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承担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角色承担(Role Taking / Role Assumption)
什么是角色承担编辑本段回目录
角色承担一般指对自己和他人所扮演的角色的设想。角色承担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予取的社会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通过角色承担,儿童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会了适宜的行为,成人则去关心和考虑他人的利益,留神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从而增强在各种不同情境中与他人的友好相处。角色承担是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设想,采纳他人的意见,以他人的观点观察自己,是有关意识的东西。
角色承担(扮演、充当、借用)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提出的,美国教育家科尔伯格把它迁移到了道德教育领域。角色承担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和道德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认识角色理论的内在含义,认识角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作用,对加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角色承担(扮演、充当、借用)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提出的,美国教育家科尔伯格把它迁移到了道德教育领域。角色承担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和道德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认识角色理论的内在含义,认识角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作用,对加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角色承担的内在含义[1]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米德的角色承担理论
角色承担理论首先是由米德提出的,因而认识角色承担理论首先要清楚米德对角色承担的解释。米德的角色承担理论是在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提出的,而社会化过程自然也包含着人的道德社会化,尽管米德的角度不仅仅是道德社会化。这一点,也许就是科尔伯格把角色承担理论迁移到道德教育领域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角色承担在米德的视野中,只是社会化的一个内容或者一个方面甚至是一个环节;而科尔伯格则把它运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使之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过程和手段。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米德认为:“孩子开始从事角色借用:他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关于角色承担的内在含义,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他还认为,“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是不同的。相应地,‘客我’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也是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遍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这是米德对角色承担的规定和解释。
(二)科尔伯格对角色承担理论的发展
如前所述,科尔伯格把角色承担理论迁移到了道德教育领域。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承担和道德教育过程的角色承担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视角不同,所以内涵也不尽相同。因而在认识米德的角色承担理论之后,我们还应该认识科尔伯格的角色承担理论。这两种角色承担理论就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来说,后者比前者更具有价值。科尔伯格在解释角色承担理论时指出,“比一般认知激励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一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激励,我们称其为角色扮演机会。社会经验区别于人、物相互作用的特征,在于社会经验涉及角色扮演:采取他人的态度、洞悉他人的思想及情感、置身于他人的位置。在强调角色扮演的情绪性时,人们通常称其为‘移情作用’(或‘同情’)。不管如何,G.H.米德(1934)创造的‘角色扮演’一词仍是比较可取的,因为它①突出了认知及情感的因素;②涉及了自我与他人之间那种有机的联系;③强调了角色扮演过程涉及对个体所在社会所有角色的理解和联系这一点;④强调了角色扮演在所有的社会相互作用和交往情景中进行,而不是能唤起同情情绪或移情作用所独有的。”科尔伯格进一步指出,“在社会认知发展理论或社会‘符号互动’理论中,‘社会’一词的基本意思是一个有特色的行为和思维的人类组织,这个组织是通过角色承担、像反应自我一样反应他人以及在他人角色中反应自我行为来体现的。此外,‘社会’一词还有两个辅助意思:一是情感性依附的意思,一是模仿的意思。人类的爱与认同都以符号沟通和角色承担这一普遍的社会形式为前提条件。在一个人能爱一个人或者模仿这个人的态度之前,他必须通过承担这个人的角色。”显然,科尔伯格把米德的角色承担理论又进行了细化。
(三)我国学者对科尔伯格角色承担理论的解读
如果米德和科尔伯格的角色承担理论还不能让我们清楚认识其内涵的话,那么郭本禹的解释应该比较清晰明了。郭本禹对角色承担理论的解释更加通俗易懂,且具有我国的文化色彩而又不失其本来的含义。他认为,“角色承担机会表现在家庭、同伴团体、学校和社会之中,通过角色承担的机会可以导致社会认知的发展。……它们都是泛指一种社会认知,即指个体在他们相互作用过程中想到他人的态度,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舍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一个人没有意识到他人利益和观点的存在,他在行动时是不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观点的。此外,如果他没有意识到这种代表着社会利益的观点或期待的存在,这种观点或期待便只能是外在于他的自我的东西。而角色承担的发展能为个体带来各种新的社会经验和体验,使他不断深入地意识到他人的观点、社会的期待和普遍的价值的存在,因此便能为其道德判断的发展提供更直接的条件。”不仅如此,郭本禹还就角色承担在道德发展中的地位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角色承担阶段在逻辑阶段和道德阶段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作用。没有逻辑阶段的提高,就没有新的角色承担阶段和道德阶段的提高;同样地,没有角色承担阶段的提高,也就没有新的道德阶段的提高。”关于角色承担的作用,他指出,“实际上,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就是承担他人角色或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这种承担他人角色或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表现在道德发展的每个阶段。没有这种角色承担能力,道德推理的发展就没有可能。”“角色承担阶段代表着个体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看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水平,因此,它是更一般化的社会观点的发展,它不象道德阶段那样处理公正和正误的选择。个体在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正判断要难于他简单地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面三个人对角色承担理论的解释,我们基本把握了角色承担理论的内在含义,即在社会互动和交往中,以他人的角度、他人的身份、他人的位置、他人的情感对社会事物的体验。角色扮演是一种使扮演者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规范和态度行事,以增进扮演者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实施自己角色的行为的方法。
