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货币资本化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货币资本化的定义 编辑本段回目录

  所谓货币资本化,就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将所取得的货币财富部分或全部地转化为可用来增殖和带来更多财富的手段的一种过程和机制。货币资本化实际上就是使货币变成可带来更多财富和利益的手段,使货币性资产向可增殖的金融资产转化。

  货币资本化包括两层基本的意思,首先,货币资本化是一种过程,它是通过一系列转化环节、运动来完成的,例如,将一部分货币从总体货币中抽离出来,转入储蓄,而后,再又经过银行等中介机构的若干次转换和连续运动,才进入资本领域;其次,货币资本化,同时又是一种机制,即它是社会将货币不断转化为财富增殖手段的一种机制。

  自货币产生以来,尤其是随着资产货币化过程的加快,人们经济生活中取得和使用货币的可能越来越多。固然,人们取得货币收入的目的和途径各有差异,但人们在使用货币时无非是出于以下三种动机:

  第一、消费。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人们取得了货币收入,实际上也就是获取了享用财富的手段。因此,人们所得到的货币收入中的一定比例必然用于消费。

  第二、储蓄。人们在创造和实现财富的过程中,不可能把所取得的财富全部用于消费或用于投资。其中必然有一部分被用于储蓄,以防各种风险、灾难和急用的发生。当然,这部分货币储蓄,可能被社会动员起来用于投资,但就单个人就而言,它仍然是纯粹的储蓄。储蓄不等于投资。

  第三、投资。不断地积累和追求财富是人类的本能,因此,人们在取得了能代表财富的货币收入后,不能不考虑如何将其合理使用,即在不影响基本消费和必要的生活储蓄以外,让其尽可能地增殖,带来更多的财富。而且,对于某些经济主体来说,其拼命取得货币,可能本来就是为了积累更大的本钱去投资,以赚取更多的货币收入和财富。

  人们在使用货币的三种动机和过程中,第三种情况,即将货币用来投资,就是纯粹的货币资本化过程。对于这些人来说,其手中的货币不只是一种普遍的财富符号,而是一种奋斗、创业的手段和本钱,它将和其它的一些手段如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一起融入创造新的财富的过程中,变成一种标准的资本。这里,所谓的资本,在汉语的本来意义上,它就是谋取利益的本钱和手段。

  至于第二种情况即储蓄,则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为储蓄而储蓄,这些人是为了日后急需或贮藏财富,而既不打算现在消费,也不是为了作致富增殖的手段。如不考虑是否升贬值因素而纯粹出于信任将货币存入银行、将货币购买金银饰物、珠宝。至于有些人购买房屋,其动机也只是出于保值,而不是增殖,也只能一种纯粹储蓄行为。第二种情况是为了投资而储蓄,储蓄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投资,通过储蓄以积累更多的本钱,以谋取更大的财富。这后一种情形,就是货币资本化过程的基本方面。

货币资本化的条件 编辑本段回目录

  货币资本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有了货币就开始了资本化过程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可能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货币变成商品。货币要变成资本,必须先成为商品,即变成可以用于交易的货币商品。而要使货币变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个是交易双方能自主交易,一个是货币资金的价格或利息基本上能自由升降。如果达不到这两个前提,则是不能称之为货币商品的。例如,我国利率市场化前的信贷资金,是按计划进行划拨或清算的,故不属于货币商品。总之,作为货币,要变成商品,其利率应基本反映市场上对货币的供求,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商品。

  2、货币功能“外溢”。货币要变成资本,必须是经济生活中可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实物经济的需求,而有了货币剩余,即只有当媒介实物商品流通的货币充足且出现多余的情形下,导致货币的原始功能的“外溢”,才有转化为资本的可能。这里,所谓货币功能外溢,是指相对于货币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而言已有多余,并出现了闲置,进而潜在地要求被赋予新的功能。

