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简要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0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开学典礼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2010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开学典礼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是由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联合资助的项目,是指在暑假期间,委托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面向全国招收在学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聘请海内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科讲授若干门基础课程,同时开设选修课程和前沿学术报告,介绍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一般为期1个月,学习结束,考试合格者各培养单位给予认定学分。

  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对于充分开发和利用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科学后备人才,促进研究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培养单位之间相互承认学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十余年的办学经验表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可行的,办学效益明显,暑期学校已逐渐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品牌项目。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4年,由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倡导,在北京大学举办了首期“数学研究生暑期教学中心”,聘请国内外的知名数学家为中国研究生开设基础课程和前沿讲座。“数学研究生暑期教学中心”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和支持,于1984-1994年,在不同的高校连续举办“数学研究生暑期教学中心”,成为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前身。

  1994年,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作,将“数学研究生暑期教学中心”更名为“数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决定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共同主办。1995年,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武汉大学共同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数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自此,“暑期学校”这一名称延续至今。

  1997年,原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签订了《关于在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共同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协议书》,肯定了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办学模式,决定加强合作,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共同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协议书》将暑期学校的办学扩展到数学以外的有关基础学科,对我国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2003年起,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项目被列入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成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暑期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学科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2005年,首次安排举办了教育学、新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暑期学校项目品牌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我国引进国外智力、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截至到2006年,共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64届,参加暑期学校学习的研究生1万余人次;授课教师总数1500余人次,其中境外教师400余人次;在暑期学校开设的课程或讲座共计1500余门次。

办学效果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得到了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承办单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广大教师和研究生的支持和响应,确实起到了加强基础、促进交流、开拓视野、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际效果。

  首先,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暑期学校充分利用某一学科领域的优质教学资源,打破了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界限,为全国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是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师资阵容强大,任课教师都是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他们谦逊的学者风度、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宽宏的国际视野、无私的奉献精神无不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但使学员们增长了知识,而且还领略了优秀科学家超前的思维方式以及做学问的精神和方法。

  第三,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主题明确,课程设置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各承办单位充分发挥本单位的学科优势,教学不仅局限于具体的知识层面,更注重引导学员以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开展研究,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暑期学校各种学术思想、流派汇集交融,既有基础研究的理论梳理,又有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成果,拓宽了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和学术视野,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也举办了内容、形式相近的研究生暑期课程学习活动,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开设的研究生精品课程等;许多学校借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校内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国内外基础学科后备人才情况分析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办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在1200余份收回的问卷中,97%的学员认为参加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有很大或较大收益,95%的学员表示今后愿意再次参加暑期学校。由复旦大学承办的2006年新闻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所做的学员意见调查中,一些学员用“久旱逢甘霖!”、“凤凰涅磐!”、“暑期胜过一学期!”、“这是政府重视学术的表现!”、“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模式!”、“对正规学位教育的有效补充!”等评价来表明他们的感受。由厦门大学承办的2006年计量经济学和金融计量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还吸引了在国外就读的博士生报名参加。

发展思路 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6年8月,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联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工作会议,对20余年来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包括其前身“数学研究生暑期教学中心”)的工作进行总结。自1995年以来承办过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单位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交流了承办经验。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道本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是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建议从“十一五”开始,扩大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数量和学科面、受益面。

  会议期间,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签订了“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共同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协议书”,决定继续加强合作,在“十一五”期间扩大并办好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2007年,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增加到22个,学科领域除已有的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外,还新增了工程技术领域。

  为支持西部地区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各承办单位都有招收西部地区研究生的政策倾斜措施。同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每年专门委托2-3个西部地区高校承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另外,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也以立项方式资助西部地区高校和管理部门举办区域合作的研究生暑期学校。2007年专项资助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学位办联合举办“2007年云贵川重庆三省一市研究生暑期学校”,专项资助了陕西省学位办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2007年西北地区研究生精品课程大讲堂”。

  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鼓励各承办单位积极探索国际化和多样化的暑期学校办学模式,不仅要注意聘请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还要注意吸引、招收海外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促进国内外研究生之间的交流;要求各承办单位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形成不同的办学特色和风格。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