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阅读全文]
摘要:1911年中国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挽救[阅读全文]
摘要: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孙中山领导下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还不满100天,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夺取。在窃取了中央政权后,袁世凯倒行逆施,[阅读全文]
摘要:1917-1918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阅读全文]
摘要:1926年3月20日,开始执行反共政策的蒋介石,设计将中山舰调出广州,随后又以该舰未接命令擅自移动为名诬其阴谋暴动,随即下令逮捕该舰长、中共党员李之龙,并展开一系列的清共行动。史称此为“中山舰事件”。[阅读全文]
摘要:中国国民党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由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公布规约[1][阅读全文]
摘要:改良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一般来说,是作为暴力革命对立面而出现的。[阅读全文]
摘要:“苏维埃”一词是俄文“COBET”的汉语音译(英文为 Soviet ),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列[阅读全文]
摘要: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阅读全文]
摘要:工农联盟,是一个政治名词,是指由工人阶级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劳动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结成的革命联合。[阅读全文]
摘要: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又称唯心史观[阅读全文]
摘要:工薪阶层指依靠务工获取薪金收入的人员。 过去,工薪阶层仅限于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里工作的人员。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工薪阶层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在私营企业里的务工人员、低层职业经理,长期农民工都属于[阅读全文]
摘要: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又称工人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阅读全文]
摘要:官僚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广泛存在于拉美,非洲,亚洲等欠发达地区。然而,尽管它广泛存在,甚至发达国家里,这种经济形态也有一定影响力。但对于什么是官僚资本主义,人们的意见并不统一。[阅读全文]
摘要:1.机会主义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可能性,不注意斗争策略,堕入空想和盲动。[阅读全文]
摘要:右倾机会主义工人运动中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正确路线的思潮。其表现形式是思想落后于实践,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把革命推向前进,而是拘泥保守,停步不前,甚至企图开倒车。只顾眼前的暂[阅读全文]
摘要:唯心主义,即唯心论,又译作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 应该说,“理念论”比“唯心主义”翻译得更为准确,但后者已成为通用的词汇。现在学界将柏拉图形上实体的[阅读全文]
摘要:形而上学(metaphysics) 1、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阅读全文]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阅读全文]
摘要: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以外通常被叫成“毛主义”。中国共产党则一直使用“毛泽东思想”,或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红宝书思想”的提法。[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