  而要使代表社会财富的货币总量超过现实流通中的实物商品所需要的货币总量,必须需要依靠对过去财富的积累才能达到。换言之,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之一是社会经济必须达到一定的储蓄率。这样,通过一定时期的储蓄和积累,必然会使代表社会财富的货币总量超过媒介当前实物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因为,过去财富中的一部分的自然形态可能在运动中沉淀、消耗或转换掉了,而其对应的社会形态──以货币形式所代表的财富能量或价值量──却仍然存在并继续运行。于是,这一部分“多余”的货币必然寻求新的出路,无疑,资本化就成了其必然归宿。

  正是由于几百年来世界经济的不断积累,才导致了世界性的货币资本化趋势,而且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致出现了资本的过剩。

  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储蓄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就不成熟。那些经济落后国家,由于经济落后而很少财富的剩余,故往往储蓄率过低,为其如此,这些国家的货币转化资本的动力就不足,资本的形成机制未形成,进而陷入资本短缺,经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

  3、社会已逐步建立起货币进入和退出资本过程的机制。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仍然是代表财富的社会能量,并使其得到转换和释放。因而,货币作为资本无疑只是这种职能的延伸或“外溢”。这也就是说,货币并不一定永远去充当资本,它在一定条件下愿意转化为资本,但在另一条件下又可能要求转化为货币。例如,一个老年人,在他未退休前,他可能愿意将他的部分积蓄转化为资本,以使这部分货币发挥更大的作用,带来更的财富,而当退休后,由于疾病等原因而需要货币使用时,就必然要求从资本领域退出,转化为货币。进一步说,货币转化为资本,等于货币持有人暂时转让的财富的使用权和消费权,而只保留所有权,但这一使用权迟早是要收回的。这样,社会若没有建立起货币顺利进入和退出资本领域的机制,即货币持有人随时收回货币使用权的机制,则可能阻止货币向资本的转化。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进入或退出资本过程的机制,也可称之为资本的变现能力。若资本的变现能力强,则表明货币进入或退出资本的机制比较健全,从而为货币资本化创造了条件。实际上,这就间接地要求社会创造出大量的资本工具和替代手段,以维持资本的回归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正是这种要求,推进着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形成。

  4、有较健全的防止和躲避资本风险的机制。前者说过,货币是代表财富能量的一种符号,货币收入的取得意味着对财富权利的取得。货币的积累也就是财富的积累。货币转化为资本,也即意味着货币持有人由消费财富转化为继续参与财富创造。因此,货币的减少或损失,实质上就是财富的损失,从而也就意味着货币持有者过去财富创造的“无效”,白干了。可以想见,任何人都不希望有这种现象的发生。而正是这种意愿的普遍存在,就要求社会提供有效的防止和躲避资本风险的机制。实际上,这也体现为资本的安全性和回归性要求。

  在缺少这种机制的情况下,尽管货币持有人有进入风险领域的动力和愿望,但在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和比较下,完全有可能因风险太大而放弃进入资本领域的意愿。反之,若社会提供和健全了这种机制,则会大大提高货币持有人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积极性。例如,在股票市场趋于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原来不愿进入股市的人也可能改变初衷而参与股市投资。再如,在国债不可流通的情况下,人们由于担心国债贬值的风险而普遍不愿进入这一资本市场,而当国债可以流通的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以在预期贬值即将之时卖出手中的国债而回避这一风险。尽管这一风险可能并不一定发生,但人们仍然希望有躲避这一风险的机制存在。

  无疑,这一点也为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提供了潜在的动力机制

货币资本化的几种形式 编辑本段回目录

  货币转化为资本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形式:

  第一阶段,生息资本。早期的有些货币持有者在自身节余的情况下,以货币资产当作资本,借出去,牟取利息。由于在当时条件下,拥有节余的货币的人一般为少数权贵,他们取得的货币甚至多为巧取豪夺所得,却还将货币出借获利,“不劳而获”,因此,古今中外对于那些食利者阶层,从来都是没有好评的。