角色承担理论首先是由米德提出的,因而认识角色承担理论首先要清楚米德对角色承担的解释。米德的角色承担理论是在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提出的,而社会化过程自然也包含着人的道德社会化,尽管米德的角度不仅仅是道德社会化。这一点,也许就是科尔伯格把角色承担理论迁移到道德教育领域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角色承担在米德的视野中,只是社会化的一个内容或者一个方面甚至是一个环节;而科尔伯格则把它运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使之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过程和手段。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米德认为:“孩子开始从事角色借用:他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关于角色承担的内在含义,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他还认为,“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是不同的。相应地,‘客我’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也是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遍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这是米德对角色承担的规定和解释。
(二)科尔伯格对角色承担理论的发展
如前所述,科尔伯格把角色承担理论迁移到了道德教育领域。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承担和道德教育过程的角色承担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视角不同,所以内涵也不尽相同。因而在认识米德的角色承担理论之后,我们还应该认识科尔伯格的角色承担理论。这两种角色承担理论就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来说,后者比前者更具有价值。科尔伯格在解释角色承担理论时指出,“比一般认知激励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一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激励,我们称其为角色扮演机会。社会经验区别于人、物相互作用的特征,在于社会经验涉及角色扮演:采取他人的态度、洞悉他人的思想及情感、置身于他人的位置。在强调角色扮演的情绪性时,人们通常称其为‘移情作用’(或‘同情’)。不管如何,G.H.米德(1934)创造的‘角色扮演’一词仍是比较可取的,因为它①突出了认知及情感的因素;②涉及了自我与他人之间那种有机的联系;③强调了角色扮演过程涉及对个体所在社会所有角色的理解和联系这一点;④强调了角色扮演在所有的社会相互作用和交往情景中进行,而不是能唤起同情情绪或移情作用所独有的。”科尔伯格进一步指出,“在社会认知发展理论或社会‘符号互动’理论中,‘社会’一词的基本意思是一个有特色的行为和思维的人类组织,这个组织是通过角色承担、像反应自我一样反应他人以及在他人角色中反应自我行为来体现的。此外,‘社会’一词还有两个辅助意思:一是情感性依附的意思,一是模仿的意思。人类的爱与认同都以符号沟通和角色承担这一普遍的社会形式为前提条件。在一个人能爱一个人或者模仿这个人的态度之前,他必须通过承担这个人的角色。”显然,科尔伯格把米德的角色承担理论又进行了细化。
(三)我国学者对科尔伯格角色承担理论的解读
如果米德和科尔伯格的角色承担理论还不能让我们清楚认识其内涵的话,那么郭本禹的解释应该比较清晰明了。郭本禹对角色承担理论的解释更加通俗易懂,且具有我国的文化色彩而又不失其本来的含义。他认为,“角色承担机会表现在家庭、同伴团体、学校和社会之中,通过角色承担的机会可以导致社会认知的发展。……它们都是泛指一种社会认知,即指个体在他们相互作用过程中想到他人的态度,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舍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一个人没有意识到他人利益和观点的存在,他在行动时是不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观点的。此外,如果他没有意识到这种代表着社会利益的观点或期待的存在,这种观点或期待便只能是外在于他的自我的东西。而角色承担的发展能为个体带来各种新的社会经验和体验,使他不断深入地意识到他人的观点、社会的期待和普遍的价值的存在,因此便能为其道德判断的发展提供更直接的条件。”不仅如此,郭本禹还就角色承担在道德发展中的地位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角色承担阶段在逻辑阶段和道德阶段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作用。没有逻辑阶段的提高,就没有新的角色承担阶段和道德阶段的提高;同样地,没有角色承担阶段的提高,也就没有新的道德阶段的提高。”关于角色承担的作用,他指出,“实际上,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就是承担他人角色或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这种承担他人角色或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表现在道德发展的每个阶段。没有这种角色承担能力,道德推理的发展就没有可能。”“角色承担阶段代表着个体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看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水平,因此,它是更一般化的社会观点的发展,它不象道德阶段那样处理公正和正误的选择。个体在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正判断要难于他简单地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面三个人对角色承担理论的解释,我们基本把握了角色承担理论的内在含义,即在社会互动和交往中,以他人的角度、他人的身份、他人的位置、他人的情感对社会事物的体验。角色扮演是一种使扮演者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规范和态度行事,以增进扮演者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实施自己角色的行为的方法。
角色承担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1]编辑本段回目录
首先,角色承担理论有助于克服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在人的认知发展上处于低级阶段,它表现为,把世界上的他人都看成和自己一样。能够解释自我中心主义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皮亚杰的三山试验。即儿童站在有三座山的模型前,看到山的模样。当人们问他对面的小孩会看到什么样的山时,他们的回答是:对面小孩眼中的山与自己所认为的是一样的。这是认知领域的自我中心主义,它表现的是认知发展的不完善。除认知中的自我中心主义外,道德领域中也存在自我中心主义。道德领域中的自我中心主义指人在道德领域的不完全发展。
