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发展历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的概念的认识不断地拓展,质量管理的手段、方法和理论得到了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机器大生产的拉动下,质量管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质量概念的发展
对质量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符合性质量
早期的质量概念就是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达到产品的技术标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是从生产者的立场出发,静态地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另一方面——顾客的需要。
2.适用性质量
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首先提出了适用性质量概念。他将质量定义为:“质量是一种适用性”。适用性质量概念的判断依据是顾客的要求。这一表述跳出了生产者的框框,具有动态意识。
3.全面质量
20世纪60年代后,费根堡姆、克劳士比等一批著名专家提出了“全面质量”的概念。所谓全面质量,不仅指最终的产品,同时包括与产品相关的一切过程的质量,涵盖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具体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质量、系统质量等。
在吸收不同阶段质量概念科学内核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的发展,近来对质量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
——顾客满意:顾客是质量的鉴定人。从全面质量的角度考虑,公司所有的战略都是“顾客驱动”,企业必须致力于创造满意的顾客。
——适度质量:企业和顾客应该改变以往对质量尽可能完美的要求,而转向追求适度质量,关注产品质量的经济性问题。过高的质量水平将人为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过低则达不到顾客满意。
——质量的时间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消费者的价值观、需求也必将随之而变。在当前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若干时间段后可能被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
(一)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人类历史长河里,人们对质量的感知首先来源于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直至手工业时期,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这个阶段一般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阶段。
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产生了“工厂”,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
(二)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是在20世纪的事情。进入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其间,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一支专职检查队伍,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检查部门,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了。
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很难补救。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尝试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使质量检验既经济又准确,并成功地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新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就是1931年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统计质量管理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满足战争开始以后军工生产急剧发展的需要,美国军政部门随即组织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41-1942年间先后制订并公布了Z1.1《质量管理指南》、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强制生产武器弹药的厂商推行,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但是,统计质量管理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它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五十年代以后,以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为代表的大型、精密、复杂的产品出现,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 伴随着六十年代“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质量管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他在1961年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出突出贡献的还有美国人戴明和朱兰,以及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一批日本质量管理学家。这一时期,诞生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如:准时化生产、看板生产、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等。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并被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持久竞争能力的质量管理战略。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美国,而真正的成功是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极大发展。日本企业的成功,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在各国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本国生产的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在质量上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准则,这又将质量管理推向国际标准化阶段。
4、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自1958年美国军方制定了MIL-Q-8958A等系列军用质量管理标准之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向后推出了一些质量管理标准。为了解决各个国家、地区质量管理标准不同给经贸往来带来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建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订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1987年正式发布ISO900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之后经过1994和2000年两次大幅度的改版,目前,以“八大原则”为主线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三方质量认证普遍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质量管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近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的丛林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理论、方法,除了上面提及的之外,目前被全世界广泛认可并推广应用的有:
1)1980年代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的“零缺陷”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2)1990年代在摩托罗拉公司率先推行并在通用电气获得巨大成功的6西格玛管理。6西格玛管理强调将度量和改进应用于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全过程;
3)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和生产周期方面,结合信息技术而提出并实践的企业流程再造(BPR)、并行工程(CE)等管理方法。
一、质量概念的发展
对质量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符合性质量
早期的质量概念就是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达到产品的技术标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是从生产者的立场出发,静态地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另一方面——顾客的需要。
2.适用性质量
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首先提出了适用性质量概念。他将质量定义为:“质量是一种适用性”。适用性质量概念的判断依据是顾客的要求。这一表述跳出了生产者的框框,具有动态意识。
3.全面质量
20世纪60年代后,费根堡姆、克劳士比等一批著名专家提出了“全面质量”的概念。所谓全面质量,不仅指最终的产品,同时包括与产品相关的一切过程的质量,涵盖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具体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质量、系统质量等。
在吸收不同阶段质量概念科学内核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的发展,近来对质量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
——顾客满意:顾客是质量的鉴定人。从全面质量的角度考虑,公司所有的战略都是“顾客驱动”,企业必须致力于创造满意的顾客。
——适度质量:企业和顾客应该改变以往对质量尽可能完美的要求,而转向追求适度质量,关注产品质量的经济性问题。过高的质量水平将人为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过低则达不到顾客满意。
——质量的时间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消费者的价值观、需求也必将随之而变。在当前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若干时间段后可能被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
(一)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人类历史长河里,人们对质量的感知首先来源于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直至手工业时期,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这个阶段一般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阶段。
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产生了“工厂”,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
(二)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是在20世纪的事情。进入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其间,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一支专职检查队伍,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检查部门,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了。
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很难补救。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尝试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使质量检验既经济又准确,并成功地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新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就是1931年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统计质量管理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满足战争开始以后军工生产急剧发展的需要,美国军政部门随即组织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41-1942年间先后制订并公布了Z1.1《质量管理指南》、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强制生产武器弹药的厂商推行,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但是,统计质量管理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它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五十年代以后,以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为代表的大型、精密、复杂的产品出现,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 伴随着六十年代“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质量管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他在1961年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出突出贡献的还有美国人戴明和朱兰,以及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一批日本质量管理学家。这一时期,诞生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如:准时化生产、看板生产、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等。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并被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持久竞争能力的质量管理战略。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美国,而真正的成功是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极大发展。日本企业的成功,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在各国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本国生产的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在质量上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准则,这又将质量管理推向国际标准化阶段。
4、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自1958年美国军方制定了MIL-Q-8958A等系列军用质量管理标准之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向后推出了一些质量管理标准。为了解决各个国家、地区质量管理标准不同给经贸往来带来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建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订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1987年正式发布ISO900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之后经过1994和2000年两次大幅度的改版,目前,以“八大原则”为主线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三方质量认证普遍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质量管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近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的丛林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理论、方法,除了上面提及的之外,目前被全世界广泛认可并推广应用的有:
1)1980年代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的“零缺陷”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2)1990年代在摩托罗拉公司率先推行并在通用电气获得巨大成功的6西格玛管理。6西格玛管理强调将度量和改进应用于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全过程;
3)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和生产周期方面,结合信息技术而提出并实践的企业流程再造(BPR)、并行工程(CE)等管理方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6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