  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大多数刚从温饱中解放出来的百姓来说,他们将节余的存款存在银行取得利息,希望借此能带来更多的货币,客观地说,这就是生息资本。

  第二阶段,商业资本。在商品经济得以发展的初期,部分积累和持有较多的货币的人,以一定量的货币作为本钱,购进商品,再转卖出去,取得一定的差价收入,就是早期的商业资本。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商业资本早已和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融合在一起了,因此,单独的商业资本形态很少存在。

  第三阶段,产业资本。这是世界工业化开始后的产物。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一些早期通过生息资本或商业资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的人,开始将所持有的货币投资于工业生产领域,通过对资源的配置和组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再通过市场销售出去,取得更多的货币或利润,这就是产业资本。自从有了产业资本,货币创造货币的运动才开始在全球真正展开,货币资本化进程才迅速得以发展,从而把世界经济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当然,后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产业资本的投资范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工业投资,甚至可以说,投资于工业的资本越来越少了,而且,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第四阶段,金融资本。在这之前,世界上对货币的使用最多只是当作一种能带来更多财富的手段。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货币作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货币本身也演变成了一种可供交易的商品,也成为了一种投资对象,即可以通过自身持有的货币投资于不同的货币、准货币或所谓金融衍生品而获取更多的货币利益。这就是金融资本。可以说,这是货币资本化的最高级形态。

货币资本化过程 编辑本段回目录

  1、货币资本化与储蓄

  前面已述,货币资本化的前提之下就是货币功能的“外溢”,即社会出现用于媒介商品流通的货币即中介物的过剩,也就是社会出现了“闲置”的货币,它们以各种形式被储蓄和积累了下来,于是,货币潜在的资本功能被激发起来,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向资本化转化的倾向。

  这里的储蓄,一般是指来源于居民个人的自愿积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储蓄是指凡未被用于目前消费的货币或国民生产总值中超过消费量的剩余。这里的储蓄必须是生产剩余,没有生产剩余就没有储蓄,没有储蓄就没有资本形成

  但是,储蓄是货币向资本转化的先决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在现实中,储蓄向资本的转化有一个过程和机制,并受若干因素的制约。货币资本化过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储蓄,把生产和劳务所取得的财富的一部分暂时留存下来,不用于消费;而且,这里所指的财富必须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那一部分。例如,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实物储蓄参与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就极小。

  第二阶段,将储蓄转化为货币商品,即将其转化为可带来新增利益或可增殖的手段,通俗地说,就是变成致富的本钱。

  第三阶段,选择适当的投资对象和投资渠道,或者直接进入资本领域如投资于工商业,或者通过中介机构使其满足货币需求者即筹资者的需要,发挥其要素的作用。

  只有当这三步都完成后,储蓄才能真正形成资本,也即货币才真正实现了向资本的转化。

  反之,那种为贮藏财富而储蓄或为其他目的──政治目的或道德目的──而进行的储蓄,即不是为投资目的而储蓄,也不把持有的货币变成可供交易的货币商品,都不能说真正地形成了资本。否则,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储蓄,那都成了资本形成了。

  储蓄向资本的转化包括两个问题:一是现有储蓄如何充分地转化为资本;二是如何保持适当的储蓄率以形成适当的资本量。前者是指在现有储蓄水平下,如何以合理的途径和方式,在减少浪费和多余环节的情况下,尽可能高效、充足地转化为资本;后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根据自己的经济实际,确定适当的储蓄率,从而实现适当的资本形成率。

  从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货币资本化有一个规模和临界点的问题,即如果社会只是偶然或零星的一些货币资本化事件发生,如中国十六世纪就有一个资本主义形式的工厂存在,那并不就意味着货币资本化真正开始了,因为,一方面其规模太小,另一方面,它并未形成一种连续行为,并未形成一种导致这种转化不断存在的机制。

