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元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亚元是类似于欧元的亚洲统一货币单位,与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强势货币之一的欧元不同,亚元至今仍处于构建阶段,尚未成为真正成型的实体货币。亚元的成型面临着比当初欧元成型更为复杂、困难的现实条件,然而随着亚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亚元正“向我们走来”。
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 Mundell)发表了自己对未来世界货币格局变化的看法。他预言:“未来10年,世界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
货币区(亚元区)。在全球性货币缺少的情况下,亚洲或者亚太地区建立一个统一货币是大势所趋。”他的这一论断为亚元区的建立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希望。然而,应该看到的是,尽管东南亚各国都有建立亚元区的良好愿望,但建立一个货币共同体是非常复杂和艰难的,亚元区的设想能否成为现实,取决于各个方面及诸多因素。
亚洲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差异巨大、各国利益交织复杂,使得亚洲一体化进程进展缓慢,亚元的启动也显得步履维艰,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加之各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与协调,亚元的启动进程在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进展。
“亚元”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共同使用单一货币的构想正渐渐浮出水面。负责对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支持业务的亚洲开发银行(ADB)最快将于三月对外公布亚洲共同货币“亚元(ACU)”。 “亚元”可以在韩、中、日以及东盟(ASEAN)十国等十三个国家内使用。
“亚元”不是可以当场使用的实物纸币或铜钱,而是一种根据亚洲十三个国家货币价值、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贸易规模等的加权值制定的虚拟货币。亚洲开发银行将核定亚元对美元及欧元的汇率,并通过网站对外公布。
亚元是实现亚洲共同货币的第一个阶段,首先可以用为各国制定汇率政策时的参考指标。在制定亚洲共同货币方面,韩中日等亚洲主要国家政府大部分持赞成意见。但是,目前就亚元能像欧元一样通用的具体计划达成了协定。如果亚元作为实际货币使用,全世界将分为美元、欧元和亚元等三极货币圈。“亚元”的诞生还意味著亚洲国家面对走向区域化的美洲经济区和欧洲经济区实现经济一体化。
“一直以来,中国和日本政府都努力想要使人民币和日圆成为代表亚洲的货币,但双方互不让步,使此事面临困境。结果,将亚元当作亚洲共同货币第一步的方案得到了有力支持。”
从欧洲国家开始讨论共同货币问题到欧元的诞生,经历了三十多年时间,但是,由于亚洲各国的交易增加速度比美国和欧洲更快,因此很多人预计,亚元的诞生可能会比预想更快实现。但是,也有不少障碍。因为美国担心在亚洲经济区内的影响力削弱,可能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进行牵制。财经部有关人士说:“旨在协调亚洲地区货币政策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的诞生也因美国的反对面临困难。美国并不希望世界金融市场出现美元、欧元和亚洲圈的三极化局面。”
“亚元”走过的历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7年,日本提出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设想,并承诺为这一基础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在同年的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基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东盟成员国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得到的直接教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最早提出了“亚元区”设想。
2000年5月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各国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签订了“清迈协议”,协商通过了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范围扩展到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金融合作条款。
2001 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欧元之父”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发表了自己对未来世界货币格局变化的看法:“世界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亚元区)。”2003年蒙代尔建议,设立由亚洲地区某一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争取在每个国家不放弃本币的情况下,能让一种叫做“亚元”的区域性货币在亚洲流通。这个建议获得许多亚洲国家的积极响应。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达成时间表规定,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将建成自贸区,2015年和东盟新成员,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建成自贸区,届时,中国与东盟的绝大多数产品将实行零关税,双方的贸易将实现自由化。该自由贸易区涵盖逾18亿人口,GDP总量近4万亿美元,面积约 1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最具经济潜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这无疑为亚元的启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3年蒙代尔建议,设立由亚洲地区某一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争取在每个国家不放弃本币的情况下,能让一种叫做“亚元”的区域性货币在亚洲流通。这个建议获得许多亚洲国家的积极响应。
2004年,在2000年“清迈协议”基础上,亚洲债券基金应运而生,亚洲债券市场协定得到强有力的推进。目前各成员国在“10+3”框架下先后签署了16项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365亿美元。
2006年初,亚洲开发银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室室长河合正弘向日本媒体透露,亚行正在设计“亚元”概念,估计2006年中期设计完毕并正式公布。
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设计规划里,“亚元”英文名称为“ACU”,其基本设计概念是一揽子货币方式,其中包括人民币、日元、韩元及东盟10国的货币。另外,是否应加入台币和港币仍在研究之中。计算方法采取各种货币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即根据各国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外贸进出口额等计算出其货币在一揽子货币中的比重。估计人民币、日元、韩元的比重会较高。新设计的“亚元”将和美元及欧元形成一定汇率,亚行计划从明年某个时期开始每天公布“亚元”兑美元或欧元的汇率牌价。
据称,“亚元”的设计主要参考了欧元诞生前后的经验,即欧盟当时公布的“欧洲货币单位”,这个单位同样采取了一揽子货币方式,该方式对后来平稳过渡到完全意义上的“欧元”起到了桥梁作用。但河合认为,亚洲当时的情况和当时的欧洲有所不同,亚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和经济差距较大,一体化进程较低,因此, “亚元”的正式诞生仍需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过渡期,即使2007年公布“亚元”概念,亚行短期内也不会要求各种货币和“亚元”挂钩。但是可以根据“亚元”调整金融和货币政策,使货币机制逐步向“亚元”靠拢,这样就为将来“亚元”的正式出台奠定了基础。当前对“亚元”的设计和试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亚洲开发银行的这一“亚元”规划因亚洲货币单位应包括哪些货币以及它们的权重如何分配等问题上存在政治和技术上的争论,该计划已被推迟。
