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奥巴马发难人民币汇率编辑本段回目录
当地时间2010年2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在汇率上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并且要求中国更大地开放市场从而扩大美国出口,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
尽管奥巴马表态称不会修改甚至废除与中国已经签订的贸易条约,但美国最高层再次拿出汇率问题来做文章显然会加剧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1、美国参议员首先发难
当地时间2月3日,奥巴马向参议院民主党政策委员会的议员发表演讲,整个演讲的中心议题与之前发表的国情咨文脉络一致主谈经济。
演讲正文中,奥巴马并没有提到中国。在演讲结束之后的问答环节,不久前从共和党跳槽过来的民主党参议员斯佩克特首先向奥巴马发问。斯佩克特首先对中国进行一通指责,称中国没有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操纵人民币汇率,对美国进行倾销。他问奥巴马是否支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另外,他还问奥巴马是否应该修改甚至废除与中国达成的贸易条约。
2、将施压中国开放市场
对于斯佩克特的问题,奥巴马首先称并不赞成废除与中国已经达成的贸易协议,他认为现在的主要问题并不出在各种贸易协议本身,而是其执行情况,因此美国要做的是强化这些协议的执行。
另外,奥巴马还表示将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促使其开放市场。奥巴马之前曾经表示未来5年美国的对外出口应该翻倍,要达到这一点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奥巴马说"我相信美国的未来维系于向全世界出口美国制造的商品,而中国正在成为美国商品的最大市场之一,亚洲也是。 "
3、强硬敦促人民币升值,要处理“国际汇率操纵”
尽管奥巴马政府去年两度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目前美国国内对人民币汇率的批评越来越强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拉斯利要求奥巴马将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另外,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人民币汇率对世界主要货币低估30%,而对美元的低估幅度甚至达到40%。
对此奥巴马回应时并没有单点人民币汇率,而是泛称国际货币的汇率,他表示要扩大美国的海外出口汇率问题,这也是美国的一大挑战。
另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一位高级官员3日表示,白宫方面正在权衡是否应该在今年4月出台的财政部有关外国货币的半年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此时引爆与中国的货币争端会在国内获得政治利益,不过美国手中可用的牌并不比前总统布什时代的多。
针对奥巴马表示将以强硬姿态敦促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4日指出,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中方一直按照主动、可控和渐进的原则稳步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且,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2005年迄今已经累计升值超过20%。
马朝旭表示,人民币汇率并不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也始终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从未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美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坚持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指责和施压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奥巴马发难人民币为哪般编辑本段回目录
其实美国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想利用金融汇率这个“重磅炸弹”来“校正”中美经济关系走向,扭转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走势。
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美国也想借汇率问题来逼中国开放金融市场,这样的话美国金融企业就有利可图,美国其他一些公司就有机可乘。其实,从历史上来看,在过去十年当中,中美之间已经在汇率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锋。2003年,还是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当时的财长叫斯诺,他就对中国总理说,其实我们知道汇率是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我们不应该对汇率问题说三道四,更不应该横加干涉;但是我们国家有一些议员,他们不想了解、也没兴趣知道实际情况,他们最关心的就是用什么办法去扭转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