它表现为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角度,而看不到别人的利益、别人的感受。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客观存在,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在看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角度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人的利益、感受、角度。这样才是一个正常的人、健康的人。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就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原因来说,有认知发展的原因,也有道德发展的原因。认知发展需要时间来完成,而道德发展则需要道德教育来实现。也可以这么说,认知水平虽然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阶段,但并非在道德上能够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即道德上的自我中心主义,不一定是认知水平低所造成的。尽管如此,道德自我中心主义也是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社会交往水平发展有关的,认知水平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通过角色扮演、承担、充当,可以让他们体会他人的存在,他人利益的存在,他人观察问题的角度差异性的存在,他人感受的存在。这必然有助于克服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意识不到他人的存在才有自我中心主义的、才自私的,而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其中发挥着作用。但是,角色扮演肯定有助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的事实是存在的。由于道德自我中心主义是一种道德上的不发展,它与社会要求相差甚远,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不利。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维护社会发展,又要保护和促进个人的发展,所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有效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其次,角色承担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角色与地位和身份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角色是一个突出个体的概念,最具特点的是角色强调承担和扮演。身份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划分,突出的是平行的关系。地位强调的是一种对比关系,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它体现的是纵向的人际关系。但三者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突出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色承担可以促进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这种沟通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获得收效:其一是在平行的人与人之间,其二是在垂直的人与人之间。前者表现为在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至是在兄弟姐妹之间,通过变换角色扮演和承担的机会,从而加深互相理解。后者表现为领导和下属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通过角色承担,达到互相理解,即平时所说的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这两种角色承担的方式都是互相的、双向的,而不是单一的向度。经验表明:人不经过对他人角色的体验,不经过对他人角色的承担,就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和他人观察问题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有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和职能。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任务。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促进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而只有承担和体验或扮演了别人的角色,才能互相理解和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群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用角色理论促进人们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另一方面要通过角色扮演的实践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再次,角色承担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
角色作为突出个体的概念,突出强调的就是承担,而角色承担是和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承担着一定的角色,也就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角色天然地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就角色理论提出的初衷看,它是要通过角色理论的实践让人们接受自己的角色,认同自己的角色,以便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米德和科尔伯格提出角色理论,虽然有强调社会互动,强调体验他人,理解他人,进而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化的道理,但他们也间接地强调了责任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角色承担这一过程,可以使人们认识角色的意义和责任。这种责任,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分工,一方面是由于承担角色所做出的行为的后果。任何人在社会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扮演角色就要有角色的行为,而角色行为就与责任紧密相联。角色承担有模拟承担和实际承担。模拟承担就是本文所指的角色承担,是指通过模拟的方式来理解角色及其角色的责任。
角色的实际承担是指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承担的实际角色,它强调的是实际中的真实体验和理解。与模拟承担相比,实际承担更真实,更实际。这两种角色承担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对其理解体验的如何,角色承担都会有助于人们责任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让人们接受社会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同时也要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只有人们都有了责任意识,才能对自己的角色扮演行为承担责任。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责任意识缺乏和淡化已经成为事实。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社会角色及其责任理解不够。通过角色的模拟承担和实际承担,让人们认识角色及其责任,是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的责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略的手段和艺术。在这种意义上说,角色承担是培养人们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自我中心主义在人的认知发展上处于低级阶段,它表现为,把世界上的他人都看成和自己一样。能够解释自我中心主义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皮亚杰的三山试验。即儿童站在有三座山的模型前,看到山的模样。当人们问他对面的小孩会看到什么样的山时,他们的回答是:对面小孩眼中的山与自己所认为的是一样的。这是认知领域的自我中心主义,它表现的是认知发展的不完善。除认知中的自我中心主义外,道德领域中也存在自我中心主义。道德领域中的自我中心主义指人在道德领域的不完全发展。
