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吴晓波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人物名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吴晓波吴晓波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吴晓波同时是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任职日报《东方早报》浙江记者站副社长

人物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uxiaobo2009

凤凰财经人物专栏 http://finance.ifeng.com/people/detail/famous/wuxiaobo.shtml

人物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7年出版的新书《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大败局2》2008年出版《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下)》、2009年出版《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8上)》《大败局2》。

1968年出生的吴晓波被人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他在2001年出版的作品《大败局》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而他辛苦经营两年的蓝狮子财经丛书则成为中国本土财经书籍出版的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他的时间被划分为三块,主要的精力用在出版事业上,同时兼顾《东方早报》的一些事情,还坚持以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念。
吴晓波吴晓波

1990年,22岁的吴晓波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他和同班的秦朔都被保送上研究生。但是两个人却都选择了不去读研,而是分赴杭州和上海。原因是,两个人的女朋友分别生活在这两个地方。后来,两人各自成家、各自为战,吴晓波成了今日的吴晓波,秦朔则先后成为政经杂志《南风窗》的主编和财经日报《第一财经》的主编。

吴晓波讲起自己进入新华社浙江分社的经历近乎传奇。1989年后的那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找工作,而选择读研。吴晓波有一次回杭州时,去拜访在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作的一位老校友。师伯和吴晓波聊得高兴,中间出去一会儿,回来时候手上拿着新华社的花名册,说,你看,我们这里有人今年退休,你可以来接替他的职位。吴晓波说起来至今仍很得意,“我没有在新华社实习过,新华社一般都要他们的实习生的,我进来的时,还考了经济学。”

吴晓波被分在了工业组,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

吴晓波称在新华社自己受益良多:新华社强调文字皆有出处——“如果不是这个习惯,我早就被人告倒了。”新华社不计成本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让它的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

从1994年起,吴晓波开始为《杭州日报》撰写专栏。他称这是训练文字的最好途径,因为专栏可以让写作者学会用容易使人接受的语言写作。不过吴晓波是那种30岁看上去像20岁的人,身材高瘦、面容清秀,还戴着一副眼镜,言谈举止十分谦逊。而他的文字又十分老练成熟,因此人们都不认为他是专栏作者。吴晓波开玩笑说,那时候,有个读者要来找吴晓波,吴晓波出去迎客,读者直接对他说:“你爸呢,我有事请找你爸。”

吴晓波吴晓波
三十岁的时候,吴晓波开始写书。

吴晓波说,自己的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进行个人的原始积累,完成个人的写作计划,四十岁则准备退休。

三十岁的吴晓波一发不可收拾,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写作,除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写作失败案例的MBA教材《大败局》之外,他近两年的著作还有《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小品文集《你为什么不骚扰我》和编著的《首富》。

吴晓波的专栏文字幽默诙谐而且入木三分,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经济的一些怪现状,比如他在《南风窗》上所写的关于上市公司和投票公司的文字;而他的公司研究则严肃认真,同时充满灵动之气,观点新颖独到,比如他为《经济观察报》撰写的文章《被夸大的公司使命》、《二十年公司——表面的胜利》、《企业家为什么不是知识分子》。

2002年,吴晓波成为贝塔斯曼亚洲签约作家。

与此同时,吴晓波开始经营自己的图书项目。他打造的蓝狮子财经把本土公司财经写作作为目标。中国公司史和人文财经成为吴晓波看好并且着力发掘的对象。他们出版的一系列图书也确实成为中国本土财经阅读的顶级读物。吴晓波说,我们不要“google”作家,一个公司史的写作者应该是能够接触到该公司的内部档案,并且曾经长期跟踪报道过该公司的记者或研究人员。

2004年,吴晓波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访问学者。他也开始做好了自己的长期写作计划:从1978年到2008年,一部三十年的中国公司史。

吴晓波打破了写而优则仕、写而优则商的中国习惯。他脚踏三船,既负责报社事务,又从事出版事业,同时还坚持每周写作6000字以上的习惯,稳稳当当,自得其乐地与妻女栖居于杭州。

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拥有一份不赖此为生的职业。吴晓波说这句大学时候看到的话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因此,“可能我退休之后,
吴晓波吴晓波
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吧!”因为到那时,他真正拥有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无所顾忌,可以开始做思想义工,不为报酬写作。

