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凤通宝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韩林儿的铸钱。元末红巾军首领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帝,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建都安徽亳州,国号“宋”,建元龙凤,并铸龙凤通宝钱。此钱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铜赤[阅读全文]
摘要: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在江苏高邮建立“大周”政权,建元“天祐”,并铸天佑通宝钱。“天祐”含上天保佑意。钱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四等,背穿上可见“一”、“贰”、“叁”[阅读全文]
摘要:光绪帝于三十四年十月,(公元1908年)去世,此后一天慈禧太后去世,醇亲王之子溥仪继位,改元宣统,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几乎都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小平钱[阅读全文]
摘要:光绪通宝小平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清德宗载湉,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铸。钱文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背文满、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记批次等多种形式。光绪通宝存世有传统的[阅读全文]
摘要:德宗载湉,光绪年间(1862~1874 )铸,光绪重宝有宝泉局、宝源局当十、宝苏局当五外,其它多属部颁样钱,除宝泉、宝源当十、宝苏当五外,市场参考价都在3500-5000元。[阅读全文]
摘要:同治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清朝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铸造。版式类似“康熙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阅读全文]
摘要: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阅读全文]
摘要:清太宗皇太极于1627年在满洲继太祖努尔哈赤位,改元天聪,并铸者满文天:聪当十大钱。面文按左上下右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阅读全文]
摘要:天启通,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此钱为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阅读全文]
摘要:万历通宝 [编辑本段]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明朝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1570)铸造。仿造嘉靖钱制,有小平,折二两种。光背者比较多见。少数小平钱背有“工”,“天”,“公”,“正”,“江”[阅读全文]
摘要:正德通宝 正德通宝 “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燳的年号,其在位期间并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是明末清初铸造的压胜品,清代中后期、民国时民间铸造的最多。其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背面多龙纹、[阅读全文]
摘要:弘治通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六年,两京及各省钱局开铸“弘治通宝”钱,定制每文重一钱二分,并规定了每年的铸额弘治十八年五月,帝下令户部调查各地铸造“弘治通宝”的情况,各地所铸仅[阅读全文]
摘要:大中通宝 [编辑本段]简介 名称: 大中通宝 制造年代: 明朝 材料: 铜 规格: 直径4.4厘米 [编辑本段]相关介绍 明初期货币。大中通宝的来历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确切而言,大中通[阅读全文]
摘要:大小通宝:此为明太祖即位前于元代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铸。背面有“钱数”及“两数”,每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这种“称两制”仿自元钱。[阅读全文]
摘要:承安宝货 金章宗完颜璟承安二至五年(1197—1200年)所铸异形银币。虽由银锭转化而出,然已非称量银货而系规范流通铸币。宝货一至十两共分五等(中间三等为一两半、二两半、五两),法定一两兑铜钱二贯(二[阅读全文]
摘要:至正通宝 [编辑本段]简介 名称: 至正通宝 制造年代: 元 材料: 铜 规格: 直径3厘米 [编辑本段]相关介绍 元代货币。至正通宝是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行的钱币,大小均有,并且部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