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兰瑞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冯兰瑞:坚持真理的女经济学家
冯兰瑞是一位一生坚持真理的革命家、当代著名的女经济学家。当记者经过2000年4月、7月两次到这位当代著名的女经济学家家中采访,真正了解冯兰瑞一生的传奇经历之后,更是由衷地对她充满钦佩和敬重之情。
冯兰瑞是一个老革命干部、学者、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又是一个妻子、母亲,在她的人生经历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后来者学习、继承的闪光点。她的研究非常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她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吸取大量信息,极为重视实地调查,这使她一辈子都保持了对生活的新鲜感受以及活跃的思想;并且,她除了完成本人繁重的科学研究任务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及组织学术团体工作。因为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冯兰瑞被国外誉为“一位成功的中国女士”,并于1983年被列入英国伦敦欧罗巴公司出版的《世界名人录》,1986年又被列入英国伦敦出版的《澳大利亚及远东世界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印的《国际事业企业妇女名人录》。
从倔强的中学生到革命新闻工作者
冯兰瑞1920年9月(农历八月初五)出生于贵州贵阳一个小康之家,但她心中却从小就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她的老家贵阳,她就跟随姐姐上街游行,宣传抵制日货,大同学高呼“誓死不当亡国奴”的镜头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冯兰瑞的中学时代是短暂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她上学只上到高中一年级。在不安定的年代里,年幼的冯兰瑞也是不安分的,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儿身,可从小心灵里就充满叛逆和向上的精神,16岁之前,她就为正义毫不顾身。因为反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参加挽留校长的学 潮、反抗“洋教士”等各种活动,使得她竟先后被开除或停止学籍三次。但她酷爱读书,她不放过一切机会去读书、读报,去向长辈那里学习请教。对旧式学校教育的失望,使她决心上社会大学,投身抗日救亡的激流中。她参加进步团体“星光读书会”、“自强读书会”,并于1938年初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学习、革命中逐步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
1940年4月,冯兰瑞到达延安,中央组织部分配她到中共中央青委参加编写青年运动史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完成了约十万字的青运史十年内战这一段任务的同时,她还写了一本《徐特立传》。1945年,冯兰瑞被分配到在张家口由邓拓任社长的《晋察冀日报》工作,这是她第一次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在这里她决心从头学起,先做通联工作,再学做一个好的编辑、记者。1946年,她便担任了新华社广播部编辑,并在这年秋天和李昌结婚。一年后,他们有了女儿,在艰苦的条件下,冯兰瑞随丈夫进入北京,李昌任团市委书记,她则在团市委宣传部帮助工作;5月,冯兰瑞随丈夫来到上海市总工会(以后是团市委)工作。在上海这段日子,除完成日常宣传工作外,冯兰瑞还领导创办了《青年报》(《青年报》是共青团上海市工委的机关报,冯兰瑞担任了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青年文工团、青年文化服务社,同上海《劳动报》一起接管了原《时事新报》的印刷厂。1950年7月,冯兰瑞的第二个孩子出生。1951年10月,李昌回北京任团中央书记,冯兰瑞到北京后分配在《中国青年报》任编委兼文教学生部主编,并分管学习修养部和团的生活部。她在这里,既当编辑又当记者,也写一些文章。为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她每天晚饭后都到办公室来读书刊杂志,有时还处理一些稿件直到深夜,从不言累。
1953年,李昌调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校长,他们决定全家都到哈尔滨,冯兰瑞担任了《哈尔滨日报》的总编辑,她主要负责编辑工作,每天晚上等新华社的消息要到凌晨二三点钟,她常常要住在报社。《哈尔滨日报》是市委机关报,不像青年团的报纸。它的报道内容远远超出冯兰瑞过去熟悉的经济工作。她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萌发了重新学习的念头,也是这个念头,为她以后走上经济学领域开辟了道路。
转向经济理论研究的新中国女士
195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要冯兰瑞到学校任教,经哈尔滨市委同意,她被调到哈工大马列主义教研室。根据教务处排列的课程,冯兰瑞可以准备一年,她抓住这个时机,到北京考上了中央党校,并从半年的政治经济学短训班转到理论部读政治经济学专业。当时,对学习理论的渴望促使她下了很大的决心,将只有一岁多的小女儿托给母亲。
冯兰瑞在党校学习的两年中,系统掌握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这时候才算是读懂了《资本论》。学习期间,她经常是积极的发言者,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常常同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她学习勤奋踏实,脑子灵活,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是班上的佼佼者,每门功课都是满分。两年后,她从中央党校毕业回到哈尔滨。1956年秋,在冯兰瑞的生活中展开了新的一页:她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工作。从1956年到1964底调到北京前,这八年多的时间,她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在黑龙江省从事经济学专业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实地考察研究黑龙江的经济问题以及筹建黑龙江省经济研究所(冯兰瑞于1960年初调该研究所任副所长并实际主持全所工作),并主持编写了《政治经济学讲义(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两本经济学教材和担任黑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等,在诸多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6年初,冯兰瑞随爱人李昌工作调动,由祖国边陲黑龙江来到首都北京,任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并撰写了《关于对外宣传我国宗教问题的意见》、《列宁论宗教》等许多很有价值的内部材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去河南干校劳动,不顾路途遥远,身处逆境,仍坚决顶住了种种压力和磨难,书籍始终随身携带,坚持不断学习。冯兰瑞始终坚信黑暗终会过去,1974年,还没恢复工作的她参加了于光远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编辑工作。1975年7月,冯兰瑞被分配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在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的权利被剥夺的时候,冯兰瑞仍然抓住一切时机,较系统地读了马列原著,为以后重新进行经济研究和学术活动进一步增 强了理论基础。
