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cyclical fluctuations of capitalist reproduction)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具体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是一种周期重演的经济现象。从一次经济危机开始到另一次经济危机开始,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循着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样几个阶段周而复始地不断运动,叫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个基本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但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危机之中。只有当各种矛盾积累到十分尖锐的程度,才会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只是现存矛盾暂时的强制的解决,危机过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原有的矛盾又会激化起来,必然导致下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从危机到危机的周期性特点。F.恩格斯说:“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5页)。
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 编辑本段回目录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危机——又称恐慌,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基本阶段。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的生产过剩。其突出表现是:商品滞销、市场萎缩,信用关系破坏,股票价格猛跌;企业大批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劳动群众困苦不堪,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入一片混乱状态。其中,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危机阶段的主要标志。资产阶级学者把危机称为“经济衰退”,在于抹煞经济危机的实质,掩盖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造成相对生产过剩的不可避免性。危机既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危机的作用就在于以猛烈的破坏形式强制社会再生产比例达到暂时的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进行。当危机持续一段时间以后,生产下降达到“谷底”,商品生产同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矛盾缓和下来,危机阶段便转入萧条阶段。
萧条——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停滞阶段。
其显著特点是:危机的震荡已经过去,生产不再继续下降,企业停止倒闭;但社会经济还没有从危机的袭击中苏醒过来,生产疲软,商业不振,游资充斥,信用呆滞,失业人数依然大量存在,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一片萧条景象。资本家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除了继续拍卖或销毁过剩商品以外,还力图从降低成本中寻求出路,以获取超额利润。他们一方面压低工人的工资,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另一方面则设法改进技术,更新固定资本,这样就为过渡到复苏阶段准备了条件。而当社会生产开始回升时,萧条阶段便转入复苏阶段。
复苏——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经济恢复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固定资本更新,引起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需求的扩大,带动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复苏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生产逐渐回升,就业人数逐渐增多,社会购买力开始提高,市场容量开始扩大,资本周转加快,企业利润增长,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渐趋活跃,使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到危机前的水平。这样就为过渡到高涨阶段准备了条件。而当社会生产达到危机前的最高点时,复苏阶段便转入高涨阶段。
高涨——又称繁荣,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新的危机的准备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迅速扩大,就业人数增加,市场容量扩展,利润急剧增长,商业异常活跃,信用过度膨胀,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把这些现象通常叫做“景气”。实际上,这种“景气的现象,不过是新危机到来的预兆。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而迅速扩大,很快地又超过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同时,商业投机造成市场的虚假需求掩盖着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真实情况,信用膨胀造成的虚假繁荣也掩盖着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只要某些重要部门的商品流通发生梗塞,就会成为新经济危机突然爆发的导火线。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描绘这个过程:“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商业、信用和投机事业的真正障碍赛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拚命的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同前,第3卷,第316页)。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的。每个阶段都从前一个阶段中孕育而来,又都为后一个阶段准备了条件。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不经过危机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它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基础。萧条阶段实质上是危机的延长,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不过是新的危机的准备阶段。
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 编辑本段回目录
资本主义再生产能够从危机到高涨、再从高涨到危机的周期性循环,是有其赖以运转的物质条件的。这个物质条件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周转的周期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过程,周转一次的时间包括流动资本周转很多次。K.马克思说: “这种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资本被它的固定组成部分束缚在这种周期之内),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 207页)。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
①为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条件。因为在危机过后,当过剩的商品消散时,资本家要在社会购买力还很低的情况下获取利润,并要对付竞争对手,就必须提前更新陈旧设备或进行新的投资,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由于社会上存在大量游资,利率很低,取得投资贷款也较方便。所以,每次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便摆脱了危机,走出萧条,逐渐过渡到复苏和高涨阶段。
②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由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带来的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张,不仅使社会产品迅速增加,并且导致失业人口剧增,社会生产是在加强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迅速扩大的,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尖锐,这就不可避免地爆发新的危机。
但是,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仅仅是造成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条件,而并非根本原因。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制度,则固定资本更新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可以用来增加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应地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就不会导致经济危机。
再生产周期性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历史。早在18世纪末,英国就曾在个别工业部门中发生过局部的生产过剩危机。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未建立起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危机的出现还是局部的,危机的交替是无规则的。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建立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便日益展开并趋于尖锐化,固定资本的更新就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物质基础,这时,经济危机才成为周期性的有规律地发生的必然现象。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普遍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其后,1836年英国又发生了经济危机,并波及到美国。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密切,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很快波及其他国家,形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危机的周期具有同期性。1847~1848 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曾相继周期地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典型地表现为每隔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00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现代垄断组织史上的转折点。接着,1907年又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又经历了1920~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后来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临近所打断)。在这个阶段,由于垄断资本的统治,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加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由十年左右缩短为七八年左右,而且危机阶段的破坏性也越来越严重。其中,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以往历次危机中最深刻、最严重的一次。这次危机持续四年之久,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46%,危机过后转入特种萧条,没有出现新的高涨就爆发了下一次经济危机。
战后再生产周期的主要特点 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干预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加强,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运动发生某些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再生产周期缩短 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为10年或 8年左右。战后时期,把同期性危机和非同期性危机都计算在内,美国从1948~1980年发生过七次危机,经历六个周期,平均每个周期为 5年零4个月,日本为4年零10个月,英国为4年零8个月,法国为7年,西德为5年零7个月,意大利为5年零4个月,经济周期明显地比战前缩短了(见经济危机)。周期缩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加强干预经济,使每次危机的生产过剩与市场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得不到充分展开而被不断地积累起来,造成危机频繁爆发。同时,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堆动,使固定资本更新的年限大为缩短,这也为再生产周期的缩短提供了物质基础。
周期各阶段变形 编辑本段回目录
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的界限并不明显。在战前,特别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的界限比较明显。到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在危机和萧条阶段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在复苏和高涨阶段采取紧缩政策,使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的依次更替不象过去那样明显。周期形态表现为: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猛烈,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清,经济回升乏力,高涨阶段经济增长缓慢。战后周期变形,并未改变组成周期四个阶段的基础,这不过是资本主义矛盾深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生产过剩危机与通货膨胀交织并发 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F.恩格斯 K.马克思 企业利润 信用政策 劳动生产率 商业信用 固定资本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 工资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