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奇妙的拱道效应尽管不是起决定作用,但它毕竟还是发生了。它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一般认为,有如下几种原因:
一是学校的声誉在起作用。是名牌学校的,学生、教师都有一种自豪感,他们的自尊需要得到了满足,干起事来劲头十足。特别是名牌学校的学生,他们更是得意洋洋,他们都是竞争中的胜利者,是从几人甚至几十人中竞争取胜的,因此,他们总是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与机会,他们常常会在较快的心情中学习,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的学习比较自觉、主动,不需有人来监督,更不需要用“棍棒”来逼读。因为他们时刻想着,只要自己努力,前途就会与前几届学生一样有出息,有奔头。因此,在这种气氛下拱道效应就十分明显。然而,一般学校的学生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精神不振,自暴自弃。他们认为,自己反正走错了门,升不上好学校,将来也别想再深造,也成不了大材,何必那样苦读呢?再说用功了又怎么样?前几届学生不都是个个名落孙山。这种学校的教师校长也这样,提不起精神,拿不起劲来,他们也都认为:“只要派出所不找上门,家长不来告状,我们的工作成绩就很出色了。”“我们的任务就是不让学生出问题,不要让他进监狱,最后发张文凭了事,其他的我们别去做美梦了。”这样的一种学生定位,这样的一种精神面貌,这样的一种学风,要想产生积极的拱道效应的确是困难的,它只能起消极的拱道效应。
二是学校的优生在起作用。名牌学校招生,多数是优生,尽管在中小学实行的是“就近入读”政策,但在划片入学区域时,有些行政部门已经考虑了这个因素,而且不定期有一些择校生,一般来说,名校只收成绩较好的。高中而言优生效应就十分明显,各校收的都是优生,而普通高中、职校多数是“较差”的学生。现实中无法这样实验,如果人们普遍认为较差的学生进入名校,出来的都是优秀学生,那么,名校的教育质量真的不错,这主要要归功于领导有方、教师水平高了。但目前情况不是这样,名校几乎都是较优秀的学生,在拱道的影响下产生了自我的激励作用,因而产生了拱道效应。
三是拱道的染缸作用。名校的学生多数是优秀的,但也有一些是比较“差”的,那么,这些学生又是怎样变好的呢?很重要的是这种学校拱道的染缸作用。名校的染缸把学生染好了。这如古人说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学生常年在优生的榜样影响下,在名校的无环境化下,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我肯定感也增强了,自信心也更足了,努力学习的行为也多了,长此以往,学习不上去那才叫怪呢!可见,白布浸染缸不可能是再白的了。也就是发生了拱道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