它表现为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角度,而看不到别人的利益、别人的感受。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客观存在,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在看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角度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人的利益、感受、角度。这样才是一个正常的人、健康的人。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就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原因来说,有认知发展的原因,也有道德发展的原因。认知发展需要时间来完成,而道德发展则需要道德教育来实现。也可以这么说,认知水平虽然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阶段,但并非在道德上能够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即道德上的自我中心主义,不一定是认知水平低所造成的。尽管如此,道德自我中心主义也是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社会交往水平发展有关的,认知水平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通过角色扮演、承担、充当,可以让他们体会他人的存在,他人利益的存在,他人观察问题的角度差异性的存在,他人感受的存在。这必然有助于克服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意识不到他人的存在才有自我中心主义的、才自私的,而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其中发挥着作用。但是,角色扮演肯定有助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的事实是存在的。由于道德自我中心主义是一种道德上的不发展,它与社会要求相差甚远,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不利。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维护社会发展,又要保护和促进个人的发展,所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有效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其次,角色承担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角色与地位和身份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角色是一个突出个体的概念,最具特点的是角色强调承担和扮演。身份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划分,突出的是平行的关系。地位强调的是一种对比关系,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它体现的是纵向的人际关系。但三者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突出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色承担可以促进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这种沟通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获得收效:其一是在平行的人与人之间,其二是在垂直的人与人之间。前者表现为在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至是在兄弟姐妹之间,通过变换角色扮演和承担的机会,从而加深互相理解。后者表现为领导和下属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通过角色承担,达到互相理解,即平时所说的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这两种角色承担的方式都是互相的、双向的,而不是单一的向度。经验表明:人不经过对他人角色的体验,不经过对他人角色的承担,就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和他人观察问题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有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和职能。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任务。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促进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而只有承担和体验或扮演了别人的角色,才能互相理解和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群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用角色理论促进人们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另一方面要通过角色扮演的实践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再次,角色承担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
角色作为突出个体的概念,突出强调的就是承担,而角色承担是和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承担着一定的角色,也就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角色天然地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就角色理论提出的初衷看,它是要通过角色理论的实践让人们接受自己的角色,认同自己的角色,以便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米德和科尔伯格提出角色理论,虽然有强调社会互动,强调体验他人,理解他人,进而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化的道理,但他们也间接地强调了责任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角色承担这一过程,可以使人们认识角色的意义和责任。这种责任,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分工,一方面是由于承担角色所做出的行为的后果。任何人在社会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扮演角色就要有角色的行为,而角色行为就与责任紧密相联。角色承担有模拟承担和实际承担。模拟承担就是本文所指的角色承担,是指通过模拟的方式来理解角色及其角色的责任。
角色的实际承担是指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承担的实际角色,它强调的是实际中的真实体验和理解。与模拟承担相比,实际承担更真实,更实际。这两种角色承担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对其理解体验的如何,角色承担都会有助于人们责任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让人们接受社会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同时也要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只有人们都有了责任意识,才能对自己的角色扮演行为承担责任。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责任意识缺乏和淡化已经成为事实。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社会角色及其责任理解不够。通过角色的模拟承担和实际承担,让人们认识角色及其责任,是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的责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略的手段和艺术。在这种意义上说,角色承担是培养人们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kwordfe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