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挫折心理学中,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己实现的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称之为甜柠檬效应。
这一术语来源于伊索寓言的故事: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它却说: “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有人也称甜柠檬心理或甜柠檬作用,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达自我心理平衡,免去自我苦恼与痛苦。这与上述的酸葡萄效应一样,都是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自己所追求目标失败时的情景,以达内心之安、心理自救的目的。其差异只在于酸葡萄效应是把所追求的目标价值变低,而甜柠檬效应是把现已实现的目标价值提高。可见,这两种效应都是使用自尉法的结果,有时,这种效应真的起到了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自得其乐的作用,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埋怨他人、与人对抗等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呢?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一是甜柠檬效应的淡化作用。人们在追求某一目标时,有时忽略了自己的可行性条件,只是被诱人的目标所诱惑,或是只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拼命追求,或是被钻牛角尖的心理所驱使,因此,碰得头破血流还在苦苦追索。这种韧劲对于意志坚强、胸怀大志者是需要的。但时常也会使一些人心灰意冷,因为成功者毕竟不会是百分之百。因此,有些人正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加以调整,调整到使自己通过努力而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就会淡化原先预期的目标,从而使自己不会为达不到预期目标而痛心苦恼。
二是甜柠檬效应的提高作用。一般来说,人们在追求某一预期目标时,对原已实现的目标,也就是现状总是不满足的,换言之,人们对所追求的目标给予高度的预期,赋予极高的价值。但在一时实现不了时,人们为了自尊心的满足,不得不回到自我的现实中来,从而珍惜已拥有的,并把已实现的目标加以美化,认为这已是最好的,其他的目标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是不现实的,即使实现不了也无所谓。这种有意夸大已实现目标价值,提高自己已有现状从而产生甜柠檬效应的现象,就是甜柠檬效应的提高作用的结果。
三是甜柠檬效应的去痛作用。一个人在达不到追求目标时,应该说,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多数人都会想办法去除这种痛苦的现状,否则就可能患上心理疾病。而甜柠檬效应就有这种去痛作用。因为他已放弃了原已追求的目标,已把自己的注意力、自己的感情调整到了现在自己重视的已实现的目标上。这虽然对实现预期目标失去了动力,但对维护心理健康来说是有作用的。这种去痛作用可以使失败者安全地软着陆,以免去不少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