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购买行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购买行为

购买行为(purchasing behavior)

什么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服务时介入的过程活动,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2000)。[1]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由一系列环节、要素构成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购买决策居于核心地位;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购买行为的发生方式、指向及效用大小。储蓄投资是相对于即期购买行为的远期或逆消费行为;链式消费则是消费行为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表现形式。[2]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这个人,家庭的生活需要或者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购买爱好的产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而发生的购买商品决策过程。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复杂的,其购买行为的产生是受到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促进交互影响的。

  企业营销通过对消费者购买的研究,来掌握其购买行为的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动态性、互动性、多样性、易变性、冲动性、交易性等特点。严格地说,顾客购买行为由一系列环节组成,即顾客购买行为来源于系统的购买决策过程,并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的复杂多变,对销售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挑战。对于优秀的销售人员来说,掌握顾客购买决策过程及了解影响顾客作出购买决策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等至关重要。

消费者购买的特征 编辑本段回目录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能够适应市场、驾驭市场必须掌握消费者购买的基本特征。

  (一)购买者多而分散

  消费购买涉及到每一个人和每个家庭,购买者多而分散。为此,消费者市场是一个人数众多、幅员广阔的市场。由于消费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闲暇时间不一致,造成购买地点和购买时间的分散性。

  (二)购买量少,多次购买

  消费者购买是以个人和家庭为购买和消费单位的,由于受到消费人数、需要量、购买力、储藏地点、商品保质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为了保证自身的消费需要,往往购买批量小、批次多,购买频繁。

  (三)购买的差异性大

  消费者购买因受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民族、宗教等影响,其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性,对商品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消费心理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消费者购买差异性大。

  (四)大多属于非专家购买

  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价格知识和市场知识,尤其是对某些技术性较强、操作比较复杂的商品,更显得知识缺乏。在多数情况下消费者购买时往往受感情的影响较大。因此,消费者很容易受广告宣传、商品包装、装潢以及其他促销方式的影响,产生购买冲动。

  (五)购买的流动性大

  消费者购买必然慎重选择,加之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性较大,因而导致消费购买的流动性很大,消费者购买经常在不同产品、不同地区及不同企业之间流动。

  (六)购买的周期性

  有些商品消费者需要常年购买、均衡消费,如食品、副食品、牛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商品;有些商品消费者需要季节购买或节日购买,如一些时令服装、节日消费品;有些商品消费者需要等商品的使用价值基本消费完毕才重新购买,如电话机与家用电器。这就表现出消费者购买有一定的周期性可循。

  (七)购买的时代特征

  消费者购买常常受到时代精神、社会风俗习俗的导向,从而使人们对消费购买产生一些新的需要。如APEC会议以后,唐装成为时代的风尚,随之流行起来;又如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从而使人们对书籍、文化用品的需要明显增加。这些显示出消费购买的的时代特征。

  (八)购买的发展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向前推进。过去只要能买到商品就行了,现在追求名牌;过去不敢问津的高档商品如汽车等,现在有人消费了;过去自己承担的劳务现在由劳务从业人员承担了等等。这种新的需要不断产生,而且是永无止境的,使消费者购买具有发展性特点。

  认清消费者购买的特点意义是十分重大,它有助于企业根据消费者购买特征来制定营销策略,规划企业经营活动,为市场提供消费者满意的商品或劳务,更好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购买行为的类型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费者购买决策随着购买行为类型的不同而变化。较为复杂和花钱多的决策往往凝结着购买者的反复权衡和众多人的参与决策。

  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类标准比较多,Kotler根据Assael(1978)的研究,区分了在不同涉入度水平和对品牌间差异不同认知的共同影响下的四种类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如下表:

介入程度品牌差异高度介入低度介入
品牌差异大复杂型购买行为多变型购买行为
品牌差异小和谐型购买行为习惯性购买行为

  资料来源:Kotler,梅汝和等译(2000)

  此研究为进行消费者购买行为分类提供了很好的标准和基础,但在他的分类中一些常被讨论的购买现象(如冲动、忠诚购买)没有包括在内,因此不能作为全面划分购买行为的标准。[1]

