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银行信用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银行信用(bank credit)

银行信用的定义 编辑本段回目录

  银行信用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存款等方式筹集货币资金,以贷款方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的特点及作用 编辑本段回目录

  ①银行信用是货币信用,打破了商业信用实物形态的局限性;

  ②银行信用是大规模的信用,可以把各方面闲置资金、未投入使用的积累资金及小额货币收入集中成巨额可用资金。

  银行信用由于其货币形式和巨额规模,可适应任何方式和规模资金要求,因而,银行服务可面向全社会。

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 编辑本段回目录

  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有:

  ①自有资金,西方商业银行自有资金一般由股金、盈余积累构成,中国专业银行自有资金则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和盈余积累所构成;

  ②存款,从存款期限和用途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专项存款等,从存款主体可划分为企业存款、政府存款和个人存款;

  ③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最初,一般商业银行都可以发行,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其发行权由中央银行垄断。

  商业银行虽失去发行权,但由于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足,可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此外,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增多,商业银行依靠吸收存款,创造支票存款,即可基本解决资金运用问题在中国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下,人民币的发行即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自身的信贷资金来源,在其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人民币发行中大部分用于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

  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

  ①贷款;

  ②金银外汇占款;

  ③财政透支与借款。

  其中,贷款占银行资金运用的绝大部分在中国,1989年各项贷款占银行资金运用的89.3%。

银行信用的地位编辑本段回目录

  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是存贷款人的中介但银行作为中介人与一般商业经纪人证券经纪人不同,存款人除按期取得利息外,对银行如何运用存入资金无权过问,正因如此,银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由简单的中介人逐步发展成“万能的垄断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用是主体,但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贴现,银行直接对企业发放的不要任何担保品的信用贷款只占一定比重。从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关系来看,直接信用是基础,间接信用是后盾。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票据就不能转化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直接信用的运用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削弱。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银行信用”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银行信用 专业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 人民币 人民币发行 信用制度 信用货币 信用贷款 信贷 再贷款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