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土豆效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什么是土豆效应编辑本段回目录

  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无论经济处于什么状态,人总得吃饭,有钱吃好的、贵的,缺钱可以吃差些、便宜些的食品。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用于食品消费的钱会压缩,但食品总消费量不可能减少。土豆在食品中属于抵挡、便宜的食品,当人们收入减少后,就会去购买价格便宜的土豆,进而在整体上导致对土豆需求的旺盛,从而推进土豆价格的上涨。

  这里也可以把“土豆”看作广义的便宜低端食品的代名词。即经济危机时,低端便宜食品的需求上升,价格也上涨。“土豆效应”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得到验证.

“土豆效应”正在发酵[2]编辑本段回目录

  当大萧条来临时,人们首先削减的,是奢侈品和高档产品的需求;而廉价且能填饱肚子的土豆的需求,反倒上涨。这就是危机所带来的机会。

  经济危机越严重,“土豆效应”越明显。

  在英国,不少中高收入家庭资产大幅缩水,他们的股票跌得伤筋断骨,他们的股票期权化为泡影,他们没有了奖金分红,他们甚至会主动降低自己的基本工资,以免老板破产公司倒闭、使他们加入到失业大军中去。

  2008年,沃尔玛宣称其10月份零售增长占到全美除汽车和餐饮业外零售增长的一半,正是“土豆效应”在发挥作用。

  除了经济型酒店意外走强的出租率印证了“土豆效应”外,一些大众化的平价小餐饮也意外受到市场的热捧,再次论证了“土豆效应”的存在。

  在英国,不少中高收入家庭资产大幅缩水,即使外出用餐,都尽量避免到高级餐厅消费。如今高级餐厅生意大不如前,麦当劳反倒人丁兴旺。对此,英国麦当劳快餐店发言人表示:“汉堡包繁荣的时代重新来临了。”在美国,据万事达卡统计,2008年10月全美高端消费品(指1000美元以上商品)销售出现明显萎缩,奢侈品销量更下滑20.1%,几乎任何一种商品,只要售价超过1000美元,全都面临巨大销售压力。

  在国际经济危机面前,民生成为第一要义,相对高端产品来说,中低端产品却大行其道,不仅没有受到影响,部分产品还出现了销售上升趋势。今年临近春节,北京等地大众时装的热卖、改衣店走俏、杭州等地重新开设并广受欢迎的“年货市场”,都是“土豆现象”的例证。

  专家同时认为,在国际经济危机的特殊时期,“土豆现象”并不代表高端产品在国内的需求将大幅降低。“因为中国的需求不同于发达国家,如汽车住房等,中国面临的是‘从无到有’,是较刚性的需求。”

  于是,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账单。下馆子也变成一种奢侈,即使光顾,也不去高级餐厅。对此,英国“麦当劳”快餐店发言人喜形于色地说:“汉堡包繁荣的时代重临了。”

  廉价消费品成了最大赢家。

  一些廉价超市,如来自德国的Aldi和Lidl两家连锁超市、英国本土的Costcutter等,都是削减消费支出情况下的赢家。

  Aldi的平均售价,比大型连锁超市如Tesco等便宜1/4 ,该店每日从大型超市手上抢走约100万英镑的生意。Aldi预计今年营业额,高达15亿英镑,比去年上升近2成,并准备在未来5年,投资10亿英镑开设新分店。

  不少行业受惠于金融海啸。油价高企令自行车销量大增,银行收紧信贷当铺成为人们“融资”的好去处,典当商H&T在上半年的盈利,大增4成至460万英镑。

在“土豆效应”中寻找发财的机会[2]编辑本段回目录

  当你了解了什么是“土豆效应”,就应当依此调整你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策略。比如,远离奢侈品投资,进入生活必须品领域投资。

  什么是奢侈品?全世界公认的定义为:非生活必需品。请注意,尽管绝大多数的奢侈品都价格奇昂,可它的逆定义,即价格奇昂的商品便是奢侈品的定义,并不成立。

  “土豆效应”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己初现端倪。

  2008年度资本市场,在上游资源价格高企,经济增长预期下降的背景下,周期性行业成为投资者纷纷抛售的对象。而医药、食品饮料及白酒等消费类行业,被认为是高通胀、低增长环境下的防御性行业,享受着远高于市场的估值水平。

  但随着金融海啸的来临,这一切己经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土豆”们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投资者开始担心,收入增速下降和财富效应影响,会使可选或耐用消费品(高档白酒、奢侈品消费、汽车、消费电子、百货、家电连锁、酒店旅游等)的销售出现下滑。

  作为“国酒”的贵州茅台(600519),己不再是基金的避风港。短短1个月内,股价就下跌了40%,跌幅远大于大盘。有私募基金经理担心,2009年政府必将严控开支,“茅台”的销量恐大幅下滑。

  “国酒”遭冷落,“土豆”们受到追捧。中金公司刚刚发表的分析报告认为,在通胀回落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环境下,应超配电信服务、食品饮料、医药、零售等必需消费品。

  可哪些产业属于必须消费品?