  进一步说,货币资本化过程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情形不同。在经济水平较低的社会或国家,由于居民生活本来就很低,因此,其储蓄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现有消费的推迟或牺牲,故其资本形成过程往往表现为对现有财富的一种动员,其资本形成率也往往受现有财富总量的约束,并总体显现出一种资本形成率较低和社会资本严重不足状态。而那些较富裕的国家,由于长期的资本积累和财富积累,其每年所消费的财富总量只占其财富拥有量的一部分,因而,从整个社会来说,储蓄成为一种自然过程,且其资本形成率本来就较高,其特点呈现出一种资本相对过剩的状态。

  2、储蓄的构成

  在现代社会,储蓄一般来自企业和居民家庭,政府储蓄只是企业和居民家庭储蓄的一种转移和延伸。政府储蓄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用通货膨胀、征税等非自愿的形式进行。至于借债和引进外资,其实质上是对外部第三者储蓄的转化和利用,是用国外储蓄填补本国储蓄的“缺口”和不足,它有助于本国资本的形成,但不是本国的储蓄。

  一般而言,居民和企业的自愿储蓄是为了未来的需要,如居民个人储蓄有可能是为了子女教育、婚丧病老、旅游度假等原因而暂不消费,也可能是为了自身进行谋利性投资的需要,包括自身建房、兴办产业等,而将部分货币存放起来。完全出于自愿。因此,并不是储蓄就等于资本形成,这之间有一个转化问题。有一种观念认为,“国民储蓄倾向”与资本形成比率是一致的。其实际并非如此,后者总是小于前者,用于资本形成的储蓄始终只是国民总储蓄的一部分。

  在储蓄中,最古老的储蓄离不开农业。然而,农业储蓄,经常以实物形式出现。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讲,从很早的时候起,农民的储蓄就开始部分地向“资本”转化,如从当前的粮食中存留相当一部分用于次年的扩大种植。换言之,农民的这种行为就包含着最原始的“资本化”过程。农民种地、建房时,就同时发生储蓄与投资行为

  农业外也能发生有限的实物储蓄,尤其是货物储存和建筑房屋就是这样。在一国储蓄中,居民储蓄始终占绝大比例。至于企业储蓄主要来自利润,其动机即可能是为了形成更大的资本,也可能是从企业的长远生存和急需考虑。政府储蓄来自于其税收等收入与其经常性支出之间的差额,若这种差额为负,则政府为负储蓄,可以通过发行公债等途径解决,反之,则政府可以向海外投资。象一些中东石油大国,收入远大于其消费,储蓄过剩,于是他们就面临如何将国内储蓄转化为国际资本并进行海外投资的问题。

  3、制约储蓄向资本转化的因素

  动员储蓄只是第一步,但关键还在于如何转化为资本和投资,并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利益,否则,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动力就会受到打击。

  一般说,储蓄和投资通常是由不同的人,通过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的行为。影响储蓄向资本的转化因素很多:

  1)、国民收入水平。收入大于生存性消费需要才有储蓄,反之,则出现负债。一般来说,国民收入越高,居民或企业用于储蓄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过,值得说明的是,储蓄率资本形成率经济增长率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例如,瑞士的储蓄超过收入的20%,但人均收入增长却慢于美国等国家;南朝鲜的储蓄仅为日本的1/3,但经济增长却比日本快。这之间仍然取决一种转化机制的功效。

  2)、收入的分配。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一种理论,认为,低收入消费倾向高,高收入消费倾向低,因此,低收入的人储蓄少,高收入的储蓄多。按照这个理论,收入如何分配影响储蓄率的高低,收入集中能增进储蓄。因此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初期,不必过分强调收入分配平均,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反而有利于储蓄和资本的形成。过分强调公平分配会阻碍经济发展。从我国的实际看,收入高低与储蓄率高低只存在可能性联系,不具备必然联系,我国的一些个体户、暴发户等收入高,消费更高,消费超过其收入的情形比比皆是。所以,对于收入与储蓄的关系也要具体分析。