  1.复杂型购买行为。品牌差异大,消费者介入程度高的购买行为。当消费者初次选购价格昂贵、购买次数较少的、冒风险的和高度自我表现的商品时,则属于高度介入购买。由于对这些产品的性能缺乏了解,为慎重起见,他们往往需要广泛地收集有关信息,并经过认真地学习,产生对这一产品的信念,形成对品牌的态度,并慎重地做出购买决策。

  对这种类型的购买行为,企业应设法帮助消费者了解与该产品有关的知识,并让他们知道和确信本产品在比较重要的性能方面的特征及优势,使他们树立对本产品的信任感。这期 间,企业要特别注意针对购买决定者做介绍本产品特性的多种形式的广告。

  2.和谐型购买行为。品牌差异小,消费者介入程度高的购买行为。消费者购买一些品牌差异不大,但价格高的商品时,虽然他们对购买行为持谨慎的态度,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是集中在品牌价格是否优惠、购买时间、地点是否便利,而不是花很多精力去收集不同品牌间的信息并进行比较,而且从产生购买动机到决定购买之间的时间较短。因而这种购买行为容易产生购后的不协调感:即消费者购买某一产品后,或因产品自身的某些方面不称心,或得到了其他产品更好的信息,从而产生不该购买这一产品的后悔心理或心理不平衡。为了改变这样的心理,追求心理的平衡,消费者广泛地收集各种对已购产品的有利信息,以证明自己购买决定的正确性。为此,企业应通过调整价格和售货网点的选择,并向消费者提供有利的信息,帮助消费者消除不平衡心理,坚定其对所购产品的信心。

  3.多变型购买行为。又叫做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品牌差异大,消费者介入程度低的购买行为。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品牌间差异大,但价格低,可供选择的品牌很多时,他们并不花太多的时间选择品牌,专注于某一产品,而是经常变换品种。比如购买饼干,他们上次买的是巧克力夹心,而这次想购买奶油夹心。这种品种的更换并非是对上次购买饼干的不满意,而是想换换口味。

  面对这种广泛选择的购买行为,当企业处于市场优势地位时,应注意以充足的货源占据货架的有利位置,并通过提醒性的广告促成消费者建立习惯性购买行为;而当企业处于非市场优势地位时,则应以降低产品价格、免费试用、介绍新产品的独特优势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进行多种品种的选择和新产品的试用。

  4.习惯性购买行为。品牌差异小,消费者介入程度低的购买行为。消费者有时购买某一商品,并不是因为特别偏爱某一品牌,而是出于习惯。比如醋,这是一种价格低廉、品牌间差异不大的商品,消费者购买它时,大多不会关心品牌,而是靠多次购买和多次使用而形成的习惯去选定某一品牌。

针对这种购买行为,企业要特别注意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企业的广告要强调本产品的主要特点,要以鲜明的视觉标志、巧妙的形象构思赢得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青睐。为此,企业的广告要加强重复性、反复性,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熟悉程度。

消费者购买的类型分析 编辑本段回目录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目标划分的购买类型

  1、全确定型。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以前,已经有明确的购买目标,对商品的名称、型号、规格、颜色、式样、商标以至价格的幅度都有明确的要求。这类消费者进入商店以后,一般都是有目的地选择,主动地提出所要购买的商品,并对所要购买的商品提出具体要求,当商品能满足其需要时,则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商品。

  2、半确定型。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以前,已有大致的购买目标,但具体要求还不够明确,最后购买需经过选择比较才完成的。如购买空调是原先计划好的,但购买什么牌子、规格、型号、式样等心中无数。这类消费者进入商店以后,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分析、比较才能完成其购买行为。

  3、不确定型。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以前,没有明确的或既定的购买目标。这类消费者进入商店主要是参观游览、休闲,漫无目标地观看商品或随便了解一些商品的销售情况,有时感到有兴趣或合适的商品偶尔购买,有时则观后离开。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态度划分的购买类型

  1、习惯型。指消费者由于对某种商品或某家商店的信赖、偏爱而产生的经常、反复的购买。由于经常购买和使用,他们对这些商品十分熟悉,体验较深,再次购买时往往不再花费时间进行比较选择,注意力稳定、集中。

  2、理智型。指消费者在每次购买前对所购的商品,要进行较为仔细研究比较。购买感情色彩较少,头脑冷静,行为慎重,主观性较强,不轻易相信广告、宣传、承诺、促销方式以及售货员的介绍,主要靠商品质量、款式。

