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犹如为使机器更好地运转而预先给机器通通电、加加热,从而产生预热效应,使机器更快更好地启动运转。如果没有这个效应过程,机器就不能更好地运转,效果就差。人的学习过程也是这样。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铺垫,也可达到预热效应。但这里强调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在学习之前,如果大家能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学习策略等,并在互相启发的氛围中,那么,对后面的学习不仅会发生雄厚的兴趣,而且还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预热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是预热的准备作用。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相互诱导规律,当大脑皮层一定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时,由于负诱导,大脑皮层的邻近区域处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使落在这些抑制区域的刺激,不能引起应有的兴奋,因而得不到清晰的反映。而这种优势兴奋中心又是一种动态过程,是可以转移的。但这个转移过程不是马上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预热的准备过程,才能真正达到优势兴奋中心状态。因此,没有这个准备作用,优势兴奋中心就不可能转移,也就是说,没有准备作用,要想产生预热效应是不可能的,这是高级神经活动规律决定的。
二是预热的激活作用。预热的激活作用在字词的识别和信息提取等学习活动中均有表现。如果给学生相继呈现两个词,如“钢笔——西瓜”或“刀 ——西瓜”等,要他们判定所呈现的词时,他们往往对刀之后的西瓜要快。这是因为刀之后“西瓜”一词很容易被“刀”所激活,刀与西瓜有着密切的联系,易于启动。而钢笔与西瓜的联系相对较远,一时无法联系,缺乏必要的准备,因为它们处于两个范畴的知识,因此,一时难以被激活。关于这一点一般多用扩散激活模型予以解释。
三是预热的选择作用。我们面临的信息可以说是大量的,但我们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需要过滤器进行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致负担过重。这里的预热就犹如过滤器,使我们的预热过的知识都能进入到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而非预热过的知识一时无法通过,从而起到了信息的选择作用,产生了预热效应。
这种预热效应在学校导学育人中很有作用,可以广泛应用。学校教师要加以重视。
首先,学校教师要积极运用“头脑风暴法”(即BS法) 来引发预热效应。这一方法是美国BBDO广告公司总经理欧斯波恩博士,在1941年倡导的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专门会议上首先使用的。这种方法,只允许与会者提出各种创意、思路、设想、假设乃至幻想、臆测,等等,总之,与会者可以充分自由地、不受指责、不受批评地发表意见,可以在他人的想法的基础上产生灵感,发展联想,提出新的创造性见解,但不允许个别交谈,相互暗示,更不提倡配合默契。其目的就是充分“解放”创造力,以集思广益,从中提炼出最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最富有远见的创见。在教师教学中,这种方法最能起到预热的作用,因为它不受任何意见的制约,只有启发催化作用,能让他们产生更多预热的空间,产生更多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比平时多出两倍以上的见解。
其次,学校教师要学会使用“先行组织者”法。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这种先行组织者就起到了预热效应。那么,什么先行组织者的预热效应最佳呢?一般认为,陈述性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以及具体模型组织者都比较好。陈述性组织者用于学生不熟悉的内容中其效应更大,比较性组织者用于学生新旧知识关系辨别不清时,或原有知识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时其效应更大;具体模型组织者用于学生难于解决的问题时其效应更大。因此,学校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要积极地自觉地使用先行组织者的方法,以期起到预热效应的作用。在教师讲话、谈心、思想教育等工作中,也不妨用用这一方法,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学校教师要自觉地进行“预热式”的导学模式教学。“预热式”导学模式可分三步走,一是首次“预热”,整合焦点。这一阶段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可在小组“预热”,也可在全班“预热”,总之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热”。教师在此基础上整合学生讨论的焦点问题,并进行“以学定导”。二是再次“预热”,精读重点。这一阶段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预热”,在此基础上,教师整合学生“预热出来的各种联系点、网点、盲点,并加以指导。三是第三次“预热”,找出生长点,确定后续学习点。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超文本”的“预热”,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生长点,以及最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后续学习点,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一部分,为学生主动拓展学习空间创设一个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