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增长社会限制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增长社会限制论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增长社会限制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希尔施从消费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增长必然要受到一定限制的理论。

  这一观点集中体现在他1976年出版的《增长的社会限制》一书中。希尔施把人类消费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个人产品,另一类几乎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如现代城市中一个人呼吸的空气的质量,取决于公众为防止污染所作的贡献,因而属于公共产品,希尔施又把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进一步引申为物质经济(或称物质产品)和地位经济(或称地位商品),他认为,当人们的衣、食、住等物质商品得到满足以后,家庭支出中用于地位商品或带有地位商品特性的物品和劳务(如用于旅游、假期别墅和一些个人服务项目的支出)的比重就要增加。地位商品的特性就是消费者在使用它们时所得到的满足和快乐。这些满足和快乐,来源于它们的社会稀缺性。所谓社会稀缺性,就是指一些生活上的美好物品,不但受到扩大再生产所遇到的物质限制,而且它们被使用的广泛性也成了一种限制,只有它们没有被普遍使用时才能使消费者得到享受和快乐。

  据此,希尔施认为,商品的社会因素比起它们作为个人商品的特性更能影响消费者的满足。当地位商品的使用愈来愈广泛时,使用的情况就会变化,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就要减少,地位商品的质量就要下降。一些国家大量使用小汽车而造成的交通阻塞情况,以及美国大城市的居民迁向郊区居住等,就都是典型的例子。但是,对地位商品需求的增加又会提高其价格,价格机制则把对地位商品的需求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和数量之内。此外,政府也会作出限制性的规定将地位商品的需求限制在有限的供应范围之内,如当郊区人口达到一定限度之后政府就会禁止迁入。总之,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社会环境总是限制了地位商品使用范围的扩大,从而导致需求过剩而不是需求的不足,压缩需求而不是扩大需求,这就必然限制了经济增长。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增长社会限制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增长社会限制论 价格机制 公共产品 别墅 商品 扩大再生产 希尔施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