  3、经济型。指消费者购买时特别重视价格,对于价格的反应特别灵敏。购买无论是选择高档商品,还是中低档商品,首选的是价格,他们对“大甩卖”、“清仓”、“血本销售”等低价促销最感兴趣。一般来说,这类消费者与自身的经济状况有关。

  4、冲动型。指消费者容易受商品的外观、包装、商标或其他促销努力的刺激而产生的购买行为。购买一般都是以直观感觉为主,从个人的兴趣或情绪出发,喜欢新奇、新颖、时尚的产品,购买时不愿作反复的选择比较。

  5、疑虑型。指消费者具有内倾性的心理特征,购买时小心谨慎和疑虑重重。购买一般缓慢、费时多。常常是“三思而后行”,常常会犹豫不决而中断购买,购买后还会疑心是否上当受骗。

消费者的主要购买行为[1]编辑本段回目录

  1.冲动购买

  冲动购买常常与无计划的和突然的购买有关,伴随着强大的催促力和愉快兴奋的感觉(Rook 1987)。它包括两个核心因素:A、认知方面缺乏对所购产品的计划、了解和详尽考虑;B、感情方面有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在一个无计划购买的同时或之后被引出(Wood 1998),如愉快、兴奋和内疚等;Rook and Gardner(1993)认为某种情绪状态(如愉快、兴奋和力量的混合)也会引发冲动购买行为,消费者可能以冲动购买作为释放紧张和沮丧情绪的手段。因素A是对产品低度涉入和对品牌特性或差异没有辨别察觉的表现,而因素B中这种购买行为所带来的情感激发和释放则是显著的享乐主义H的表现,属于享乐主义消费。

  2.习惯性购买行为

  当产品被重复购买或者产品相对不重要时,消费者就不会被激发在大脑里从事大量的决策活动(Hoyer 1984)。

  习惯性的购买行为来自于消费者履行习惯行为以减少思考成本的需要(Shuang 1980)。习惯性购买不会有强烈的、积极的品牌评价和比较,重复购买不是因为对品牌的强烈偏好,它代表减少认知付出的一种便利的方式(Jacoby and Kyner 1973)。所以习惯购买的“惰性”及所购买商品低廉的价格注定消费者不会深度涉入(低涉入度);在无明显缺陷的情况下也不会反复广泛比较“品牌差异”(低知觉差异);同时现实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购买价格低廉的日常实用品(如盐、大米)时才会有惯性购买(实用商品U)。

  3.寻求多样化购买。

  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在现象上表现为频繁的品牌转换,而制约品牌转换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转换成本”,所以消费者只有在购买成本较低的产品(如饮料、饼干、小饰品)时才会有频繁的品牌转换。而对于这种不重要、低成本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会有复杂的认知和信息搜索过程,即涉入程度较低。追究寻求多样化购买的原因,其一是察觉了同类产品中其他品牌的优点(差异性),对另一个品牌的属性满意(阿贝尔·朱兰德(Abel P.Jeuland) 1978) ;其二是希望通过尝试不熟悉的品牌或多种品牌,体验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享受情感激发的享乐主义价值。

  4.忠诚购买。

  品牌忠诚的消费者可能愿意为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他们察觉了品牌中蕴含的而其他品牌不能提供的独特价值(Reichheld 1996)。这种独特来源于对品牌可靠性的极大信任或消费者使用这个品牌时的赞赏的感情(Chaudhuri and Holbrook2001)。忠诚购买者会长期、持续、重复选择众多替代品中的一个品牌,过往的消费经历使消费者对该品牌“独特的价值”非常了解(高知觉品牌差异)。Jacoby(1971)认为消费者越是察觉各种品牌间的质量差异,就越觉得区别这些品牌的重要性,个人就越可能忠诚购买。 Muncy(1990)的研究也有同样的发现,于是我们可以说知觉品牌差异可能是品牌忠诚度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

  同时对品牌的极端信任和有特殊的感情,使忠诚消费者对该品牌所具有的独特品质深信不疑,在购买时不会过多思考、付出认知,也不会再反复评价和比较品牌(低度涉入)。通常情况下消费者持续、重复购买的产品都是实用型的产品。