  3)、风俗习惯。储蓄多少受各地风险习惯的影响。如东方人比较节俭,储蓄率普遍较高。但是,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普遍习惯于以黄金手饰或珠宝的形式保存其储蓄,而不愿以货币形式进行储蓄,这就为资本的形成造成了困难。

  4)、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比较发达和普及,金融资产的买进卖出比较方便,则储蓄就会较多,反之,则储蓄减少。当然,这既取决于金融机构的种类的多少,又取决于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5)、政治经济环境。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对资本的谋利性进行限制,或者对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过程进行严格管制,如投资渠道少,资本进退难,资本收益率低,等,都可能阻止储蓄向资本的转化。

  总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居民储蓄水平与收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当收入不足以糊口时,尽管大力提倡储蓄也无济于事。同时,光在储蓄上下功夫也不够,社会必须在转化上下功夫。

  实际上,不少国家,存在着一种通过通货膨胀、高额税收和低工资等形式进行强制储蓄的问题,即政府通过行政力量迫使社会大众节省消费,实现储蓄。其实,这种储蓄并不长远,也并真正具备向资本转化的动力。在正常情况下,这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还遏止了储蓄向资本转化的正常机制的自然形成,从而妨碍了经济发展。

  4、货币资本化与投资

  在通常情况下,货币资本化过程必须通过投资才能实现。因为,投资,即将资本投放出去,才意味着货币真正变成了资本,也才意味着货币资本化过程的完成。

  投资一词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含义,就其经济意义而言,它是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以获取未来收益或价值增殖为目的,针对某项经营活动而购买有形或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在投资过程中,货币或实物转化为带来价值增殖的资本。

  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两种重要的形式。

  直接投资是指把资本投向产业部门,直接增加社会资本时(厂房、机器、建筑物、设备等)的投资行为。和直接投资相联系的供应和融通方法叫直接供应法和直接融资法。

  直接投资是一种比较机动、灵活的投资方法,由于没有中介环节的干预,其收益比较高,容易直接满足投资的需要。在经济发达、金融体系健全、规模经济和规模金融已经形成、市场游资充裕的国家,直接投融资发展普遍。

  间接投资,它是指资本不直接投向企业,而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购买金融工具,间接增加社会资本量的一种投资行为。与此相联系的供应和融通资本的方法叫间接供应法和间接融资法。

  间接投资融资可利用金融中介机构信息灵通,广设网点,全面服务,资本雄厚,信誉高等优势融资,支持大的重点投资项目。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分散投资风险,稳定收益,保证安全和流动;但这种方法主要靠金融中介机构管理和利率调节来筹资,灵活性较差,金融中介机构自身还要获利,对投资者来说收益相对减少。于社会来说,则增加了社会成本信用风险,而且资本运用效率差些。

  一般说来,经济不发达以及金融市场发育迟滞的国家,由于市场资金不充裕以及自由竞争、结构合理、规模相当的金融体系尚未形成,资本短缺而需要资本在各重要的产业配置,于是重视发挥间接投资的导向作用。

  但如果从资本的本性以及货币向资本转化的机制来看,只有当直接投资充分发达的时候,才意味着货币资本化的条件比较成熟。这也就是为什么资本要充分证券化的原因。而且,从世界金融发展趋势看,直接投资和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的上升幅度大大超过间接投融资的上升幅度,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传统的银行功能的不断削弱。可见,经济自身的规律不可抗拒。

  此外,货币资本化过程还与投资水平相关。投资的水平就是投资者资本营运能力的高低。投资水平高,也即资本营运能力强,就意味着总是能使原有的资本安全回归且能获得一定的收益,而这不仅扩大了原有资本,而且更能刺激起货币持有者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积极性和动力。反之,若投资水平低,即货币资本投出去后总是不能安全及时地回来且常常亏损,则不仅使资本量越来越少,而且也打击了货币持有人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积极性。因此,一个社会,如果从健全资本形成机制的角度出发,必须提高全社会的整体投资水平和资本收益率。否则,货币资本化过程就始终不会很充分,进而社会就难以对过去财富进行充分动员和利用。

