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勃英语意为“势利小人”。这一效应是西方一些厂商,发现社会上有一种人专买独特风格产品以显示自己的独特地位和与众不同的消费兴趣的消费现象,据此,他们就有意组织批量生产,还有意控制某商品的销售量以刺激其购买力。因此,他们常会打出诸如:“请注意本家产品,风格新颖,与众不同,可令你一展独特的魅力”等广告,使自己的销量大增。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斯诺勃效应呢?是哪些主要因素在起作用呢?据我们研究发现,主要因素有如下方面:
一是人心各异,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批猎奇求异的消费者。他们不满足于常人的消费需求,他们喜欢穿戴或收藏一些与众不同的产品,以示自己有别于一般人。因此,他们在购买产品时,总是追求那些风格新颖、别具一格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二是产家的独特设计与限量销售,使这一效应强度增大。有些产商为了满足这种消费者的需要,专为他们个别设计,甚至只生产一件,而用手工生产,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消费行为。这种能反映消费者个性与喜好的销售行为进一步拓展了销售对象范围,从而使斯诺勃效应大大增强。
这种斯诺勃效应说明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要有鲜明的个性,要有特色,要区别于一般,否则,生命力就不强,活力就不充沛。这一现象学校中也存在,而且更要引起重视。在研究学校印象形成与管理中,我曾专门发表论文谈了这方面的管见。其主要意思是,学校印象的形成,主要是与学校的个性与特色有关,而不是大家都有的那些东西。因此,在学校导学育人中,一定要突出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最起码要区别于教师周围的其他老师已有的东西。否则,斯诺勃效应就不可能产生。对此学校教师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具体对策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学校教师要学会不从众,不随大流,不凑热闹。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学育人的个性与特色的建设上,教出与他人别具一格的特点来。例如,一讲到气功、“语文知识树”进入课堂教学人们就会想到魏书生老师,一讲到愉快教育就会想到李吉林老师,一讲到尝试教学法就会想到邱学华老师,等等。这种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就会使斯诺勃效应更加生辉,人们对这些教师记忆就会更深。可见,教师在典型性特色教学上要努力下一番功夫。
其次,在导学育人个性建设中,学校教师还要学会如下方面的思考点或切入点。一是要有逆反思维法。人们都在研究多重智力理论应用时,不妨把它冷在一旁而独自去研究某一主要智力因素在某一方面的应用研究,例如理解特质在学习初期人际环境中的启动作用研究,这种学习的理解型环境理论也许是教师个性凸现的一个重要契机,也许能扬名教师。而在多重智力理论应用研究上很可能被同样多的研究所煙没。二是“多一点”思维法的运用。如果在某一方面非要从众,譬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等方面,那我们也必须有“多一点”的思维法,即别人做了A,我们必须做到 A+B,B 是我们区别于他人的。
例如在大会上交流时,可以采取只讲“多一点”的内容,对大家都一样的一句话带过,如“上述工作我也与其他教师一样十分重视,但我还在某方面开展了工作”等。这在感觉上会给人一种你比其他教师工作做得更多一点。三是“新一点”思维法的运用。在教学经验交流时,比其他教师总有新一点的东西,始终领先其他教师一步,使人感到其他教师总是在步你的后尘,也就是要做“领头羊”,哪怕一点点,也是比混同于一般要好。四是“张扬一点”思维法的运用。做工作需要实事求是,但在宣传教学特色时,有时还需要“张扬一点”的思维法,把自己的导学育人特色推出去,加以好好宣传,这与谦虚、诚实等并不矛盾。过去我们许多教师并不出名,并不是他们少了特色,而是缺乏宣传自己,是过于“谦虚”造成的,是曲解“诚实”造成的,是受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造成的。教师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是与社会互动的,缺少了交流,教师的特色就无法让人知晓,更不可能有人欣赏,也不可能被人学习。五是要有“猎奇一点”的思维法。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固然重要,但要扬名不如“猎奇一点”有效。“猎奇一点”不是走歪门邪道,也不是奇里古怪,而是把常规略为加以变形,以引起他人注意。例如,现在许多教师都是以勤奋、诚实、团结、创新等来标榜自己,你能否不这样来标榜自己呢?而说成“我从不拖拉”、“我从不守旧”等。这样标榜自己也许比较别扭,一时令人难以适应,有可能不被学生家长或社会所接受,但人们会停止下来思考,感到有点怪味,从而品尝出你的特色来。总之,学校教师要在风格新颖上多想一些办法,使之具有魅力,使斯诺勃效应更大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