  5.促销反应购买。

  促销反应购买行为是促销倾向和价值意识两方面的的表现,消费者履行促销行为是因为促销形式降低的价格和价值增加双重原因。在价值意识的作用下,消费者不仅关心低价,还要关心产品质量、关心是否物有所值。购买促销产品时消费者更倾向于搜索产品质量和价值信息,了解更多的产品知识和价格知识(Donald and Richard 1990),所以可以预测是持久高度涉入和高知觉品牌差异的表现。另外促销倾向的消费者最有可能发现“不可拒绝的购买”(Hackleman and Duker 1980),可能他们购买的东西从来不用,因此可以设想消费者购买的促销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从购买促销品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心理的享受,即享乐价值H。例如促销活动降低购买价格从而增加交易效用,使消费者感觉自己得了便宜,或者觉得自己很精明。

  6.复杂购买。

  表现为较长的较为复杂的认知过程、有广泛且深入的信息搜集行为、有品牌比较的行为、对商品的种种属性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比较,这些是高度涉入和高知觉品牌差异的表现。

  同时消费者一般对花钱多的产品、偶尔购买的产品、风险大的产品和引人注目的产品等的购买都非常专心仔细(Philip Kotler2000),这些产品多是功能型的实用产品。

  7.减少失调购买。

  失调来源于情感与行为知识元素间的不一致,也就是认知错位。决策过程中,判断难度越大或决策越重大,这种失调效应越强烈(Harmon-Jones 2002)。在消费者购买产品前,往往把一些产品的许多替代品牌看成是基本相似的(如地毯),即使由于产品贵重的原因使消费者会深度介入了解个产品的各种特性,但由于品牌差异性确实很小和一般消费者专业水平的限制,这种相似的概念不会改变。但实际上所有的品牌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非常相似的品牌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这种认知上的错位使消费者无论购买那个品牌,事后都会发现该品牌的缺点或其他品牌的优点,从而产生失调感。失调的购买者会产生后悔的感觉,事后设法自圆其说来圆满其实有缺点的消费。

  8.影响购买。

  在影响型的购买行为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之所以要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多是因为消费者对产品缺乏了解,凭眼看手摸难以对商品品质及品牌间差别做出判断(低知觉差异),此时亲朋好友的使用口碑及专家、权威人士的推荐或广告代言人的宣传被视为非常有力的证据,弥补了消费者关于这个品牌的信息知识的不足,导致认可和接受某一产品或品牌。通常咨询权威人士而购买产品多是功能性、实用性的。我们还可以预测,消费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购买欲望后,会继续深度涉入,了解品牌的功能特性。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式分析[2] 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活动。

  一些西方学者在深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某些共性或规律性,并以模式的方式加以总结描述。其中尤以恩格尔一科拉特一布莱克威尔模式Engel-Kollat-BlackwellEKB模式)和霍华德一谢思模式Howard-Sheth)最为著名。

  l.恩格尔一科拉特一布莱克威尔模式

  EKB模式强调了购买者进行购买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始于问题的确定,终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模式里,消费者心理成为“中央控制器”,外部刺激信息(包括产品的物理特征和诸如社会压力等无形因素)输进“中央控制器”;在“控制器” 中,输人内容与“插人变量”(态度、经验及个性等)相结合,便得出了“中央控制器” 的输出结果—一购买决定,由此完成一次购买行为。

  具体来说,EKB模式描述了一次完整的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在外界刺激物、社会压力等有形及无形因素的作用下,使某种商品暴露,引起消费者的知觉、注意、记忆,并形成信息及经验储存起来,由此构成消费者对商品的初步认知。在动机、个性及生活方式的参与下,消费者对问题的认识逐渐明朗化,并开始寻找符合自己愿望的购买对象。这种寻找在评价标准、信念、态度及购买意向的支持下向购买结果迈进。经过产品品牌评价,进人备选方案评价阶段,消费者在选择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决策,进而实施购买并得到输出结果,即商品和服务。最后对购后结果进行体验,得出满意与否的结论,并开始下一次消费活动过程。

  2.霍华德一谢思模式

  霍华德和谢恩认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程序的主要因素有:输入变量。知觉过程、学习过程、输出变量、外因性变量等。模式中的输人变量(刺激因素),包括刺激、象征性刺激和社会刺激。刺激是指物品、商标本身产生的刺激;象征性刺激是指由推销员广告媒介、商标目录等传播的语言、文字、图片等产生的刺激;社会刺激是指消费者在同他人的交往中生的刺激,这种刺激一般与提供有关的购买信息相联。消费者对这些刺激因素有选择地加以接受和反应。

