。以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

校区分布

嘉定校区正门
放大
嘉定校区正门

  同济大学已建成的校园占地面积3700多亩,分五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沪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武东路,正在建设的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同济大学历史 编辑本段回目录

建校由来

  1891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离开海军来上海开设诊所。他先回到德国继续进修医学,提高外科水平,并筹集资金。1893年再次来到上海,就在当时的上海德国教堂附近设立诊所,并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一起发起了“德医公会”。1899年,"德医公 会"营业不振,埃里希·宝隆通过中国实业界和德国公司、企业私人募捐到一笔资金。当时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纳佩(W. Knappa)派领事馆参赞费舍尔(P. D. Fischer)与上海的中国官员上海道扎饬善堂协商。上海道决定把坐落在张家浜新马路(现上海凤阳路)旁的一块地,用于筹办医院。1900年前后,由埃 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 正式挂牌,这所医院就是后来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的医师大都是"德医公会"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埃里希·宝隆医生看到医院里的医疗力量不足,计划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这个计划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以及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 的支持。1906年,他们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 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

  1907年6 月医学堂开学前,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在上海不仅号召德国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国洋行向中国商人募捐。同时,费舍尔还要求中国官方的资助和支持,克纳佩利用在中德两国募来的捐款,成立了“为中国人办的德国医学堂基金会”。当时规定,捐款金额较多者可成为医学堂董事会董事。医学堂建立时定名为上海德文医学 堂,并成立了董事会负责学校的管理。董事会由18人组成,主要成员有:三个德医公会元老:宝隆、福沙伯(第二任校长)、福尔克尔;三名德国商人:莱姆克、 米歇劳和赖纳;两名中国绅商:朱葆三(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及上海商务会会长,大买办)、虞洽卿(荷兰银行买办);总领事馆的副领事弗赖海尔·冯·吕特等。 埃里希·宝隆医生被正式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负责学堂的管理。医学堂的校址设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今上海凤阳路)。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

编年纪事

  •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Erich Paulun)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成为同济大学的前身,设德文、医学两科。
  • 1912年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收归国有,定名为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 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早期建立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拥有医、工、理、文、法五个学院。
  •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于1937年9月起从上海迁至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八步、云南昆明等地,1940年迁到四川省南溪县李庄。
  •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迁回上海复校。
  • 1949年以前,该校学制与课程设置均参照德国的教育制度。设有理、工、医、文、法5个学院及学习一年德语的新生院。
  • 1949年6月25日市军管会接管同济大学
  • 1949年9月,文学院和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
  • 1949年10月 建国后,为高教部直属院校
  • 1951年理学院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化学物理等系并给复旦大学。医学院迁往湖北武汉,为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校长夏坚白带领工学院测量系迁往湖北武汉,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并给武汉大学
  • 1952年工学院机械系、电机系、造船系等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圣约翰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组并入。
  • 1954年恢复研究生教育。由高教部划归城建部和建工部双重领导。
  • 1958年改由建工部领导
  • 1960年6月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
  • 1960年10月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工科院校
  • 1966年重新划归高教部领导
  • 1979年经国务院同意,恢复对德联系,成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
  •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共建同济大学
  • 1996年7月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
  • 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同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医学院,重建医科。
  • 2003年11月原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所有资产由同济大学接管。
  • 2004年9月嘉定校区启用。(首批入住,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以及汽车学院)

同济大学校训、校徽 编辑本段回目录

  • 同济大学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 同济大学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
  • 同济大学育人模式:“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KAP: Knowledge, Ability, Personality)
同济大学校徽释义
校徽
放大
校徽

   一、名称

  • 1、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
  • 2、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

  二、历史

  • 1、在标志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
  • 2、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

  三、文化

  • 1、标志的文字:以“同济”两字为核心;
  • 2、标志的图案:三人划龙舟;
  • 3、昭示着目标: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
  • 4、昭示着精神:同新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

