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国藩建立了自己的不朽工业,但他的天赋却不高。在取得功名之前,有一天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曾国藩睡觉之后再行动。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小偷大怒,跳下梁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小偷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小偷,而曾国藩经过自己的勤奋苦读,成就了自己在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毛泽东主席曾不无感慨地说:"近人吾独服曾文正!"古语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小偷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发怒。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对一个人来说,才能的养成需要后天的勤奋学习。对一个企业来说,它的竞争力和优势同样在于不断地学习。通用电气公司(GE)能成长为一家世界顶级的企业,靠的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以全球公司为师。
在韦尔奇执掌GE的20年里,GE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但韦尔奇却一直强调GE是一个无边界的学习型组织,一直以全球的公司为师。他经常强调说:"很多年前,丰田公司教我们学会了资产管理;摩托罗拉推动了我们学习六西格玛管理;思科和Trioloy帮助我们学会了数字化。这样,世界上商业精华和管理才智就都在我们手中,而且,面对未来,我们也要这样不断追寻世界上最新最好的东西,为我所用。"
GE之所以能成为赫赫有名的"经理人摇篮"、"商界的西点军校",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CEO都是从这家公司中走出,除了严格的人才淘汰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无边界的学习型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下,每一个经理人无时无刻不在自觉地精心雕刻自己,从专业知识到职业技能,从管理手段到说话方式,从画好一张表格到接好一个电话、写好一个电子邮件,到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目的是随时能够接受更高的挑战。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学习,才使GE能以最好的姿态和实力去迎接市场的挑战,从而创下了连续20年盈利的辉煌。韦尔奇的这些管理原则,不但使GE成为强大而备受尊敬的公司,也为管理界留下很好的典范。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接收新的资讯、技术和管理理念与方法,才能保持常长常新,保证取得竞争的胜利。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断地学习是最重要和最佳的途径。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有80%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在改造自己;世界排名前100家的企业中,有40%按"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在进行彻底的改造。在它们中间,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商Rover做得尤为出色。
20世纪80年代晚期,Rover陷入了自己发展的困境之中:内部管理混乱,产品质量江河日下,劳资矛盾恶化,员工士气低落,每年的亏损超过一亿美元。在许多人看来,公司的前景一片黯淡。而仅仅是几年之后,Rover摇身一变成为了全球最富生命力的汽车制造厂商之一,汽车全球销量几乎扩大了一倍。产品的质量也极为优异,几乎囊括了业界所有的质量奖。它的豪华系列车型一跃成为新的"马路之皇",而Rover600则跻身世界最畅销的汽车排行榜。在北美和亚洲,其产品供不应求。到1996年,年产汽车达到500多万辆,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在全球汽车市场刚刚复苏的1993-1994年,Rover的销售额竟增长了16%!不仅一举扭转了巨额亏损,而且盈利颇丰,人均创收增长了4倍!与此同时,员工的满意度和生产率也创历史新高,并且持续高涨。这与几年前的境况简直判若两人,为什么?
Rover重振雄风的秘诀,就在于公司领导层致力于让公司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末期,格林汉·戴维被任命为Rover集团董事会主席。上任伊始,他就深切地感受到全球汽车业动荡的环境给Rover带来的巨大压力: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新技术日新月异、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以及顾客对产品的挑剔等等。戴维和其他高层管理者认为,面对群雄纷争的全球汽车市场,Rover这只小鱼如果游不快,就会葬身鱼腹。因此,只有奋力拼搏,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凭着对企业的透彻了解和远见卓识,戴维先生认为,除了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外,Rover别无选择。正是在戴维的领导之下,Rover对旧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公司一变而成为了全新的学习型组织,从而实现了自己业绩的飞跃。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研究,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及40年。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人们发现,大部分公司失败的原因在于组织学习的障碍,这严重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对一个企业来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是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全面提升竞争力,建立市场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