  知觉过程是完成与购买决策有关的信息处理过程;学习过程是完成形成概念的过程。知觉过程和学习过程都是在“暗箱” 内完成的,经过“暗箱” 的心理活动向外部输出变量。

  上述因素连续作用的过程表现为:消费者受到外界物体不明朗的刺激后,进行探索,引起注意,产生知觉倾向,进而激发动机。同时通过选择标准的产生以及对商品品牌商标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购买态度,从而坚定购买意图,促成购买行为。

  购买的结果将反馈给消费者,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状况,又将进一步影响其对商品品牌的理解和态度的变化。

  外因性变量没有在图7—2中表示出来,因为它们不直接参与决策过程。但一些重要的外因性变量,如购买的重要性、消费者个性品质和经济状况的限制以及社会阶层的感染、文化亚文化的作用等,都将给消费者以极大的影响。

  霍华德一谢思模式与前面阐述的EKB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点。两个模式的主要差异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EKB模式强调的是态度的形成与产生购买意向之间的过程,认为信息的收集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霍华德一谢思模式更加强调购买过程的早期情况:知觉过程、学习过程及态度的形成。同时,也指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只有把握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联结方式,才能揭示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规律。

  EKB模式和霍华德模式尽管较繁杂,各种因素变量较多,但为营销企业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发展趋势及规律性,提供了脉络清楚、思路清晰的参考依据,便于企业在千变万化的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准确把握其规律性,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最佳营销决策

顾客购买行为的变化 编辑本段回目录

  1.价值观的变化

  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商品使用上的功能与价值。这一点在年轻一代身上特别明显。在使用价值之上,重视附加心理价值的商品不断增加。使人心灵丰富的、变美的、变快乐的、变新的、变珍贵的商品往往受青睐。衣物是典型的例子,现在选择的标准并非只是保暖、耐久,而是更重视其颜色、设计式样、流行性等条件。除了衣物,即使是手表,也在正确耐久性之外,强调新潮与时髦性。

  2.品牌忠诚度

  制造商制成品上加上品牌,良好的品质、强势广告等都会使消费者持续性地购买商品。如果能让消费者接受的商品与销售渠道相结合,就可能确保品牌忠诚度。

  但是,各品牌间的差异愈来愈小,新商品不断上市,消费者除了在品牌上寻求品质与功能的保障,并追求心理与情绪上的满足,因此,持续性购买某些品牌的人也有减少的倾向。

  3.普通意识与个性化

  因为别人有、别人使用很快乐,自己也想跟着消费,即所谓从众心理大众传播的普及使多数人受到相同的刺激,身旁的人都买了,而自己还没买显得很不自在。一旦收入增加,也希望能模仿原来不可能的上层消费,与一般人一致就觉得比较安心。这种心态对平常的生活影响更远。为此买人家电制品及家具,从事同样休闲活动的人愈来愈多。

  同时也由于价值观的改变,每个人亦有不同的消费特性,从而形成消费现象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但是,即使是个性化,能完全过独自消费生活的人毕竟很少,大多数人仍是在类似的商品中选择仅有少许差异的商品,而标新立异的行为仍在少数。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编辑本段回目录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很多,主要有消费者的个体因素与心理因素。购买者的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部分内容已在第四章第三节中的“人口环境分析”和“经济环境分析”进行分析。在此主要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心理因素。

  消费者心理是消费者在满足需要活动中的思想意识,它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心理因素有动机、感受、态度、学习。

  (一)动机

  1、需要引起动机。需要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要求或欲望。就消费者而言,需要表现为获取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产生动机,消费者购买动机是消费者内在需要与外界刺激相结合使主体产生一种动力而形成的。

  2、购买动机的类型

  动机是为了使个人需要满足的一种驱动和冲动。消费者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和意念。购买动机可分为两类:

  (1)生理性购买动机。生理性购买动机指由人们因生理需要而产生的购买动机,如饥思食、渴思饮、寒思衣,又称本能动机。包括:

  ①维持生命动机;

  ②保护生命动机动机;

  ③延续和发展生命的动机。

  生理动机具有经常性、习惯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2)心理性购买动机。心理性购买动机是指人们由于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购买动机。根据对人们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对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可将心理动机归纳为以下三类:

