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丘成桐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丘成桐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 Yau,1949年4月4日-),原籍广东省梅州蕉岭县,客家人,生於汕头,长於香港。著名数学家,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得主之一。

丘成桐1949年4月4日生于广东汕头,兄弟姐妹八人,後全家移居香港。14岁时在大学教授哲学的父亲过世,由母亲独力抚养成人。中学时就读香港培正中学,1966年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大学三年级时,获Stephen Salaff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师从陈省身。1971年获得博士学位後,在高等数学研究所作了一年博士後研究,然後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当了两年助理教授。1974年,成为斯坦福大学副教授。1979年以教授身份回到高等数学研究所。1984年至1987年曾任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1987年,任教於哈佛大学,现任该校William Casper Graustein讲席教授,浙江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所所长。和太太育有两子,其子丘正熙曾夺美国英特尔高中天才科学奖第六十届决赛奖。1997年获得国立交通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2005年获国立台湾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
  丘成桐将获得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沃尔夫数学奖。沃尔夫奖表彰他在几何分析领域的贡献,在几何和物理的多个领域都产生的“深刻而引人注目的影响”。 2010年沃尔夫奖颁奖典礼定于5月13日在耶路撒冷举行,届时丘成桐将与美国数学家丹尼斯.沙利文分享这笔10万美元的奖金。至此,丘成桐已经囊括数学界两大最高奖项。早在1982年,他就获得40岁以下数学家最高奖——国际数学 联盟菲尔兹奖,而沃尔夫数学奖则被视为终身成就的象征。
  丘成桐已经囊括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莱福特奖这三个世界顶 级大奖,历史上仅有两位数学家囊括这三大奖项,另一位是比利时数学家德利涅。丘成桐得奖还为沃尔夫奖创造了另一佳话:他是继自己的导师陈省身之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传奇人生编辑本段回目录

       数学是奇妙的,也是生涩的。即使是立志在数学领域建功立业的年轻学生,能坚持到最后并出成果的,也是寥若晨星,丘成桐正可谓这样一颗“晨星”。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偌大的教室中,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最后竟然只剩下教授一人面对讲台下唯一的学生悉心教诲。这唯一的学生,就是丘成桐。到伯克利分校学习一年后,丘成桐便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文中巧妙地解决了当时十分著名的“沃尔夫猜测”。他对这个问题的巧妙解决,使当时的世界数学界意识到一个数学新星的出现。
  丘成桐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应邀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的一年中,他结识了许多年轻的世界一流数学家,完成了两篇论文。1972年秋,年仅23岁的丘成桐应邀来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担任副教授,又完成了几篇论文。在1973年美国数学会举行的微分几何大会上,丘成桐做了三个学术报告,以卓越的能力和杰出的贡献,向数学界显示了自己在微分几何领域的领先水平。这一年是丘成桐数学事业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题为《完备黎曼流形上调和函数》的著名论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篇文章是他数学生涯的转折点。实际上,该文奠定了他应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巧。
  丘成桐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工作是对“卡拉比猜想”的证明。他是在1976年底用强有力的偏微分方程估计解决了这一问题的。在解决“卡拉比猜想”的同时,他还证明了负定第一陈类的紧克勒流形上克勒-爱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
  1976年,丘成桐被提升为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1978年,他应邀在芬兰举行的世界数学大会上做题为《微分几何中偏微分方程作用》的学术报告。这一报告代表了八十年代前后微分几何的研究方向、方法及其主流,这之后,他又解决了"正质量猜测"等一系列数学领域难题。
  丘成桐的研究工作深刻又广泛,涉及微分几何的各个方面,成果累累。1989年,美国数学会在洛杉矶举行微分几何大会,丘成桐作为世界微分几何的新一代领导人出任大会主席。