到后来,我们看到在2005年,美国有几个大棒议员提出了一些对人民币的“大棒法案”,说如果中国人民币不升值,那么他们就要对中国输美产品施加 27.5%的关税。到了2007年,美国又通过了“汇率改革监督法案”,把中国当作一个观察员来对待,随时“监督”中国是不是在操纵汇率。到2008年奥巴马在竞选的时候,他也曾明确地指出,中国是一个操纵汇率的国家。但是到了2009年4月,美国财政部实际上否定了他的结论。所以这一次,今年奥巴马借着推出政府预算的时候,又老调重弹,我希望奥巴马不要再借行政的权力去强行施压, 让美国行政部门和国会得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结论。
人民币汇率该对谁合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依据是什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已超过20%。目前,从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供求等方面来看,人民币汇率趋于合理、均衡的水平。
这是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以强硬姿态敦促人民币升值言论的最新中国官方表态,同时也是我们一贯的口径。美国的理由是中美贸易的逆差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处于较低水平所导致的。
从市场因素看,人民币汇率是否合理,对谁合理?美国的立场显然站不住脚。首先,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把印钞,为了一己之私,人为造成弱势美元。当其看到本国经济走出危机的曙光时,又企图转头以逼迫人民币升值来获取更多利益。
其次,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汇率已经充分反映出了合理性。一个比较新奇的研究角度就是,近一年多以来的澳大利亚元对美元(或人民币)的走势,竟然和中国的发电量指数保持高度一致。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澳大利亚又拥有充沛的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两国的紧密经贸关系在汇率上的反映十分合理合拍。
既然市场因素分析难以解释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机,那么只能是“非市场因素”了。
货币升值的历史教训编辑本段回目录
1960年代后期,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的美国政府,面临国际收支赤字、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与欧洲、日本大打“货币金融战争”(德国政治家施密特语)。双方唇枪舌战,互相指责,国际金融货币局势异常紧张,运转20多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刻有轰然倒塌的危险。美国批评欧洲和日本不承担国际收支调节的义务,蓄意制造国际经济的不平衡(学术术语是“非均衡”),要求欧洲和日本采取措施改善美国的贸易失衡;欧洲则抱怨美国不负责任,挑起越南战争,巨大的军费开支触发财政赤字和相应的国际收支赤字,肆意扩张货币让欧洲饱受通货膨胀之苦。最激烈的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他破口大骂美国以邻为壑,宣告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是“不流眼泪的赤字”!美国政府反唇相讥,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甚至有点儿幸灾乐祸:“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麻烦”!
没过多久,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公然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宣布他“最全面的新经济政策”。针对国际金融、货币和对外经济关系,他引述多次发生的货币危机,指责“投机者业已发动针对美元的全面战争”,他已经命令美国财政部长,“暂时中止美元与黄金或其他储备资产之兑换,除非要求兑换的数量和条件符合货币稳定和美国的最高利益。”他同时宣布美国对所有进口征收10%的附加税,旨在“确保美国产品不会因为不公正的汇率而处于劣势。当不公正的汇率消除后,附加税亦将取消。”尼克松强调:“确立公正汇率的时刻已经来临,以确保主要大国之公平竞争。美国参与国际竞争,一只手却被束缚住,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美国政府单方面毁灭国际货币体系,是20世纪世界经济历史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人类从此跨入浮动汇率主导的时代,影响所及,至今尘埃未定。
让我们从经济学逻辑简要分析一下三位政治家的论点,目的是要回答:美国为什么要摧毁布雷顿森林体系?
戴高乐是对的。美国的贸易赤字或国际收支赤字的确是“不流眼泪的赤字”,美国无需为此忧心忡忡,无需为此流泪。原因很简单。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的绝对主宰者,美元成为与黄金并驾齐驱的国际储备货币。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日本重建的巨大援助,让美元成为全球经济几乎唯一的硬通货,地位远远超过黄金。各国为应付国际结算、稳定汇率、对外投资等等多种需要,必须大量储备美元资产。根据国际经济学著名的古诺定律,储备资产供应国(美国)必定是国际收支赤字,否则无法向世界其他国家供应美元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其一,反映了美国对世界经济金融货币的主导,美国是全球经济规则的制订者和监管者,其二,世界其他各国储备美元资产,对美国而言,就是巨大的铸币税收入,其三,只要其他国家愿意储备美元资产,很大程度上,美国就可以大搞财政赤字,因为其财政债券必定有人购买,那就是说,世界各国为美国的财政赤字融资或掏钱,其四,美国大搞财政赤字或货币扩张,通胀的后果很大程度上由世界其他国家共同承担。简言之,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对美国绝对是利远远大于弊,对世界其他国家则是弊大于利。戴高乐说是“不流眼泪的赤字”,正确而精彩。