  ①感情动机。指由于个人的情绪和情感心理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购买动机。根据感情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其分为三种消费心理倾向:求新、求美、求荣。

  ②理智动机。指建立在对商品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分析比较后产生的购买动机。理智动机具有客观性、周密性的特点。在购买中表现为求实、求廉、求安全的心理

  ③惠顾动机。指对特定的商品或特定的商店产生特殊的信任和偏好而形成的习惯重复光顾的购买动机。这种动机具有经常性和习惯性特点,表现为嗜好心理。

  人们的购买动机不同,购买行为必然是多样的、多变的。要求企业营销深入细致地分析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和动机,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和购买动机设计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获得营销成功。

  (二)感受

  消费者购买如何行动,还要看他对外界刺激物或情境的反映,这就是感受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感受指的是人们的感觉和知觉。

  所谓感觉,就是人们通过感官对外界的刺激物或情境的反应或印象。随着感觉的深入,各种感觉到的信息在头脑中被联系起来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形成对刺激物或情境的整体反映,就是知觉。知觉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购买行为影响较大。在刺激物或情境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有不同的知觉,他们的购买决策、购买行为就截然不同。因为消费者知觉是一个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1)有选择的注意。(2)有选择的曲解。(3)有选择的记忆。

  分析感受对消费者购买影响目的是要求企业营销掌握这一规律,充分利用企业营销策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加深消费者的记忆,正确理解广告,影响其购买。

  (三)态度

  态度通常指个人对事物所持有的喜欢与否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倾向。作为消费者态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企业营销人员应该注重对消费者态度的研究。

  消费者态度来源于:

  (1)与商品的直接接触;

  (2)受他人直接、间接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与本人经历。消费者态度包含信念、情感和意向,它们对购买行为都有各自的影响作用。

  1、信念。指人们认为确定和真实的事物。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不是根据知识,而常常是根据见解和信任作为他们购买的依据。

  2、情感。指商品和服务在消费者情绪上的反应,如对商品或广告喜欢还是厌恶。情感往往受消费者本人的心理特征与社会规范影响。

  3、意向。指消费者采取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是倾向于采取购买行动,还是倾向于拒绝购买。消费者态度最终落实在购买的意向上。

  研究消费者态度的目的在于企业充分利用营销策略,让消费者了解企业的商品,帮助消费者建立对本企业的正确信念,培养对企业商品和服务的情感,让本企业产品和服务尽可能适应消费者的意向,使消费者的态度向着企业的方面转变。

  (四)学习

  学习是指由于经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即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实践中,逐步获得和积累经验,并根据经验调整自己购买行为的过程。学习是通过驱策力、刺激物、提示物、反应和强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进行的。

  “驱策力”是诱发人们行动的内在刺激力量。例如,某消费者重视身份地位,尊重需要就是一种驱策力。这种驱策力被引向某种刺激物——高级名牌西服时,驱策力就变为动机。在动机支配下,消费者需要作出购买名牌西服的反应。但购买行为发生往往取决于周围的“提示物”,的刺激,如看了有关电视广告商品陈列。他就会完成购买。如果穿着很满意的话,他对这一商品的反应就会加强,以后如果再遇到相同诱因时,就会产生相同的反应,即采取购买行为。如反应被反复强化,久之,就成为购买习惯了。这就是消费者的学习过程。

  企业营销要注重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学习”这一因素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给消费者提供信息,如重复广告,目的是达到加强诱因,激发驱策力,将人们的驱策力激发到马上行动的地步。同时,企业商品和提供服务要始终保持优质,消费者才有可能通过学习建立起对企业品牌的偏爱,形成其购买本企业商品的习惯。

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外在因素

  (一)相关群体

  相关群体是指那些影响人们的看法、意见、兴趣和观念的个人或集体。研究消费者行为可以把相关群体分为两类:参与群体与非所属群体。

  参与群体是指消费者置身于其中的群体,有两种两类:

  (1)主要群体是指个人经常性受其影响的非正式群体,如家庭、亲密朋友、同事、邻居等。

  (2)次要群体是指个人并不经常受到其影响的正式群体,如工会、职业协会等。

  非所属群体是指消费者置身之外,但对购买有影响作用的群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期望群体,另一种是游离群体。期望群体是个人希望成为其中一员或与其交往的群体,游离群体是遭到个人拒绝或抵制,极力划清界线的群体。