坚持真理的女经济学家
“四人帮”被粉碎后,冯兰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凭着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良好的理论素养,她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我国经济学界于1977—1988年连续召开的四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上,她都积极组织并作了重点发言。她撰写了《驳姚文元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合作,此文获198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论按劳分配中的平等和不平等——驳“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的谬论》、《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四人帮”在平等问题上诋毁按劳分配的谬论》等系列文章登载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上。1977年冬到1978年春,冯兰瑞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期间,参加了由林涧青挂帅的《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1978年2月以笔名严实之发表于《人民日报》)、《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1978年5月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于各大报、电台)两文的撰写工作,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她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但不是惟一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在个人消费品领域的具体表现”等很有影响的观点,成为中国经济学分配理论的专家。
1978年以后,我国城镇待业问题逐渐暴露,为了研究体制改革和劳动就业问题,冯兰瑞又去四川、安徽、浙江三省进行经济调查,以后又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冯兰瑞完成了很多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文章,她系统阐述了在劳动就业问题上的观点,是国内最早研究我国劳动就业理论并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1980年,冯兰瑞发表《劳动就业问题六议》等研究我国劳动就业的文章,指出我国现阶段不可能消灭失业,提出许多有关劳动就业实际工作的很好建议,突破了社会主义没有就业问题的旧框框;1982年2月26日,她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就业理论》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业理论的必要性。冯兰瑞连续发表的关于中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文章,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重视,许多国外经济学家纷纷来信、来访,向她请教并与她共同探讨关于中国劳动就业问题,冯兰瑞应邀于1983年和1985年分别前往德国和法国进行了学术访问和考察。1988年,冯兰瑞率先提出以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取代行政配置和劳动力的商品性问题,明确了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是又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起了重要作用。1996年,她又写成《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的情况及其对策》一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仅冯兰瑞本人知道的就至少被30家报刊转载、引用或摘登,获《新华文摘》1997年“我印象最深的文章”一等奖。直到今天还常被一些报刊、书籍引用。
冯兰瑞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也进行了积极思考,1979年初,她与一位学者在理论务虚会上作了题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联合发言,认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必然要经过发展程度不同的若干过渡阶段。《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最早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研究,同年在《经济研究》第5期发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冯兰瑞对于我国学术界(特别是社会科学界)缺乏民主和自由研究的气氛深有体会,1980年3月从中央办公厅研究室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任副所长兼党委书记后,她便开始大力为争取学术自由、贯彻“双百”方针而呐喊奔波。1986年5月,她又写了《学术繁荣离不开自由和民主的文章》。她说:“自由是就学术活动而言,民主是就学术领导而言,学术活动需要自由,学术领导需要民主。没有学术民主,就没有学术自由,也就没有百家争鸣。”
