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质量成本管理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质量成本管理(Quality Cost Management)

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支出的一切费用,和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满意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的总和,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

  所谓质量,国际标准ISO8042:1994中对其所作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而质量成本则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要而使产品达到预定质量水平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与可能发生的损失之和。质量成本管理则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的结合而发展起来的。

  质量成本管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统计质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指1924年以前泰罗的科学管理,其特点是依靠质量检验的专业化队伍,按照既定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事后检验和质量把关,以减少废次品。

  二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的快速发展,标准化质量管理既费工又费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美国电话公司工程师休哈特为代表,采用数理统计和概率的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和对废次品进行“防护性”的事前控制,省时省工,效果明显。以道奇罗末格为首,采用统计方法,解决了破坏性实验下控制质量现状、减少损失的难题。这两大突破促使了统计质量管理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提出了将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与产品质量不合格所引起的损失一并考虑,将质量与成本结合起来,形成了质量成本管理。

  20世纪60年代后,费根堡姆在研究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把质量成本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产品生命周期。形成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技术装备、物资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到用户使用的全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并提出五类重要的质量成本,即间接质量成本和卖主质量成本;无形质量成本与“责任暴露”质量成本;质量设备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和用户质量成本等。

  80年代,哈林顿在《不良质量成本》一书中,把质量成本改名为“不良质量成本”,并划分为直接不良质量成本和间接不良质量成本。在间接不良质量成本中,把用户损失成本、信誉损失成本、用户不满损失成本等全部包括在不良质量成本之中。哈林顿还进一步还将质量检测、试验设备和有关报告质量数据的设备投资,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列为不良质量成本。对操作者特别是管理者的差错造成的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也列为内部差错成本和外部差错成本。

  质量成本范围的扩大也同时要求质量管理范围的扩大,从而推动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

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1994年在美国质量管理年会上说过,20世纪将以“生产率的世纪”载入史册,21世纪将是一个质量的世纪,全球化的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公司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英国的英国通讯公司、日本的富士丰田公司、墨西哥的克莱斯勒公司等都把全面质量管理(TQM)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主要的成功因素,因为全面质量管理能够减少成本,并提高顾客满意度。许多久负盛名的大奖,如美国的Malcolm Baldrige质量奖、日本的Deming奖;墨西哥的Premio Nacional de Calidad奖都是为优异质量而设置的。

  (1)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结构日趋复杂,顾客对外观、精密度、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使产品质量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多。?

  (2)是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途径。

  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计算,有助于推进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预防潜在不合格的发生。

  (3)便于管理层能掌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质量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的管理层能看到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能具体的了解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

  (4)可以拓宽成本管理道路。

  过去,我国的成本管理实际上只是成本的事后计算,没有管理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目标成本没有有效手段进行控制。引入质量成本后,对成本实施全过程的预防性控制,针对不同职能,分别核算,从而扩大的成本管理的职能和工作范围,使成本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编辑本段回目录

  (1)广泛性

  质量成本具有广泛的内涵,它要求功能、成本、服务、环境、心理等诸方面都能满足用户需要,它既适用于有形的产品,也适用于无形的劳务,如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决策质量等。因此,现代质量成本不仅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质量成本状况,而且还要覆盖非物质生产部门质量管理的效益状况。质量成本除了反映现实的内容外,还应研究反映潜在的和隐含的质量成本支出。

  (2)动态性

  质量成本是个相对的、变化的、发展的概念,它随着地域、时期、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的变化而赋予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知识的更新,其内涵与要求也不断地更新和丰富。因此,质量成本作为服务于质量经营和体现产品质量适用性的专项成本,必须保持自身的动态性,随着产品质量适用性的变化而变化。如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新型产品必须具有环保、无污染、节能和更高的安全性等质量要求,这都是新型产品质量成本投入新的增长点。

  (3)多样性

  由于不同的质量成本主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各不相同,质量成本的考核方法有多种多样,因此,质量成本除了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形式外,还要兼用其他的计量形式,从而从各个侧面反映质量成本的内在属性。

  (4)收益性

  质量成本作为服务于企业资本增值盈利的管理成本,目的是通过核算和反映一定量的质量改进资本投入与由此产生的质量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构,从而为质量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价值依据。因此,现代质量成本不仅应能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质量成本支出,而且还要反映质量收益,进行质量成本的经济效益核算和决策,以便企业在市场竞争、顾客的需求和企业生存、获利之间进行权衡。

  由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拟定的国家标准《质量成本管理导则》(第二稿)中规定质量成本的内涵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它包括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在特殊情况下,还需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质量成本管理是对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试制、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进行的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对生产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具体来说,质量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开发系统的质量成本管理

  (2)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

  (3)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

  (4)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

质量成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1)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

  根据财务成本和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要求及大质量的管理理念,要以“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全力进行质量成本优化,全过程落实质量成本控制,全方位实现质量成本效益”为内容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才能有效落实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规划,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2)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

  企业的质量成本应与其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设备条件及人员素质等相适应,也就是说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并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目标并有效地控制它。

  (3)以真实可靠的质量记录、数据为依据。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数据务必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核算准确、分析透彻、考核真实、控制有效。否则,势必流于形式,无法获取效益。

  (4)把质量成本管理的职责明文列入各相关职能部门。

  质量成本管理是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因此涉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如:财务、检验、生产、售后服务、货仓等部门。只有把质量成本的统计及分析纳入其质量职能中去,才能坚持不懈的开展这项工作。否则,仅靠质量部门是开展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

  (5)建立完善的成本决算体系。

  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要对成本的核算有统一的口径,应有对人工的工时成品加工成本、损失成本、生产定额等有统一的核算和计价标淮,这样对于质量成本的计算才能快速、及时、准确,并且可以减少相关职能部门统计数据的主观性。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质量成本管理”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质量成本管理 J.M.Juran 不良质量成本 丰田公司 事前控制 产品 产品开发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结构 产品设计 产品质量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