推进货币资本化进程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与资产货币化进程一样,西方发达国家大多从一开始就直接走上了货币资本化道路,其货币资本化进程是伴随经济市场化进程而自然展开的。

  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文化、政治等原因,货币资本化进程却相当缓慢,甚至出现许多波折,进而延误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经济的进步。这一点是通过长期漫长的实践经验教训得出来的。

  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前,货币基本是作为一个记帐符号和单位发生其作用,企业和银行的货币资金来源都是靠计划手段、行政措施甚至政治号召取得,其用途也是与产品经济相适应,被作为计划经济的手段而发生作用。这一时期,货币甚至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都发挥得很少,其功能基本处于被压抑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资金没有买卖,没有价格,也没有所谓收益与效益,因而,货币也就不可能是商品,从而,也就谈不上货币商品化、货币资本化问题。

  从储蓄这一角度讲,在改革前,我国通过低工资、高积累以及政治动员等方式进行强制储蓄,但由于这种储蓄主要是一种政府强制行为,居民个人一般是被动的,因此,他们基本没有参与到整个社会货币的转化过程中去,因此,实际上,这种储蓄与本书所讲的货币资本化过程没有多大联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储蓄向资本的转化问题。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南美、非洲、亚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因此,为了发展经济,对此种现状进行改革无疑成了一种必然。在这种改革中,如何推进货币资本化进程自然就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

  总的来说,要推进货币资本化进程,就必须创造和满足货币资本化的那四个条件,进而,使货币资本充分体现出资本的各个特性。具体来说:

  第一,要培育和开放金融市场,为货币变成可供交易的商品开辟道路。如果有金融市场的出现,金融工具的增加,参加储蓄的方法增多,人们手中有了货币既可到银行存款,又可到金融市场购买股票债券,就会能有力促进提高储蓄率。同商品的花色品种增加能吸引人们多购买商品一样,信用工具和储蓄方法增加,能适应储蓄者的各种需要,也能促进人们适当减少当前消费,特别减少那些超过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超前消费,增加储蓄,把更多的货币转入资本过程。

  第二,应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增加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出路。在这一方面,最根本的是在于由人民自已选择投资渠道,即发展直接融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资本的本性,从而增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动力。否则,资本形成不足,及资本短缺问题就很难解决。实际上,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储蓄不少但资本却严重短缺的原因。

  第三,在培育和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必须以发展证券市场为主体,而且不断开发和创新新的金融商品,并增强这些商品的流动性。因为,在发展证券市场的过程中,就会培育和建立起货币进入和退出资本市场的一整套机制以及躲避和防止风险的有关机制。也只有当这些机制逐步建立起来的时候,货币资本化的过程才能连续不断地顺利进行下去,从而使货币资本供给稳定,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

第四,要普及和开发全民“资本意识”和投资意识

  我国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忽视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生产的增加值。之所以我国投资收益比逐年下降,就在于没把资产的保值增殖作为企业经营根本。资本经营要求把进入生产过程的每一种资源、要素都看成要求增殖的价值;使投入企业的每个资本要素“到位”,每个环节发挥最大功能,发挥系统整体效应。资本价值的增殖源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及运转,它要求把所有能带来增殖的资源转化为资本,通过优化配置,有效经营,争取资本最大限度地增殖。为此,实现“资本”观念的转变,普及和开发全民的“资本意识”和投资意识,将有利于推进全民的货币资本化进程。

本条目相关链接 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货币资本化”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货币资本化 一般等价物 个人储蓄 产业资本 产品经济 保留所有权 信用风险 信贷资金 债券 储蓄 凯恩斯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