2008年,“亚元”的成型历程再次出现转机,中国、日本、南韩,以及东盟等亚洲13国领袖2008年10月24日在北京达成协议,将于2009年6月前成立800亿美元的联合基金,以防止区域金融危机与捍卫本国货币,特别是针对出口萧条等引发的美元枯竭问题,确保成立外汇的共享渠道。其中,中、日、韩已同意提供80%资金,约640亿美元,其余160亿美元由东协会员国共同出资。这个举措,无疑意味着朝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方向迈前一大步。
2009年5月3日,中日韩及东盟10国财长在印尼巴厘岛联合宣布,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于2009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同日,中日韩三国财长敲定三方在筹建中的自我管理的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出资份额。其中,中国出资384亿美元,日本出资384亿美元,韩国出资192亿美元,分别占储备库总额的32%、32%和16%。另外,东盟占比20%。
“亚元”面临的现实困难编辑本段回目录
“亚元区”的设想最早是由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于1997年在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提出的。2003年,有“欧元之父”美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建议在亚洲地区设立由某一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亚元”在该区域流通。在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代理行政长官曾荫权再次提到了在亚洲实行“亚元”货币问题。然而,愿望不能代替现实,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亚元”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第一,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亚洲目前的情况和当时的欧洲有所不同,亚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已成为“亚元”区建立的关键性障碍。在这个区城内,既有世界经济强国、大国,也有以传统农耕作业为主的经济小国。国与国之间、甚至一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总体经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都有较大差距。在经济结构上,中国和东盟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经济中比重较高、出口产品相互替代、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较大等,从而在许多重要经济领域都是竞争关系。经济上大体的均衡发展是建立“亚元”的基础性条件,没有这个基础性条件,“亚元”就无从谈起。
第二,亚洲国家缺乏共同的政治意愿。由于历史、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的差异,亚洲国家之间普遍缺乏必要的凝聚力。与欧洲的情况相比,亚洲的国家不具备欧洲国家那种政治上的协同性,缺乏共同的政治意愿。一是对亚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亚洲各国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二是一些亚洲国家之间存在领土、领海等的主权争议,这种争议甚至有战争的风险。三是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差异很大。四是宗教信仰差异很大。“亚元”的创立实际上意味着加入“亚元”区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渡,如果亚洲选择了单一货币,意味着一种高度的政治整合,而这种整合程度在缺乏共同政治意愿的亚洲是很难被接受的。
第三,亚洲没有锚货币。亚洲现阶段难以解决建立货币联盟所遇到的“第N种货币问题”。成员国之间建立货币联盟的初衷就是通过最小的权利让渡代价,以获取最大的公平收益。所以在N种独立货币的经济主体之间,如果要建立货币联盟,就会遇到“第N种货币问题”。于是,究竟选择哪一种货币作为锚货币便成为“第N种货币问题”。亚洲与欧共体相比,在现阶段很难确定锚货币,区域内的两种主要货币——日元和人民币在现阶段都难以成为锚货币。亚洲能与德国的经济实力相比的只有日本,但日元并不是亚洲的德国马克,虽然日本学者提倡在东亚建立以日元为中心的汇率联动机制,就像德国马克在欧洲汇率联动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样。但是,日元并不像当年的德国马克那样,是强硬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货币。日元在外汇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3.5%,在官方外汇储备中占6.2%,在国际银行贷款中只占0.2%,在国际债券发行中占8.6%,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也仅占5%。区域内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壮大,人民币在东南亚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强势货币,但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刚刚起步,前景还不确定,严格的资本管制、薄弱的国内金融业以及人民币至今仍无自由兑换的时间表等,使得人民币短期内难以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锚货币。因此,东亚现阶段尚面临建立货币联盟前期所遇到的“第N种货币问题”。
上述影响“亚元”创立的障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难以克服的。因此,亚洲各国应该立足于当前,从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入手,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同时,在金融领域注重对风险的共同防范,建立相应的金融危机防范机制,寻求亚洲各国共同稳定发展。
“亚元”正向我们走来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5月3日,中日韩及东盟10国财长在印尼巴厘岛联合宣布,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于2009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
同日,中日韩三国财长敲定三方在筹建中的自我管理的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出资份额。其中,中国出资384亿美元,日本出资384亿美元,韩国出资192亿美元,分别占储备库总额的32%、32%和16%。另外,东盟占比20%。
建此储备库核心目的有二:一是解决区域内短期资金流动困难;二是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现在世界上唯一的区域统一货币是欧元,它是有特定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的。例如,欧盟各国有强烈的实现共同货币的意愿加上德国和法国的积极推动。另外,欧洲各国经济实力、货币政策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差距不大。再则,欧洲各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这作为共同货币的文化基础十分重要。
而上述因素恰恰是东亚各国所不具备的,“东亚各国目前合作意愿不强,政治互信也比较欠缺。
另外,实现区域共同货币需要经济领域合作到一定程度并且人员、资源能够自由流动,而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还未达到这样的程度。”
“东亚地区加强金融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亚元”实现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经济方面,实现单一货币需要各国拥有共同的经济目标,并且经济实力相当、经济指标以及货币制度相似,但目前东盟各国加上中、日、韩各国差异还很大。另外,东亚各国政治意愿不强。”
实现统一货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自由贸易区发展到关税同盟并最终实现共同贸易市场的产物。“而目前东亚地区经济贸易合作还未达到如此紧密的程度。”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统一的货币可以使亚洲经济避免因美元、欧元大幅波动而受到影响,并可以减少证券投资风险。如果由美元、欧元、亚元共同构成国际货币体系,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wangxi1640 li>
- zhang72546 li>
- 宋凌峰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同义词: ACU,亚洲共同货币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