康纳利也是对的。美元的确是美国的货币,是我们的问题。根本原因何在?乃是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美元本位制的世界。所谓美元本位制,就是世界各国的储备资产、贸易和国际收支结算、汇率乃至货币政策,都要与美元挂钩。二战以来,美元占全球储备资产、国际结算比例、外汇交易比例、全球流动性资产比例均在80%以上,许多国家的货币汇率,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美元固定。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曾经达到美国的70%,日元应该成为世界主要通货之一,至少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应该有较多的日元储备,贸易结算应该主要用日元计价。其实不然,日元今天根本算不上是一个世界货币,占世界储备资产的比率微不足道。日本与美国、欧洲之间的贸易当然主要不会以日元计价,但日本与亚洲各国,尤其与韩国、中国的贸易是日本主导,按道理应该以日元计价,事实是:日本与这些国家之间贸易的90%都以美元计价。即使与韩国之间的贸易,美元计价的比例也高达88%。
美元本位制决定了美国是当今人类金融的绝对垄断者。纽约华尔街是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美国投资机构决定着世界金融市场每时每刻的走向。想想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等等国际金融巨无霸吧。它们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它们与美国政府密切合作,承担着美国国际金融外交的重任;它们凭借巨大的、无限的资金势力,掌控着全球每个角落的金融活动;它们获得金融行业最高端、最巨额的利润。这就是美元本位制的本质。其他各国无法回避,只有努力寻求美元本位制下的生存空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诚哉斯言。
为什么美国要摧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因为转向浮动汇率,美国实在是一举多得。其一,铸币税急剧增长。今日全球3.8万亿储备资产,美元资产占80%以上。其二,美元储备资产以天文数字剧增,极大地拓展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广度和深度。其三,美国联储之货币政策,对世界各国之货币政策具有更加强大的影响力。
尼克松的决策主要源自美国财长舒尔茨。舒尔茨是弗里德曼的弟子。弗里德曼又是浮动汇率最有名的鼓吹者。面对历史,他们应当无言以对。
然而,舒尔茨·尼克松的“汇率操纵-不公正汇率”谬论却为后来美国政府继承下来,成为打击或遏制其他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借口和有力武器。1980-90年代的首要目标是日本,今天的首要目标则是中国。
自1971年8月15日美国摧毁布雷顿森林体系、日元与美元之汇率开始浮动之后,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尤其美国针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威胁,一直是决定日元汇率走势的关键力量。到了1980年代,“日本第一”声浪高涨,美国对日本的压力随之急剧放大。美国除了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美国单方面对日本进口实施配额、选择性征收附加关税之外,主要就是要求日元大幅度升值,否则就要动用著名的“超级301条款”,对日本与美国贸易实施全面严厉打压。此乃1985年广场协议出台的背景。
广场协议的关键条款要求日元大幅度升值(当然也包括欧洲主要货币如马克相对美元大幅度升值)。美国的基本思路是要借此遏制日本产品的全球扩张,遏制日元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表面上的理由当然是解决美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与今天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借口并无二致。
美国、日本的决策者可能没有想到:日元升值和继续大幅度升值的预期,对日本经济的最大危害不是削弱日本产品全球出击,更没有解决日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最大的危害是升值预期彻底改变日本国民和企业的投资预期和投资方向,很快诱发日本房地产、金融、股市的巨大泡沫(泡沫形成时期是1986-1989年,正在广场协议之后),短期疯狂之后是资产泡沫(房地产、股市)的彻底崩溃,日本银行坏帐堆积如山,企业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急剧恶化,日经指数从最高接近五万点狂跌到接近一万点。自1990年起,日本经济就一蹶不振,从此陷入长达十多年的衰退泥潭。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凭借“供给学派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放松管制、削减税收,一路高歌猛进,1990年代更是迎来信息科技革命,将日本经济远远甩在后面。想当年(1980年代后期),日本GDP曾经超过美国的70%,尽管日元升值100%以上,今天日本的经济规模却只有美国的30%多。相对实力的转换,何等剧烈!怎能不令人触目惊心?