冯兰瑞在学术上的成就引起国外的重视。1983年开始,她多次被列入多种《世界名人录》,被国外媒体称“成功的中国女士”。在国内外,许多人都公认,“从事经济理论工作三十年的历程表明,她既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又善于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她的每篇论文都是研究当前经济建设实际问题的成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她将自己全部的理论研究工作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实基础之上,不作脱离实际工作的空谈。这是冯兰瑞作为经济学家最突出的特点”。当记者问她是什么原因能够取得为国内外人士公认的成就时,她却谦虚地说:“我是‘半路出家’搞经济学的,从事研究工作较晚,如果说有一点成绩的话,大概就在于勤奋吧。”
老树经霜更清发
她1988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老有所为精英奖”。冯兰瑞是位不服老的人,1993年,已离休在家的她在73岁的高龄之时,又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中国的社会保障。早在研究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她就开始关心社会保障问题,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她认为针对当时“多家分管、条块分割、政事不分、缺乏监督”的状况,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冯兰瑞认为社会保障是一个既重要又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是公民应当享受的平等权利。她从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法制化和有关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写出了《全面认识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社会保障社会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统与分问题》等十多篇有分量的文章,并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重构》一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被《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报刊多次引用,引起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保障的重视。
2000年9月是冯兰瑞80寿辰,至此,她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已经45个年头。冯兰瑞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是少有女经济学家中的佼佼者。从分配、就业、劳动力市场到社会保障,她的研究已自成体系。但不仅于此,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他问题,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企业产权”等重大理论的讨论她都参与。冯兰瑞的研究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勇于打破理论成规,对一些经济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在她的生命里从来就没有停止思考和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和向上,这是她成功的关键所在。
两次采访冯兰瑞,她幽默的谈吐、富有感染力的笑声,还有她头脑的睿智流露和生命不屈不挠的魅力,都让记者既感亲切,又感钦佩,感到她身上依然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走进冯兰瑞的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客厅兼作书房,沙发、写字台、书柜都是老式的产品,亲切、舒适又朴实。许多书刊无法挤进几个装得满腾腾的大书柜,堆在凳子上、茶几上、还有书柜前的地上,随手就可以拿起来读一读。像是匆忙摘下的近视镜,放在翻看了一半的书稿上。冯兰瑞虽然年岁已高但精神很好,白皙的皮肤,灵活的举止,一件红色的夹克衫罩在身上,看上去要年轻很多,说起话来神采飞扬。200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八十华诞之际,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兼马列主义教研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的冯兰瑞,作为老校友,应邀与丈夫李昌(原哈工大老校长)一起来到冰城,许多人都对年已八十高龄的她依然才思敏捷、精力过人和浑身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所感动。
冯兰瑞对记者说:“我这人,天大的事来了也不发愁,要是生气早就气死几回了。我的道路并不顺当,老被抓‘辫子’,到了‘文化大革命’,又说我搞修正主义,几次挨批斗。斗完回来,我看我的书,管你三七二十一!我想那家伙一定长不了,最后非垮台不可。我总是尽量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工作就拼命干。”
这么多年来,冯兰瑞一直活跃在我国学术界,经常主持各种会议,作学术报告,到实际中调查,出国考察,写论文,真是忙得不可开交。1999年12月,她又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60多万字的《冯兰瑞经济论文选》(上、下卷),作为自己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并在社会上再次引起很大反响。退休后李昌忙于地区开发战略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为许多地区咨询,还热心教育工作。虽然都已退居二线,可是老两口在家里碰不上头。但老两口一直非常恩爱,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事业心强,并且能够互相关心,互相理解。有时,冯兰瑞埋怨老伴不注意休息,觉睡得太晚,身体受不了,李昌只是静静地听,不为自己辩解。当她睡得晚时,李昌就说:“你不和我一样吗!”于是冯兰瑞只好说:“彼此彼此,谁也别说谁了。”
冯兰瑞保留着年轻时很多爱好。在家里经常可以听到她在写作之余哼《黄河谣》、《延安颂》等革命歌曲。读书看报之余,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抒情的《送别》歌和一些小乐曲,也是她经常唱的。冯兰瑞讲:“我没有什么业余时间,不是读书,就是写东西,我喜欢积极的休息方式,写累了,就抓本小说看一会,或是到院子里给花松松土,浇浇水,或是坐下来翻翻相册。”这也许正是她永远让人感觉年轻,一直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奥妙所在。
“冯老师,到您百岁生日时,我们再给您写文章祝寿!”临别时,我们情不自禁的道出了自己内心的美好祝愿。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