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个性化人才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什么是个性化人才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个性化人才是指在某些专业或学术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 且经过相关专家认可或具有相关业绩证明的学生。

  个性化人才是创新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个创新计划都体现出个性化的思想。在工业社会,生产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而在新经济社会,生产是非标准化, 甚至可能是单件生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有的经济学家把新经济称为个性化经济。个性化经济需要个性化人才。个性化人才,就是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适合学什么,就让其学什么,适合干什么,就让其干什么;有哪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就让其在哪一方面发展。当然,个性发展,并不是发展个人主义,更不是否定集体主义。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复合,必须与所在组织的需求相吻合,这是个人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模式[1] 编辑本段回目录

  1、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

  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主体选择和个性表达,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遍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哈佛大学的校训是“实现自我,服务社会”,显然它是以学生的“个性”为第一位的。

  将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外同类大学相比较,最明显的差异,就是缺少个性化。国外许多高校将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有机结合,作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美国的高等工科院校没有全国统一的专业目录,专业设置多样化。许多学校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很大的弹性,且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大,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学生选择的余地都很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兴趣和今后的志向选修课程。日本大学选修课程占50%,法国选修课程占40%~60%,英国大学一般第二学年有大约20%的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则有50%的选修课程。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 000多名本科生,为本科开设的课程达6 000多门,平均每个学生可以独立享有一门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打算选择专业,而且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使学生能够充满激情地学习与实践,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2.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个性化培养的问题

  我国的许多高校近年来也在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如按大类招生、校内实行转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等方式,但成效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依旧限制较多。必修课程占较大比例,学时多,选修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同类大学(一般不足20%),开设的课程数目太少,提供的课程选择余地有限,使得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既缺少选择的自由度,又没有充足的时间选学;二是没有实行完全学分制,个性化培养没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障无法大面积推行,因此只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规定的学分,恰似批量化培养。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制约了个性发展。问题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1)教育观念不能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一直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分工具有相对的一致性,毕业生可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施展才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相对一致性被打破,人才的需求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是由政府主导了,因此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了,人才的流动逐年加大,人才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高校的改革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例如:招生是按计划进行,培养是按照大致相同的模式进行,而毕业生却需要自主择业了。由于教育观念不能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不能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人才培养滞后于人才市场的发展,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还不够协调。

  (2)激励机制不能调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个性化人才培养中主力军是教师,需要他们主动探索、具体实施和不断总结经验,这就必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我国目前多数学校对教师采取“工分制”的岗位考核或年终考核方式,对于教学方面的考核标准是看完成的教学工作数量,虽然各校也有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实施办法,但是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有些学校对于教学研究的计分要低于进行学术研究的计分,重科学研究不重教学研究,在教师晋升职称和各类奖励评审活动中也尤其如此。因此,导致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多上课可获得较多的教学工作量,许多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弱化了教学研究。

  (3)教学环境和条件不能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

  近年来在世行贷款项目、“2ll工程”等项目的资助下,各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得以大大改善。但是,可以满足“个性化”培养所需要的开放型实验项目却不多,开放型实验项目开放率也不高。还有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足,即使从早到晚连轴转,也只能维持现行培养计划所设课程,难以适应“个性化”培养所需要的多设课、小班研讨式授课的需求。

  3.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是多样化。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不同定位的学校,学校内也有不同定位的学院和不同定位的专业。但是,要满足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即使在一个专业内也应有不同定位的培养模式。如在目前普遍实行的“双、二、辅”和本硕连读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其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以分别满足 “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和“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还应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走向,实行模块化的培养模式,如就业模块、考研模块、出国学习模块等。对于个别特殊专业,可允许自行设立符合专业要求的课程模块和体系。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合适的专业发展方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试点。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应是弹性的。

  第一,大力推行完全学分制,将修业年限的弹性落到实处,可以在部分专业进行试点或在现有试点班基础上推广;

  第二,改革和优化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压缩必修课时;

  第三,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保证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跨系跨专业选课,灵活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第四,完善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使学生能真正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安排学习进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选专业、自选修业年限、自选课程和自选任课教师。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个性化人才”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人才类型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