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什么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 编辑本段回目录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一系列的比例,从而实现对银行资产控制的一种方式。银行通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银行资产实现合理增长,达到稳健经营,消除和减少风险的目的。资产负债比例不能狭义的理解为银行资产与其负债的比例,它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目标和工作策略的比例指标体系,同时,其中一些资产负债指标也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运营的核心内容。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目前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平衡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项目、协调其资产负债业务的重要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在一些西方商业银行成功实践的影响下,在巴塞尔委员会、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全球银行界越来越普及,并且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发展过程[2] 编辑本段回目录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1] 编辑本段回目录
1、反映资产与负债关系的比例
- 资本充足率(风险资本率)=资本期末总额/风险加权资本期末总额;
- 资本率=资本期末总额/资产期末总额;
- 杠杆比率=资产期末总额/资本期末总额;
- 存贷款比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
- 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比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
- 中长期贷款与定期存款比率=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定期存款;
- 期末余额呆账准备金与贷款比率=呆账准备金净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
2、反映资产结构的比例
- 各项贷款与总资产比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资产期末余额
各项贷款分别指工商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贷款、抵押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对同一客户的贷款等等。此比例也可设计成各类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 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资产期末总额。其中,流动性资产指现金加存放同业、短期可出售证券等。
3、反映资产质量的比率
4、反映负债结构的比例
- 拆借资金率=净拆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
- 期末余额负债与资本比率=负债期末总额/资本期末总额。
5、反映营利性的比例
商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内容[2]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监控性指标:
1、资本充足性指标(本外币合并并按季考核):
- 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8%
- 核心资本/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4%
其中:资本净额=资本总额-扣减额
- 不良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5%
3、单个贷款比例指标(为本外币合并并按季考核):
- 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银行资本净额≤10%
- 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银行资本净额≤50%
4、备付金比例指标(分本、外币两类指标并按月考核):
- 人民币:(在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库存现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5%
- (外汇存放同业款项+库存现金)期末余额/各项外汇存款期末余额≥5%
5、拆借资金指标(仅对人民币并按月考核):
- 拆入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4%
- 拆出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8%
6、境外资金运用比例指标(仅对外汇并按季考核):
- (境外贷款、境外投资、存放境外资金)等银行资金运用期末余额/外汇资产期末余额≤30%
7、国际商业借款比例指标(仅对外汇进行按季考核):
- (自借国际商业借款+境外发行债券)期末余额/资本净额≤100%
8、存贷款比例指标(分别本、外币两类按月考核):
- 人民币: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75%
- 外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85%
9、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分本、外币两类按月考核):
- 人民币:余期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的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余期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的存款期末余额≤120%
- 外汇:余期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的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外汇贷款期末余额≤60%
10、资产流动性比例指标(分本外币合并和外汇两类并按月考核):
- 本外币合并: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25%
- 外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60%
(二)监测性指标(均为按季考核)
1、风险加权资产比例指标
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2、股东贷款比例指标
对股东贷款余额/该股东已经缴纳股金总额×100%
3、外汇资产比例指标
外汇资产期末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4、利息回收指标
本期实收利息总额/到期应收利息总额×100%
5、资本利润率指标
利润期末总额/资本期末总额×100%
6、资产利润率指标
利润期末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影响[1] 编辑本段回目录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控制都是相当的严格,可以说,比我们过去常用的信贷控制法更严格。因此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完全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不仅是中央银行对银行监管方式的转变,也是银行自身发展所要求的。
首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防止了银行无限制的扩张自己的资产和负债。比如资本与风险资产比例管理的限制,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或配置其他资产业务都要考虑到自己资本金的大小。如果资本金不够大,没有能力增加资本,就只有放慢资产扩张的速度。
其次,它改变了大银行过分依赖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扩大信贷规模的做法,是商业银行在寻找资金来源上有了紧迫感,增加了银行的竞争意识。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银行过度短借长用,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挂钩,减少商业银行过分运用负债管理方、通过市场借入短期资金来长期使用的风险,有利于银行保持稳健经营。
第四,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银行不能过度运用自己的资金,以致发生支付危机。过去一段时间内银行常常占用联行汇差,以破坏银行信用来获得资金,扩大资产,增加利润。这都是对银行体系的伤害。规定这样的比例,使银行有了一个合理的流动性规模,使银行在经营中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标准。
第五,增强了银行以创造利润为中心的意识,改变了过去银行重发展资产规模,较少的考虑这样做是否增加盈利的局面。以前商业银行之间高息存款,以吸储多少评先进,发奖金的现象屡禁不止,不讲效益的占领市场,盲目增设网点是许多银行津津乐道的业绩。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粗放式经营是一种制约,促使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从管理上要效益。
第六,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增强银行的资本金意识。银行资本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银行可扩张资产的规模。但过去银行都是国家的,资产的扩张与资本金没有关系,因此,一家银行只要能拉到存款资金,就拼命扩大资产的规模,能否通过扩大规模来创造更多的收益,从而扩大银行的积累,则似乎不是重要的问题。这种经营方式已给我们的银行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银行就要经常想到如何增加资本金来增加银行的实力。
参考文献 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中央银行 人民币 信贷规模 债券 农业贷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