不仅如此,每当美国要“修理”日本时,无不继续拿日元汇率低估说话。只要美国高官威胁要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日元就应声升值,因为市场早已习惯美国的伎俩。日元长期升值预期就永远挥之不去。日本利率长期维持极低水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活动毫无帮助(尽管财政债券已达天文数字),经济学者称日本经济陷入罕见的“低利率流动性陷阱”而无法自拔,皆拜日元汇率长期升值之赐。
美国为什么要无休止地压迫日元升值?他们提出的表面理由不仅理论逻辑上不成立,而且被事实无情地驳斥。其他相关的次要理由也完全站不住脚。那么,我要问:美国借助汇率升值打压日本经济金融、削弱日元地位,难道不是美国最高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基本战略吗?
历史好像真的常常重演。今天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和做法与指责欧洲、打压日本的策略几乎完全相同。理由依然是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缓解国际经济不平衡,作法自然是贸易制裁。当年威胁日本是“超级301条款”,今天威胁中国是“27.5%”的惩罚性关税!
对于美国强压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美国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浮动,旨在全面控制中国金融货币体系,旨在遏制中国快速持续稳定之经济增长,旨在遏制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
美国国务院、顶级高官、主流媒体多次宣称:今日遏制中国崛起之主要战场只有两个,一是全球能源(主要是石油)战场,一是金融战场(先将你完全纳入美国主导的全球资金流动体系)。白纸黑字,清楚绝伦。美国不是不允许其他国家发展和增长,而是不允许其他国家凌驾于美国之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和增长必须纳入美元本位制体系,要受美国的掌控。
金融外交,国之大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最关键、亦是最困难的问题,就是要迅速稳定人民币汇率,消除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的预期。控制所谓流动性过度不是关键问题,因为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度是“假象”。实质经济并不存在流动性过度。股市、房价暴涨看似是流动性过度,背后原因却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不幸的是,尽管人民币已经走上缓慢升值之路,美国却不会善罢甘休。刚刚举行的首届中美战略经济高官会议,“焦点之焦点”竟然还是人民币汇率。12月20日美国财政部最新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重心还是压迫中国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
面对强大压力,中国政府要妥善应对,诚非易事。然而,我们无需听从美国人劝告,更不能屈服美国政府的压力。我们必须站在中国最高国家利益的角度,沉着应战,审慎决策。
其一,中国必须理直气壮地以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大量历史事实(数据),详尽剖析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各种似是而非的理由。
其二,中国必须迅速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基本原则,比如继续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到8人民币兑1美元或7.8人民币兑1美元的水平。目前所谓“小步快跑”的升值策略只会进一步强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加重中国经济潜在的危机因素。一旦升值预期改变,后果就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和金融危机。
其三,必须认识到,依照目前中国金融开放的程度和自身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段,中国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不仅是最佳选择,而且做得到。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不是我们要依赖美国,只不过将世界最主要储备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基准。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有利于中国货币稳定、贸易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国际结算、以及中国国内资金向海外投资。最大的风险是美元不稳定,然而这是最小的风险。因为美国不大可能重蹈1970年代的错误,肆意扩张货币,大搞通货膨胀,让美元动荡不宁,这对美国自身毫无益处。
其四,中国必须妥善管理外汇储备。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外汇储备多少,而是如何管理。过度依赖购买美国国债显然不合适。中国应该抓住时机,大量购买石油、贵金属(包括黄金)矿产、森林等资源,分散外汇储备资产的投资风险,同时适当增加欧元等货币资产为储备资产。庞大的外汇储备不仅是巨大的经济资源,而且是重要的金融外交工具。
其五,中国必须慎重把握金融开放的力度和节奏,尤其是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和节奏。重心是要抵挡国际“热钱”或投机资金的忽来忽去。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还非常不发达,监管能力非常落后,完全无法承受国际热钱的投机性冲击。最重要的是:中国完全不需要国际热钱炒作,需要的是真正兴建企业、解决就业、引进先进管理和技术、提升中国技术水平和积累人力资本的实质投资(外商直接投资)。
其六,中国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外交。首先要组织高水平的学者、严肃认真研究美国如何利用金融手段掌控全球经济,研究国际热钱或投机资本如何能够摧毁一国金融体系,研究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探索美元本位制下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技巧。其次,中国要培养和选派一流金融人才到国际金融组织(比如世界银行和IMF),代表中国利益,阐释中国观点,密切关注美国政策取向,与美国经济金融决策层官员交朋友。美国为监督中国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开放,专门设立金融特派员办事处,常驻北京,中国为什么没有相应的举措?