锲而不舍的精神编辑本段回目录

  命运是公平的,奖章、荣誉,授予了那个在教室中坚持到最后的人。这,并没有让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继续进行着大量繁杂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成就。
  坚韧、坚持、锲而不舍,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当然,也不是每个有着这样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样的成就的。数学需要勤奋,更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数学家尼伦伯格所说,丘成桐“不仅具备几何学家的直观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数学家郑绍远先生回忆说,对于许多艰深的数学问题,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虽然仍未解决,他还是没有轻易放弃思考。
  丘成桐对中国的数学事业一直非常关心。从1984年起,他先后招收了十几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研究生,要为中国培养微分几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是,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领会数学的精辟之处。他的学生田刚,也于1996年获得了维布伦奖,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
  数学是奇妙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谛。对于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家来说,这种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义,也是人生的乐趣。
  丘先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你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欢他的数学,他证明了许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如果学数学,读到研究生的话你就会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无疑问是数学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是在超弦理论中应用之广不可思议,我想当年丘教授自己都没有想到。
  他个性坚强,永不服输,永不言弃,著述等身,得奖无数。这些也带给他许许多多的误解。因为少年得志,20几岁就功成名就,有人说他目中无人、傲慢至极。当然,有这样的成就也让他有傲慢的资本。我把他跟陈省身一比。陈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处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当,数学和为人是他衡量你的标准,他看你的话,你数学不好,他不愿意跟你多谈,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愿意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语,什么人他都可以很平和地相处,但是这微笑中就蕴含着尊敬或者是不屑,你自己可以感觉出来。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伟大的数学家,他们都尊重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数学家。我想这是他们真正可贵的地方。
  30年来,丘先生不仅时刻把握着数学与物理跳动的脉搏,引导着世界数学发展的潮流,还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关心和帮助着中国数学的进步。他培养了众多的华人数学家。他的学生和博士后在国外各个重要的大学里都有。

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荣誉
2010年,以色列沃尔夫数学奖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
1991年,德国 Humboldt 基金会研究奖
1985年,麦克阿瑟奖
1984年,《科学文摘》评选的美国10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1983年,国际数学家大会菲尔兹奖
1981年,美国科学院 Carty 奖
1981年,美国数学会韦布伦奖
1980年,John Simon Guggenheim 奖
1979年,美国加州年度杰出科学家
1975-1976年,斯隆研究奖
院士

2005年,意大利 Lincei 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5年7月,中国国务院华人事务办公室顾问组的海外专家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3年,美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
1990-1992年,美国数学理事会成员
1989年,美国伯克利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
1989年,美国科学院数学科学委员会成员
1985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员
1985年,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成员
198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83年,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1982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0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
1971年,美国数学会会员 
荣誉博士

2009年5月18日,美国 Lehigh 大学
2005年5月22日,美国纽约Polytechnic 大学
2004年11月,中国香港科技大学
2004年7月,中国台湾中央大学
2003年5月,浙江大学
2002年,中国澳门大学
2000年,台湾清华大学
1997年,台湾交通大学
1981年,中国香港中文大学
名誉教授

2009年-,湖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2009年-,西北大学名誉教授
2009年-,中北大学名誉教授
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2002年-,浙江大学名誉教授
199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
1998年-,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1993年-,南开大学名誉教授
1987年-,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1987年-,杭州大学名誉教授
1983年-,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1983年-,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 
受邀讲座

2007年,杰出系列讲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2005年,华罗庚数学讲座,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05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加拿大多伦多Fields 数学研究所
2005年,Andrewesky 讲座,德国格丁根
2004年9-12月,Eilenberg 讲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
2004年5月,Bloomberg 讲座,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大学
2003年,杰出学者讲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
2003年,Andre Aisenstadt Chair 系列讲座,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数学系
1999年,Hans Rademacher 讲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系
1999年,Stefan Bergman 讲座,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系
1998年,邵逸夫杰出学者讲座,中国香港中文大学
1997年,Rufus Bowen 讲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
1988年,美国数学会研讨会
1983年,James K. Whittemore 讲座,美国耶鲁大学数学系
1982年,Alexander Ziwet 讲座,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系
1982年,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特邀讲座,瑞士苏黎士
1981年,第33届英国数学研讨会,伦敦数学会
1979年,Milton Brockett Porter 讲座,美国莱斯大学数学系
197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芬兰赫尔辛基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丘成桐”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Favorites  Baidu  QQ  Google  Del.icio.us  Sina ViVi  Yahoo  365Key  Yesky  Hexun  Fanfou  digg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