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雀巢咖啡案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20世纪40年代,当雀巢速溶咖啡这个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时,厂家自信它会很快取代传统的豆制咖啡而获得成功。因为它的味道和营养成分与豆制咖啡相同而饮用方便,不必再花长时间去煮,也不要再为刷洗煮咖啡的器具而费很大的力气。雀巢为了推销速溶咖啡,就在广告上着力宣传它的这些优点,出乎意料的是,购买者寥寥无几。厂家请调研专家进行研究,先是用访问问卷直接询问,很多被访的家庭主妇回答说,不愿选购速溶咖啡是因为不喜欢速溶咖啡的味道。
  调研的新问题出现了:速溶咖啡的味道与豆制的咖啡味道有什么不同?
  调研专家实施了口味测试,试饮中,主妇们大多辨认不出速溶咖啡和豆制咖啡的味道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主妇们不选购速溶咖啡的原因不是味道问题而是心理因素导致。
  为了找出这个心理因素,调研专家改用了间接的方法对消费者真实的动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他们编制了两种购物单(见附表),这两种购物单上的项目,除一张上写的是速溶咖啡,另一张上写的是新鲜咖啡这一项不同之外,其它各项均相同。然后把清单分给两组可比性的家庭主妇,请她们描写按购物单买东西的家庭主妇是什么样的妇女。结果表明,两组妇女所描写的想象中的两个家庭主妇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看速溶咖啡购货单的那组妇女几乎有一半人说,按这张购货单购物的家庭主妇是个懒惰的、邋遢的、生活没有计划的女人;有12%的人把她说成是个挥霍浪费的女人;还有10%的人说她不是一位好妻子。另一组妇女则把按新鲜咖啡购货的妇女,描写成勤俭的、讲究生活的、有经验的和喜欢烹调的主妇。这说明,当时的美国妇女有一种带有偏见的自我意识:作为家庭主妇,担负繁重的家务劳动乃是一种天职,而逃避这种劳动则是偷懒的、值得谴责的行为。速溶咖啡的广告强调的正是速溶咖啡省时、省力的特点,因而并没有给人以好的印象,反而被理解为它帮助了懒人。由此可见.速溶咖啡被人们拒绝,并不是由于它的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动机,即都希望作一名勤劳的、称职的家庭主妇,而不愿作被人和自己所谴责的懒惰、失职的主妇。这就是当时人们的一种潜在的购买动机,这也正是速溶咖啡被拒绝的真正原因。
谜底揭开之后,厂家对产品的包装作了相应的修改,除去了使人产生消极心理的因素。广告不再宣传又快又方便的特点,而是宣传它具有新鲜咖啡所具有的美味、芳香和质地醇厚等特点;在包装上,使产品密封十分牢固,开启时十分费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消顾客因用新产品省力而造成的心理压力。结果,速溶咖啡的销路大增,很快成了西方世界最受欢迎的咖啡。
有趣的是,在1970年,有人重复这一研究,发现同速溶咖啡相连的污名已经消失,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简便物品的优点,说明消费动机和观念随着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附表
购物单1 : 购物单2
1听发酵粉 1听发酵粉
2块面包、1串胡萝卜 2块面包、1串胡萝卜
1磅N~cafe速溶咖啡 1磅新鲜咖啡
1.5磅碎牛肉 1.5磅碎牛肉
2听桃子 2听桃子
5磅土豆 5磅土豆

思考题:
1、调查专家的结论是什么?雀巢公司采用哪些策略改变销售状况?为什么这些策略能够起到作用?
2、雀巢公司的决策问题是什么?调查专家怎样帮助其解决的?并分析如何根据项目需要设计调查方法?
3、问卷调查的受访者是否喝过速溶咖啡?为什么?
4、雀巢是否相信问卷调查的结果?口味测试与问卷调查哪个结果正确呢?
5、调查专家如何解释口味测试与问卷调查的矛盾?做了哪些工作呢?有什么结论呢?
6、主妇不买速溶咖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7、调查专家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
8、在调查专家做心理测试前,是否还有别的调查办法确定前两步调查结果矛盾的原因?
9、在这个市场调研中,调研专家使用了哪些调查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雀巢咖啡案例”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4

标签: 雀巢咖啡案例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