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例如,某件事事前未作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结果草率地加以解决,留下了后遗症。要想再解决好这一后遗症就非常难了,这犹如再次烧半生不熟的夹生饭一样,难以烧熟、烧香。许多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最有体会了。第一次如果未评上,接着第二年又报评,往往又会评不上,如果第三年还要报,完全有可能还是评不上。为什么?夹生效应也。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夹生效应呢?一般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人们的态度改变比态度形成更为困难。一般来说,态度改变往往是从负向向正向改变或正向向负向改变,态度两极相差较大,要想改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变起来比较困难,即使不是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如轻度反对变为强烈反对也是相当难的。烧成夹生饭后,就如同某一态度已形成,要想再改变,就会十分困难。因此,就会产生夹生效应。
二是与公开化效应有关。某一观点、看法被公开化后往往就很难被改变。为了保持自己的自尊心,为了不失面子,就会拼命坚持自己原先所持的公开化观点,力求使它合理化、合法化。烧成夹生饭,就如同某一观点被公开化,要想再改变就会十分艰难,越想改变越加不可能,成为永远烧不烂的夹生饭,从而产生夹生效应。
三是成见效应。成见效应是平时积累起来的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直接影响往后的评价的心理现象。这种成见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其看法是难以办到的。烧成夹生饭,就如同形成对某人的成见,要想再改变是极其艰难的。因此,夹生效应就这样产生了。
学校教育中这种夹生效应非常普遍,危害极大。例如,现在许多学校开辟了课外学习班。本来开展这一活动无可厚非,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大多是课前预习,而且大多是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入,因此,参加了这种班学习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比未参加过的同学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以为自己是全懂的,在听教师上课讲解时就不会认真听讲,结果形成了夹生知识,往后再要学好就十分困难。因此,课外学习尽可能不要与日后课堂学习重复,以避免夹生效应。学校教师不仅要重视避免教育中的夹生效应,同时也要克服导学育人工作中的夹生效应。
首先,学校教师要重视教学改革的一贯性,以避免夹生效应的产生。在教学改革中,往往会遇到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阻力,如果不敢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的彻底的改革,就可能会带来夹生饭,产生夹生效应,到时想再改革,就会更加困难。新课程改革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否则,产生夹生效应是无法避免的。可见,烧饭要烧就要一次烧熟它,决不能有第二次、第三次地再去烧,即使烧了也没有用,还是夹生饭,或不烂、不香的米饭。
其次,学校教师要正确对待夹生饭。烧饭时谁也不想烧成夹生饭,但还是难免会烧成夹生饭。怎么办?一般来说,不要急于再去烧,以暂时进行冷处理为好。要么把它加入其它米中再去烧,使夹生饭在后烧的米饭中占有极小的比例,令人吃后感受不到。在处理夹生的事情时,也应如此。不要老缠住夹生事不放,这样,夹生事也做不好,其他事也会担阁下来。
第三,学校教师要自觉地对待教学上出现的夹生饭现象,以免学生所学知识不巩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不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学习就有可能发生夹生现象。但是,目前有一种“八成学习法”理论恰恰是为其加以注解。认为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学生为了弥补空缺的二成就会在新的学习中加以选择性注意,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如果真的发生了夹生效应,也不必惊慌,只要好好设计一下教学,就可能克服它所留下的后遗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