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追赶效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追赶效应追赶效应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较穷,它要迅速增长是容易的。这种初始状况对持续增长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学里被称为追赶效应。在贫穷国家中,生产者甚至缺乏最原始的工具,因此生产率低。少量的资本投资会大大提高这些工人的生产率。与此相比,富国的生产者已经用大量资本工作,增加的资本投入对生产率只有较小的影响。所以,在控制住其他变量,例如用于投资的GDP百分比时,穷国往往增长得比富国快

追赶效应-衍生表现 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种追赶效应也可以表现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当对某个单位或集体颁发“最快进步奖”时,该单位或集体往往是初期表现较差的。那些初期较差的将会发现要取得进步比那些最好的要容易。要注意的是,在起点既定的情况下,“进步最大”是好的,但成为“最好”更好。

追赶效应-中国效应 编辑本段回目录



追赶效应曲线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当中,一个基本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认为,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由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国家不是排斥任何来源的技术,而是实行对技术友好的政策,更加积极地鼓励企业采用各种技术,不管它来自何方。同时,由于任何技术不同程度都具有外部性和外溢性,国家既要鼓励引进国外技术,也要鼓励国内技术创新。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追赶极大地得益于开放带来的技术追赶效应,称之为“开放式的技术追赶”。进一步介绍技术追赶效应的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国家技术发展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经验。从中国的技术发展的实际来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技术的主要来源是国外技术,中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这是中国科技国情的基本事实,应当成为提出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因此,中国需要大幅度地获得、引进、利用全球知识资源。经济全球化为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应当对技术创新有更新理解和认识:凡是那些不能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是谈不上什么“创新和学习”的。只有进入和加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才有“创新和学习”的机会,才有“创新和学习”的可能,才有“创新和学习”的途径。因此,中国必须更加积极开放,用“贸易赢余”购买全球知识技术资源。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中国并没有成为世界上的知识购买大国和知识进口大国。在中国自身的技术创新当中,效率最高的为企业研发机构,其次才是国有研究机构(包括大学和大院、大所)。基于这些基本情况,强化本国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这是实现科技跨越发展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实行不同形式的战略联盟和技术共同体,与发达国家进行技术转移和共同研发,提高其自身国际竞争力。对于自身技术创新,要对国家资助技术创新方式作重大调整,实行旨在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的“效率型”科技投入政策。科技政策的目标和作用是在加速中国知识积累和技术积累过程,不管是哪一种办法,是引进技术,还是自主创新,国家都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

中国经济追赶实质是在开放式的技术追赶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她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称之为“追赶”型经济,即不断地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表现为快速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人类发展指标相对差距。根据OECD世界经济增长历史专家麦迪森研究,1950-1998年期间中国与美国人均GDP(按1990年国际美元计算)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12%和2.21%,1950年两国人均GDP相对差距是21.9倍,到1998年缩小为8.8倍;1950年中国和美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分别为0.159和0.866,美国比中国高出0.707,到200年两国人类发展指数分别为0.726和0.939,美国比中国高出0.213。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3%和10.0%,美国分别为3.5%和3.4%,中国经济增长率比美国出6个多百分点,这高于在1870-1913年期间美国追赶英国时的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之差(美国和英国分别为3.94%和1.90%)。为什么中国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快速追赶呢?根据麦迪森研究,在1978-1995年期间,在不包括人力资本的情况下,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为2.23%,同期日本为0.66%,美国为0.38%。实际上中国的TFP增长率还高于新加坡、韩国,与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大致相同。根据Young计算,1966--1990年期间新加坡的TFP增长率只有0.2%,韩国为1.7%,中国台湾省为2.1%,中国香港为2.3%。这也是中国实现经济追赶的关键所在。从经济学看,TFP是一个未能解释的残差(unexplained residual),它不仅包括技术进步,而且还包括制度变迁,资源重新配置等因素。对现代化的后来者和技术追随者来说,这一残差既包括了技术追赶作用,也包括技术进步作用。麦迪森认为在过去100多年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日本是成功的实现技术追赶,特别是在1950年以后,创造了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和TFP增长率的历史记录:1950-1973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平均年增长率为7.7%,TFP年平均增长率为5.08%。这被解释为技术进步加速,事实上它主要是技术追赶过程。从中国的角度看,还没有创造出日本这一时期的劳动生产率和TFP增长率的历史记录,但是她正在加速过程中,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TFP增长率已经接近日本的历史记录。根据研究,1978-1995年期间广东和福建的TFP年平均增长率为6.29%,浙江为6.24%,江苏为5.37%,都高于日本1950-1973年期间TFP增长率。中国经济发展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已经形成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相当大的回旋余地。中国经济追赶实质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实现技术追赶。而实现技术追赶依赖于充分利用技术后进国的“后发优势”,即主要是技术追赶效应。目前在讨论中国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时,特别在讨论技术政策时,到底是鼓励引进技术,还是鼓励自主创新?一直有很大的争论。我的基本观点是: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由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国家不是排斥任何来源的技术,而是实行对技术友好的政策,更加积极地鼓励企业采用各种技术,不管它来自何方;由于任何技术不同程度都具有外部性和外溢性,国家既要鼓励引进国外技术,也要鼓励国内技术创新。