同济大学历任校长 编辑本段回目录

  • 1. 埃里希·宝隆 1907─1909
  • 2. 福沙伯 1909—1917
  • 3. 贝伦子 1912—1919 1921—1927
  • 4. 沈恩孚 1917—1923
  • 5. 袁希涛 1923—1927
  • 6. 阮尚介 1917—1927
  • 7. 张仲苏 1927—1929
  • 8. 张 群 1929
  • 9. 胡庶华 1929—1932
  • 10. 翁之龙 1932—1939
  • 11. 赵士卿 1939—1940
  • 12. 周均时 1940—1942
  • 13. 丁文渊 1942—1944
  • 14. 徐诵明 1944—1946
  • 15. 董洗凡 1946—1947
  • 16. 丁文渊 1947—1948
  • 17. 夏坚白 1948—1952
  • 18. 薛尚实 1953—1959
  • 19. 王 涛 1959—1977
  • 20. 李国豪 1977.10—1984.4
  • 21. 江景波 1984.4—1989.2
  • 22. 高廷耀 1989.2—1995.2
  • 23. 吴启迪 1995.2—2003.6
  • 24. 万 钢 2004.7—2007.4
(2003.6-2004.7期间,万钢为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校长)
  • 25. 裴 刚 2008.9-至今

同济大学杰出校友 编辑本段回目录

  • 李国豪
  • 陈从周,著名园林建筑学家,著有《说园》等
  • 裘法祖,中科院院士,中国外科之父。
  • 武忠弼
  • 倪超,台湾国立成功大学首任校长
  • 罗云平,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前校长
  • 林同炎,国际著名桥梁大师
  • 乔石,198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法委员会书记,1986年,兼任国务院副总理。1987年,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中纪委书记并保留政法委员会书记职务。199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98年因为年龄原因退休。
  • 冯至, 著名诗人
  • 黄杲炘,翻译家
  • 叶可明
  • 钱信忠,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
  • 张涤生,整复外科的开创人,被称为“中国整形外科之父”
  • 梁伯强,原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
  • 夏穗生
  • 贝时璋,现在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守武,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微电子中心名誉主任
  • 唐有祺,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 王守觉,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 吴孟超,二军大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
  • 李同保,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 张祖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
  • 李荣兴,曾参与火星登陆探索计画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华裔教授
  • 李桓英,1945级同济医学校友
  • 李金城,青藏铁路总工程师
  • 程京, 长江学者,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 潘云鹤,原浙江大学校长
  • 唐登杰,上海市副市长
  • 陈虹,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
  • 孙文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万钢,同济大学校长,中国致公党副主席,2007年4月27日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部长
  • 冯纪忠,建筑学家,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
  • 戴复东,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
  • 黄作燊,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创始人
  • 阮仪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 郑时龄,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小慧,近年活跃于欧洲和中国的著名摄影艺术家
  • 吴志强, 2010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
  • 严庆龄, 台湾汽车业创始人之一
  • 张象贤, 台湾机械工程大师,有台湾工学之父的美誉。
  •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泰斗。
  • 许厚泽
  • 周慎杰
  • 郑儒根
  • 吴在德
  • 金士翱
  • 王之卓
  • 李志坚
  • 程孝刚
  • 夏坚白
  • 吴熙瑞
  • 梁文灏
  • 沈世钊
  • 江欢成
  • 童第周 著名生物学家
  • 陈星弼
  • 刘建航
  • 董石麟
  • 顾翼东
  • 张锦秋
  • 唐勇
  • 丁士昭
  • 尤彭熙
  • 曾乐, 焊接专家
  • 胡茂元, 上汽集团董事长
  • 陈志鑫, 上海大众公司总裁
  • 李桓英,麻风病防治专家,感动中国候选人。
  • 宋林, 华润集团总经理
  • 周纪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蔡来兴,上海实业集团总裁
  • 孟凡辰,西门子一体化总裁
  • 周厚健,海信集团总裁
  • 严晓海,美国特拉华大学遥感中心主任
  • 张红军,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
  • 谢家祺,获“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 季向东,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美国物理学会院士
  • 侯云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 张惠新,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副书记
  • 张耀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郑肇经,中国水利界元老
  • 吴祥明,上海磁浮工程总指挥
  • 白云,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 李国机,著名律师
  • 杨槱,船舶设计学家
  • 邹德慈,城市规划专家
  • 江景波
  • 许厚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
  • 张彩珍,中国软式网球协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
  • 汪光焘,建设部部长
  • 陈铁迪,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谢国忠,著名经济学家,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 顾安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得主
  • 徐植信,中国地震波与爆炸波传播研究的开拓者
  • 杨益言,《红岩》作者
  • 郭文叁,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总经理
  • 王汝建,
  • 饶斌,一汽二汽主要创始人,号称中国汽车业之父。
  • 宗白华,著名美学家。
  • 戴望舒,著名诗人。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同济大学”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同济大学 一汽 上汽集团 上海交大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大众公司 上海汽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山大学 中科院 二汽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