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两败俱伤编辑本段回目录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总是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如影随形。
在针对中国出口的各种反倾销、反补贴浪潮的推动之下,欧美等国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将"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又推上风口浪尖,更使中国面临两难抉择。在中国经济增长基础尚未稳固恢复的情况下贸然提高人民币汇率,必将给中国刚刚开始回暖的出口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延缓中国经济复苏步伐。但是,如果中国对于“人民币升值”的舆论不做任何回应,又可能给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贴上合理的标签。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制于收入增长放缓、财富水平下降等情况,美国个人消费进一步萎靡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经济增长亦因此缺少稳固支撑。在这样的条件下推动美国经济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发展新能源;其二是实施弱势美元政策。但是,尽管新能源革命具有极高的推动力,其研发、推广与应用所需周期很长,短期内难以立竿见影,因此无法作为美国应对当前危机、扩大就业、挽救市场的应急举措。相比之下,利用弱势美元政策不仅能勾销自己的债务,而且能够提升本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提振本国制造业,解决当前的就业危机和削减巨大的贸易赤字。因此,对美国而言,其施行的弱势美元政策反而有很强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由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美元对欧元等货币的持续贬值也就间接导致了人民币对欧元的不断贬值。加之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出口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持续上升,这无疑给欧美国家提供了重新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理由,以期通过本币贬值或者逼迫人民币升值来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贸易顺差或者减少贸易赤字,带动本国经济增长。
不过,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会两败俱伤,无论是对中国自身,还是对世界经济的复苏都是不利的。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状况。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刚刚回暖,仍然较为脆弱,如果西方发达国家本次忽略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的作用,迫使中国拉高人民币汇率,一旦中国经济陷入低谷,西方国家相关企业势必遭受重大损失。所以,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问题的做法既损人又不利己。
长久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再“老调重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需完善自身,提高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实力,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首先,扩大内需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虽然今年9月出口降幅有所收窄,但出口恢复仍很缓慢,且世界经济全面回暖后,出口能否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尚不明朗,多年来的出口拉动型增长难以为继,外需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因此内需才是今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
其次,出口退税制度急须调整。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目标,应主要放在调节产业结构上,通过对不同产业退税率的区别对待传达政策意图,与4万亿元扩大内需政策相配合,逐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再次,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要解决贸易摩擦,还需加强对国际经贸规则的研究,善于运用法律规则来解决贸易摩擦,维护国家和企业的权益。中国应注重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尽快建立中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手段规范国内企业,合法保护国内产业安全,并加强对贸易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提早制定应对措施。
此外,还应坚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减少汇率风险,并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美元走弱,更为我国提供了一个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我们应完善金融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以稳定的宏观环境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坚强后盾,与此同时,加快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为境外人民币业务提供必要的金融机构的支持,提供人民币回流的渠道,逐步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
关于汇率分析理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关于汇率分析有几大理论,或是分析方法,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3,利率平价理论。4,国际收支理论。
因为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汇率受通胀率影响比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真实比例贬值,所以在中国利率平价论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可能更贴切,也就是说两种不同货币存款的利差应等同于市场预期的汇率变动的百分比,就拿现在情况来说中国人民银行加息,而美联储降息,中美货币存款的利差就拉开了,若排除政府管控(链接: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属政府操控型。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在强制结售外汇制度,企业必须将超出外汇账户余额以上的外汇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第二层面是外汇指定银行必须将周转头寸以上的外汇再出售给中央银行。这样央行就成了外汇市场的出清者。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现实而言,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对人民币汇率有决定性影响。西方国家普遍要求中国实现汇率市场化。),在市场自动调节下(套利者逐利效应)就会推高人民币价格,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高了。
