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对某一特定刺激做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顺利地对这些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的现象,称之为“斯特鲁效应”。这主要是由斯特鲁首先在实验中发现的,因此,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心理学家斯特鲁在 1935 年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块,并要求被试尽快地大声朗读看到的颜色,然后再向被试呈现一系列表述颜色的字词,每一个词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同样要求被试尽快地大声读出呈现的字词,结果被试两次完成这两次的任务都很顺利,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困难,他们完成两次任务所用的时间也差不多。最后,再给被试呈现一些表述颜色的词,每个词与所标示的颜色并不相同,例如:“红”字是用蓝墨水写的;“绿”字是用黄墨水写的;“黄”字是用黑墨水写的,等等,再要求被试尽快地大声朗读字词的墨水颜色。在进行这项测验时,出现了一种意外的心理现象,带有戏剧色彩:被试不能像前两次测验那样迅速而又准确地读出字词的墨水颜色,有时不由自主地读出字词所标识的颜色,甚至结结巴巴,读不下去,常常需要帮助,靠思维的帮助才能继续往下读,读到最后,被试本人也不禁笑了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斯特鲁效应呢?斯特鲁认为,主要是人们无法控制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强烈影响,从而产生心理干扰,使当前特定刺激无法得到正常反应。具体分析起来,研究认为还有如下因素的影响。
一是与一个人的注意转移力有关。注意转移力是指一个根据情境的发生变化或面临的任务变化而把注意力从一个刺激迅速转到另一个刺激上。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就不会发生或很少会发生斯特鲁效应。因为,他们不太会因其他刺激的干扰而分心。否则,就容易产生斯特鲁效应。
二是与刺激情境中的无关特征有关。这种无关特征与我们所要反应的特定刺激具有密切联系的,但又易于干扰的,那么,就极易发生斯特鲁效应。例如刺激情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或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某些情绪性因素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产生斯特鲁效应的重要因素。
三是与一个人所担当的多重角色有关。一个人角色充当越多,越有可能产生斯特鲁效应。因为在对特定刺激做出反应时,不同的角色都会跑出来解释、认同、表态及行动,但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思维又不允许同时进行,这样就可能出现一会儿这一角色思维,一会儿另一角色思维,或同时争着要思维的混同思维现象,这也就是“角色竞争”现象,从而使斯特鲁效应发生。
这种斯特鲁效应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是不利的,影响班主任教师的讲话水平,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校里要尽可能避免斯特鲁效应。下列几方面的对策我们要引以重视。
首先,学校教师要正视自己所充当的各种角色,并切记充分当好每一种角色,特别是在同一情境中决不担当一种以上的角色。例如,在学校导学育人时就要充分当好学校教育者的角色,在上课时就要充分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在家里就要充分扮演好丈夫或爸爸的角色,避免角色竞争、角色混同、角色不分的现象。例如,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本来应该以“教学者”的角色登场的,然而他们的班主任角色竟然出来干扰,常常以居高临下的讲话口气上课。这样,尽管教师讲的课可能很有水平,但是,在学生的意识中,总以为你是一个耍弄技术者,而不是一个“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者。其实,班主任角色的干扰,其课的水平也不会是很高的。因为管理与教学毕竟是两码事,虽然有联系,但不是同一回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与规律,违背了它们的规律,其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有时学校教师也不妨用用斯特鲁效应术,使其产生积极作用。据前面所述,一般情况下,期特鲁效应起消极作用多一些。但只要我们学校教师正确应用,也可以产生犯错误效应。例如在联欢晚会上,学生要求学校教师扮演一个“小丑”角色,学校教师就会感到十分别扭,认为这与学校教师形象相差甚远,太不协调了。因此,学校教师的形象常常会出来“竞争”小丑的形象,从而引起不伦不类的失态行为,使得大家哄堂大笑,其乐无穷,学生对学校教师更加敬佩了。
从上可见,我们学校教师在学生从事某一活动时尽量不要去干预他。有些教师喜欢刚布置完一项工作,学生刚投入工作,教师第二、三项接踵而来,或用自己的观点、做法去干预他,从而使学生发生斯特鲁效应,使布置的班级工作一事无成或大打折扣。因此,记住,别去干扰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