说到这时,吴晓波开始惦记自己岛上的3000棵杨梅树,成长周期很长的杨梅,今年已经有个别成熟,到明年,则可大规模采摘。

这个拥有自己岛屿的写作者和商人,悠然自得而又孜孜不倦地为这个世界供应观念,同时告诫年轻人:不要着急,不要焦虑。

这个人,简直拥有一个写作者所渴望拥有的全部优点:富有、英俊、乐观、谦逊、才华横溢、朋友众多。

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职《东方早报》社。 常年从事公司研究,被聘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

主要出版作品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败局》(2001年)、 《大败局II》 、《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激荡三十年一中国企业1978—2008(上)》(2007年)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 1870-1977(上)(2009),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图书”之一,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必读书。 《激荡三十年》音像课程

最近新闻(更新)编辑本段回目录

吴晓波:我是一个严肃的作家  2010年03月13日 09:42

“我和吴老也讨论了,我写一本书,别人质疑我,这个责任我来背,我错了我改正,可是现在质疑我的人,是你的9年助理,是之前吴敬琏传的作者,那我该怎么办呢?现在就像家里人打架拉着头发打到大街上去了。两个人打架,老爷子肯定很难看。他现在也挺为难的。”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吴晓波反复说道。

没人预料得到,被众多读者期待的《吴敬琏传》面市数月,会招致如此多的批评,而作了吴敬琏9年助理的柳红连续发表两篇质疑文章,更是把吴晓波推到了风口浪尖。

中国经营报》:接触过你的人都觉得你是个典型的文人,《吴敬琏传》是否倾注了文人的理想,有人为拔高和包装的嫌疑?

吴晓波:我也看了柳红的文章,这几天都有电话找我,我只能回应到采访时为止,她的文章我没办法来回答。

我认为我没有拔高,吴老在看我的稿子时,知道我是做企业史研究的,我对他的评价是他能够承受的。现在,至于大家,当然不管这个大家是谁,是柳红也好,还是谁……认为我拔高了,那是大家的一个评论,我没有用抬高或是神化的方式来写作,对一个经济学家也不应该神化。

中国经营报》:当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家?你是否在借助吴敬琏这样一个人表达你对经济学界和改革的期望?

吴晓波:是你或者是别人这样认为,我认为我没有。

我最近研究近代史和当代史发现,近100年里,在中国各阶层里面,知识分子成了最短的一块“板”。为什么现在中国的企业家很弱势,被打成一片散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不能怪企业家的。我们要反思,当整个社会都充斥仇富情绪的时候,我们在干吗?当改革进入沉闷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提供一套方案和理论体系来推进?

中国经营报》:在写这本书时,面对这么多的历史史料,你是如何选择的?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吴晓波:历史是可以分成几条河流的,分横向的和纵向的研究维度,需要找到横向的节点。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历史的横向节点上到底有几条河流的分支。现在网上的一些争论,包括柳红的文章,都在争论节点上的问题,比如,质疑我在书中叙述某次经济论战的时候,为什么不提某人某事,谁才是真正的主角等等。每个人对历史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但我认为这样的争论很好,可以提示大家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来讨论。

中国经营报》:吴敬琏本人怎么看待这些争论,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吴晓波:因为书中涉及到很多在世之人,吴老需要照顾对方的想法,对此我非常理解。他也给了几条修改意见,比如,把所有的过誉之处全部砍掉、把形容词砍掉、不要聚焦“论战”、不要给经济学界分派等等。但如果这样,我就没有办法来写作了。至于,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当然会修改。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传记作家如何保证写作的客观性?

吴晓波:首先,我这些年来写书都力求保持中正之心。第二就是每个字都要有出处,因为我的写作是非虚构写作,很容易惹上官司。写吴敬琏也是一样的,首先我持中正之心,但是我也比较喜爱这个老头,我尽量做到比较中正,所有的历史都找到出处。写这本书我也参考了柳红的书,吴晓莲的书。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自己现有的这种写作模式是否伤害了传记本身的历史性和严肃性?

吴晓波:我也不知道,但我是一个严肃的作家,我做了非虚构写作,至于人家说我严肃或者不严肃是人家的事,我现在没有办法正面回应这些事。

吴晓波:地方保障性住房易口惠而实不至   2010年03月09日 20:30

视频地址:

http://finance.ifeng.com/video/20100309/1905855.shtml

博客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blog.sina.com.cn/wuxiaobo2009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吴晓波”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