利率平价,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被广泛运用于外汇交易中。但在实践中,实际汇率变动与利率平价存在一定的偏离,它反映了交易成本、外汇管制以及各种风险因素。利率平价,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对外汇市场汇率形成机制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央行对外汇市场的调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人民币汇率改革 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5年7月21日晚,央行突然宣布,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升值2%,美元兑人民币1:8.11。在重重国际压力之下,人民币升值问题讨论曾持续数年,央行公告既在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人民币升值,使们迅速地看到,中国影响力波及全球。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最大一个谜团——人民币何时升值终获正解。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放弃挂钩美元,并参考一篮子货币,这一标志性事件注定将成为中国汇改里程碑。但是,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并非“升值”,而是要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以汇改为契机,中国监管部门推出连串举措,增加外汇市场主体,引进交易品种,增加交易方式,使外汇市场建设在几个月间“突飞猛进”。
一、汇率改革目标
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汇率改革原则
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三、汇率改革内容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影响行业走势 编辑本段回目录
人民币升值将通过两种途径对不同行业产生影响。
一是因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将在长期内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重新赋予行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二是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改变行业内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外汇折算差异影响其经营业绩。
概括而言,人民币升值将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或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是长期利好;而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其他则影响较小。
人民币升值主要受损行业编辑本段回目录
主要受损行业包括:对以出口型为主的行业而言,如纺织业、家电、建材、外贸企业、采掘业、石化业、有色金属业。
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将在长期内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重新赋予行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金属行业:
人民币升值首先造成国内金属产品价格下跌。而对于国内供应缺口较大的金属品种如铜、氧化铝、镍等,人民币升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小。
交通运输行业:
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币负债水平高的行业公司,以支付较少的人民币完成原先等额的外币债务支出,外币负债集中的交通行业较受影响。
IT行业:
人民币升值将对电子制造业、通信运营业、通信制造业和计算机软件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电力设备行业:
人民币升值对电力设备行业总体而言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煤炭行业:
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于煤炭主营业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削弱了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石化行业:
汇率的上升会降低国内需求,最终作用于经济的增长。这对石化的长期影响将更甚于短期内的价格换算波动。
医药行业:
没有汇兑损失以及依赖进口原料或设备而引发成本变化风险,升值对医药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币收入引起销售收入的记帐价值变化方面。
电力行业:
人民币升值对火电企业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部分大型燃油、燃气机组等因对外依存度高,升值意味着总体采购成本降低。
纺织行业: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
人民币升值百姓生活的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对个人而言,是多方面的,简单的说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的增强,对于人们出国旅游、留学、投资等都有好处。但对于持有外汇资产的个人来说,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他们的外汇资产贬值。所以如何处理手中的外汇以应对人民币升值,就成了一个极需面对的问题。
2010 news编辑本段回目录
周小川:人民币升值“噪音”不解决问题
据外电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墨西哥出席美洲开发银行会议间隙表示,过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噪音没有帮助,政策决定应建立在全面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数据和模型,同时还应考虑到双边利益。
周小川指出:“我们可以就需要什么样的全球政策协作来解决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但我们认为,过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噪音对此没有任何帮助。”
张五常:人民币升值对富人有利
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降低中美贸易顺差
在美国,持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影响美国制造企业及工人就业”的言论越来越高。不少美国人认为促使人民币升值是舒缓这一问题的“良方”。因为人民币升值将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
标签: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对策及分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