追赶效应-技术追赶 编辑本段回目录



所谓技术追赶效应:一是指技术后进国技术扩散率(T2)明显高于技术领先国技术创新速度(T1),即T2>T1,显示出技术追赶特点。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成本高于技术引进成本,技术创新应用于商业化的时间多于引进技术商业化的时间,虽然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但是引进技术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节约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技术创新主要为新产品、新市场方面创新。二是指当后进国有技术创新(t)时,就可以加快技术追赶步伐,即T2+t>>T1。正是在这两种条件下,后进国才能实现技术追赶,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范例。发展中国家获得和使用技术有两种机制:一是依靠技术引进;二是依靠自身的创新技术。从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发展实践来看,这两种策略都是经济成功的关键,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技术路线选择。引进技术的主要途径是:进口高科技产品和资本货物(包含了技术),购买专利和版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加入全球生产链等等。开放成为引进技术的前提条件。开放是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人们往往把引进技术与创新技术相互对立和排斥,实际上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了便于分析起见,假定发达国家的技术能力等同于它的创新能力(这一假定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发达国家也是技术引进国);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等于消化能力与引进能力的乘积,消化能力是一个大于零、小于1的系数,在引进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消化能力越大,实际的技术能力越强;新兴工业化国家:技术能力=消化能力+引进能力+创新能力。引进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互补性,提高两个能力,加快两种技术积累速度,是实现“经济追赶”和“技术追赶”主要途径。世界经济论坛(WEF)在分析56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时提出两类指标:一是上游创新因子(Upstream Innovation Factor),它包括政府在非军事领域内的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素质,科研机构的质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四个方面。这一因子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二是下游创新因子(Downstream Innovation Factor),它用申请专利的数量来衡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和水平。这两类因子说明,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率水平,不仅取决于它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取决于它的技术扩散能力和应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仅仅引进技术,包括开放国际贸易,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积极引进知识,并不能自动地保证本国能够有效的学习和消化外来的技术。因此一国需要进行有目的、有指导的努力,去创造新的竞争能力和通过集体学习形成的外部环境。一国必须提供新信息和新知识的充足机会,还必须对国内的学习和创新进行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追加投资和持续投资,提高本国企业和R&D机构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追赶效应-分歧 编辑本段回目录


