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调味品效应原意是指,夫妻之间由于说些“废话”、“闲话”而产生心理交融的现象。这种废话、闲话起到了“调味品”的作用,所以说它并非 “废话”。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起到了感情的交流和点缀作用;( 2 )通过它,使夫妻不断地、一点一滴地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相互默契,不大会产生误会。总之,夫妻之间说说这种调味品的“废话”,可使两颗心挨得更近,更增进相互之间的心理交融,使双方思想更加谐调,感情更加融治,生活更加协调。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调味品效应?是什么原因影响它的发生?据研究,影响调味品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是调味品的调味作用。顾名思义,调味品是起调味作用的。它不是主食,也不是主菜,只是用来调调味而已的。如果主菜中少了调味品,那么,不仅这主菜不好吃,就连整个正餐都吃不好了。可见,调味品还真起到了调味的作用。但别小看这种调味作用,它具有促进胃口开、饭量增、美餐的作用。它能把各种味道整合好、配置好,发挥 1+1>2 的作用。
二是调味品的润滑作用。调味品既不是主食,又不是主菜,不易为人注意,也不太会成为问题的主要矛盾。因此,一般人对此都不会扭住不放,而会对它给以谅解,因此,它一经出现往往会被当作润滑剂,使整个尴尬局面得到松驰,紧张的关系得到解除,彼此心理得到舒解,不快的气氛烟消云散。这主要是这种调味品具有润滑剂的作用,它能使大家产生欢笑,而这种欢笑恰似一种解除消闷气氛的润滑剂和清凉剂,使以后的人际关系更为圆滑、顺畅。
三是调味品的煽情作用。调味品的一些话语往往都具有煸动、挑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情感,能鼓动人的心情,能活跃人的气氛,能增强人的兴奋性,能启发人的智慧,能陶冶人的情操。一句话它能对整个局面加以左右。因此,别小看调味品,它有时能调节整个方向。
这种调味品在学校中也会发生。学校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与家庭中的夫妻关系颇为相似。夫妻俩白天都忙于紧张而认真的工作,回家后如果也是像上班那样过于正经地说话,那么家庭就不会有朝气活力。师生之间也是这样,每天都有很多的课要上、工作要做,不得马虎,如果下课后或活动的时间里,教师也同上课、上班那样正儿八经,非常精炼地说话,一点语言的多余度也没有,那么,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不易沟通。因此,在认真紧张的课堂学习之后,不妨来点“废话”、“闲话”,调调学生的胃口,同时也可以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可见,调味品效应是有积极作用的。
调味品效应的另一启示是,在教育学生改变不良心理和行为时,可以引进“调味品”机制,让学生在言谈“闲话”中明白大道理,主动改变其不良行为。例如,有这样一位班主任,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这一心理机制。在他们班上,来了一名叫李冰的“调皮生”。有一天,男生宿舍传来了一阵哄笑声。他过去一看,嘿,李冰神气极了。他站在同学中间,手舞足蹈的在发表“就职”演说:“我就要当乡党委书记了,当书记后,我就把……我将……我还把……”。这位班主任“噗嗤”一笑,然后认认真真、毕恭毕敬的上前向他道喜:“李书记,祝贺你啊!”围着的“听众”都木然了,李冰却居然还以“书记”自居,从容不迫的答道:“谢谢你的祝贺,你有什么困难我会帮助你的。”“我倒没什么要求,问题是全乡老百姓有求于你啊!”“什么事?快说”。“是,是全乡老百姓要求解决‘靠天田’的问题,你知道全乡有多少这样的田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当书记的哪里管得这么细,有我的秘书掌握就行了!”“现在搞改革,党中央一再要求各级党委干部要当内行,难道你这位书记还要当门外汉,靠别人过日子不成?”“这个……”李冰哑了,脸也红了,这时,这位班主任认真地说:“李冰啊,当书记,或者干其它事,都要有文化。现在你不好好学习,行吗?”
这是多么有效的“废话”!如果运用那种一本正经的说教,恐怕根本收不到如此大的效应。但是,并不是说“调味品”放得越多越好,要适可而止。顾名思义,调味品只能当调味品,不能充当主菜、主食,否则就起不到它调味品的作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