  标准普尔公司(S&P)首席经济学家怀斯指出,在经济衰退时期,处方药与医疗器具的销售量,比其它非必需品更好。其中,将廉价医药产品卖给医院的医药企业,更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即使经济不景气,大家还是要吃饭填饱肚子,所以粮食、肉类企业依旧能稳定成长;而当消费者为节约开支,经常在家里用餐时,也会推升大卖场的业绩。此外,啤酒与香烟虽然不是不可或缺的民生必需品,但在经济不景气时期,香烟与烈酒的需求反而强劲,啤酒业的表现也会相当不错。

  2009年,为了增加投资的安全性,明智的投资者应超配必需消费品股票,可增加防御型投资标的。

“中国制造”是一个超级大土豆[2]编辑本段回目录

  最近,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提出,中国产品将受益于“土豆现象”:“危机越大,‘土豆现象’越明显。日本泡沫破了之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大幅增长;美国IT泡沫破了之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又涨了。现在,沃尔玛、麦当劳的销售大涨,这就是‘土豆效应’在起作用。”

  2008年开年以来,以“物美价廉”为最大特点的“中国制造”,便己经遭遇了五十多年来最严寒的冬天。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都使得“中国制造”生死攸关的价格优势迅速丧失。

  金融危机的爆发,外贸定单的急剧萎缩,使得大批的外资在华企业逃离中国,逃离珠三角、长三角,再加上全球一波又一波的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诉讼官司,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诉讼的头号目标,以致我们不得不问:2009年,还有多少“中国制造”能活着?

  可我们也不必把这件事看得太严重。因为尽管“中国制造”遭遇了严寒的冬天。尽管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都在威胁并恶化着“中国制造”的生态环境……但是,强大的“中国制造”的魅力仍然不可抗拒。

  • 先读一段美国一家大报《今日美国报》上,美国人自己写的:一个美国人一天的生活——
    • 清晨六时,闹钟鈴响,闹钟底部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美国1/3以上的各类型的进口闹钟,几乎都來自中国內地。六点十分,上洗手间,有塑胶遮簾;量体重,有「健康牌」磅秤;做头发,有卷发器及吹风机,都是“中国制造”。
    • 七时,走进廚房,咖啡壶和茶壶可能來自中国,每个陶瓷餐盘都可能是“中国制造”。美国市场上的陶瓷餐盘“中国制造”占到了70~80%。七时三十分,着裝,美国17%的进口成衣來自中国內地。
    • 八时,上班路上,许多人要使用手机。美国27%的进口手机來自中国內地。
    • 九时,进办公室,台灯中有五成可能是 “中国制造”。中国的掌中型电脑万用手冊、记事本及电话薄、塑料相框、木制书框、拆订书针的小文具,防止跳电的裝置等等等等,“中国制造”无处不在。
    • 熄灯前:床头灯和台灯一样,有五成可能來自中国。47%的吊灯來自中国。睡前,自然还得先调好那只“中国制造”的闹钟……。

  读了这段有趣的新闻,你能不笑问:谁能抗拒“中国制造”的魅力?

  再说,金融风暴也好,经济危机也罢,影响最大的是虚拟经济和奢侈品消费、高档消费品市场,而这两处却偏偏没有“中国制造”的什么事儿。而吃喝拉撒睡什么时候都得照常,日常生活还是离不开“中国制造”。看来,“中国制造”就是多米诺骨牌中那张推不倒的牌。也许,“中国制造”恰恰会在全球金融海啸中成就春秋霸业。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1. 邹东涛.经济危机中的悖律:土豆、律师、口红和BYT
  2. 2.0 2.1 2.2 金融海啸卷来发财机会《上海经济》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土豆效应”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土豆效应 Aldi S& P Tesco 《今日美国报》 万事达卡 中国人民银行 中金公司 产品 人民币 价格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