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将创新归于具有远见的、寻求利润的经济个体有意识地对产业研究不断进行投资。从这个意义上看,创新是一种投入或投资,不能带来投资回报和利润的创新是不能称为产业创新,或者是不可持续的创新。如同在中国所见到的“样品”或“展品”的科技成果。从经济的角度看,它们属于无效投资或低效投资,这与真正的创新含义相差甚远。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它们是其他国家技术创新的重复劳动,这样R&D的投资也是无效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创新和学习的定义是指一套活动和能力建立的过程:该企业在多大程度和多高效率上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以部署和逐渐提升新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最终创造出更新的技术。许多人片面地脱离实际地理解技术创新,总以为只有达到世界最新、最先进技术水平就是技术创新。实际上技术创新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有也不同的含义。首先,必须区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这包括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后的适应化以及改造活动,从老技术到新技术以及以自主研发活动为基础的跨越等大创新。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是以发达国家已经开发的大创新为基础的小创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研发部门,它的主要职责并不是创造出具有“开创性”的创新成果。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企业研发活动的首要目标仍是跟踪、复制、集成和适应其他企业的创新。在发展中国家,企业研发的主要功能在于利用、学会、适应和改进进口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技术,并创造新的技术。其次,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技术机制。WEF《2002和200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分析,作为早期经济发展阶段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外部技术转移,成功地选择、采用和扩散外部技术。在较为发达阶段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主要依赖于自身的技术创新以及创新链和集聚效应。报告还把各国分类为两组:一是核心技术创新国家(core innovation),大约有24个国家。在这些国家,增长竞争力指标中技术的比重占50%,而公共制度和宏观经济各占25%;二是非核心技术创新国家(non-core innovation),所有其他国家都属于这一组,在这些国家的增长竞争力指标中技术的比重占1/3,而公共制度和宏观经济各占1/3。还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轨迹是与发达国家的轨迹也是不同的。韩国的李轸周(1996)认为,从产业及企业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轨迹是:引进阶段(introduction stage)——内化阶段(internalization stage)—创造阶段(generation stage)。从企业内部技术的角度看,技术路线是:技术引进获取期(acquisition phase)——消化吸收期(assimilation phase)——改良期(improvement phase)--自我技术开发期(genera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y phase).从国家角度看,大部分产业在引进阶段的就是不发达国家;相当数量的产业处在内化阶段就是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相当多的产业处在创造阶段就是发达国家。再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技术创新有了更新理解和认识:凡是那些不能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是谈不上什么“创新和学习”的。因此,只有进入和加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才有“创新和学习”的机会,才有“创新和学习”的可能,才有“创新和学习”的途径。企业的创新不只是体现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且还体现在从设计、采购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价值链的任何环节上。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创新和学习还包括四个方面的创新:(1)过程创新:即改进投入产出转换过程的效率。在全球价值链的各个连接上更快的存货周转,更少的废品;在连接之间更频繁、更少量、及时交货。(2)产品创新:产品质量更好,产品定价更低,产品更为差别化,新产品进入市场更快。(3)职能创新:在全球价值链中承担新的活动。企业活动从合同制造拓展到设计和营销。

(4)价值链之间创新:即企业移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价值链。企业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演进的过程,它在全球价值链上也有四个阶段:进口产品组装阶段,如来料加工,主要是引进技术,出现过程创新,新产品、新市场的创新,产生新的社会需求;原始设备制造阶段,为跨国公司生产,缺乏对产品销售的控制,主要是产品创新,新工艺、新设备创新;自行设计制造阶段,但是以外国公司品牌进行销售,出现职能创新,设计创新,核心技术创新;自有品牌制造阶段,销售自己的品牌产品,出现价值链创新,不仅有核心技术创新,还有核心品牌创新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策略;同一企业针对不同的市场和产品有不同的创新策略。没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是最终被市场淘汰的企业;反之,具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是市场竞争选择的结果。创新和学习是企业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决定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和投资的努力的激励基本来自于市场竞争那么,发展中国家企业如何学习和创新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结了9个最重要特征:有意识、有目的的创新和学习;创新和学习是有风险的,成本是昂贵的,还会面临一些风险,遇到许多额外的成本;创新学习不明显;有路径依赖的问题;有特定的技术需要特定的学习和创新过程;有许多复杂的相互联系,充满了外部性,需要外部的知识来源;需要多层次的努力,要求企业所有层次学习和创新;发展深度的多层次,技术能力层次越深,需要付出的更高成本,冒更大的风险,花费更长的时间;国外技术与国内技术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口技术只是提供了企业最重要的初始投入,但是技术进口并不能替代企业的学习和创新,如何使用进口技术更有赖于企业的内在能力。

追赶效应-后发效应 编辑本段回目录

界工业化过程有先后顺序。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随后步人工业化轨道的国家成为追赶者;从经济发展速度分析,追赶者往往超过早期工业化国家。德国追赶英国、工业化速度超过英国。美国追赶英、德,工业化速度超过英、德。日本是晚近的追赶者,速度又超过美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后发效应的又一实例。

后发效应主要由下列三个方面促成:

第一、引进知识、技术、人才和资金后起工业化国家可以从早期工业化国家引进积累的“知识宝库”,最新的技术、最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节省摸索时间。

第二,劳动力和资源的相对优势晚起步国家一般劳动力价格较低,资源没有充分开发。

第三,百业俱兴,轻装前进晚起步国家样样工业都在蓬勃发展,而且没有陈旧设备的负担。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追赶效应”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追赶效应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