  企业营销应该重视相关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利用相关群体的影响开展营销活动;还要注意不同的商品受相关群体影响的程度不同。商品能见度越强,受相关群体影响越大。商品越特殊、购买频率越低,受相关群体影响越大。对商品越缺乏知识,受相关群体影响越大。

  (二)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按照其社会准则将其成员划分为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他们的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消费特点闲暇活动、接受大众传播媒体等各不相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商品、品牌、商店、购买习惯和购买方式。

  企业营销要关注本国的社会阶层划分情况,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爱好要求,通过适当的信息传播方式,在适当的地点,运用适当的销售方式,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

  (三)家庭状况

  一家一户组成了购买单位,我国现有24,400万左右的家庭,在企业营销中应关注家庭对购买行为的重要影响。研究家庭中不同购买角色的作用,可以利用有效营销策略,使企业的促销措施引起购买发起者的注意,诱发主要营销者的兴趣,使决策者了解商品,解除顾虑,建立购买信心,使购买者购置方便。研究家庭生命周期对消费购买的影响,企业营销可以根据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实践需要,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

  (四)社会文化状况

  每个消费者都是社会的一员,其购买行为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有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营销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在第四章第三节的“社会文化环境”已作分析。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费者购买是较复杂的决策过程,其购买决策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1、确认需要

  当消费者意识到对某种商品有需要时,购买过程就开始了。消费者需要可以由内在因素引起,也可以是由外在因素引起。此阶段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调研,认定促使消费者认识到需要的具体因素,营销活动应致力于做好两项工作:(1)发掘消费驱策力;(2)规划刺激、强化需要。

  2、寻求信息

  在多数情况下,消费者还要考虑买什么牌号的商品,花多少钱到哪里去买等问题,需要寻求信息,了解商品信息。寻求的信息一般有:产品质量、功能、价格、牌号、已经购买者的评价等。消费者的信息来源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1)商业来源;(2)个人来源;(3)大众来源;(4)经验来源。企业营销任务是设计适当的市场营销组合,尤其是产品品牌广告策略,宣传产品的质量、功能、价格等,以便使消费者最终选择本企业的品牌。

  3、比较评价

  消费者进行比较评价的目的是能够识别哪一种牌号、类型的商品最适合自己的需要。消费者对商品的比较评价,是根据收集的资料,对商品属性做出的价值判断。消费者对商品属性的评价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有的评价注重价格,有的注重质量,有的注重牌号或式样等。企业营销首先要注意了解并努力提高本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使其列入到消费者比较评价的范围之内,才可能被选为购买目标。同时,还要调查研究人们比较评价某类商品时所考虑的主要方面,并突出进行这些方面宣传,对消费者购买选择产生最大影响。

  4、决定购买

  消费者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商品进行评价,并作出选择后,就形成购买意图。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通常会购买他们最喜欢的品牌。但有时也会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购买决定。

  (1)他人态度;

  (2)意外事件。消费者修改、推迟或取消某个购买决定,往往是受已察觉风险的影响。“察觉风险”的大小,由购买金额大小、产品性能优劣程度,以及购买者自信心强弱决定。企业营销应尽可能设法减少这种风险,以推动消费者购买。

  5、购后评价

  消费者购买商品后,购买的决策过程还在继续,他要评价已购买的商品。企业营销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它关系到产品今后的市场和企业的信誉。判断消费者购后行为有两种理论:

  1、预期满意理论

  2、认识差距理论。企业营销应密切注意消费者购后感受,并采取适当措施,消除不满,提高满意度。如经常征求顾客意见,加强售后服务和保证,改进市场营销工作,力求使消费者的不满降到最低。

品牌知觉影响下购买行为的分类[1]编辑本段回目录

品牌知觉的三个因素

  1.涉入度。是一种无法观察到的激发、激励和兴趣状态,它被一种特殊的刺激或情形所激发,并且有驱动的特性,它所带来的后果类型通常是信息搜索过程和做出决策(Rothschild 1984),涉入度这一概念已经在考察各方面消费行为时扮演起调节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角色。高涉入度的消费者更有兴趣获得产品信息, 更有可能积极地搜索和处理与产品有关的信息,更有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广泛地评价和比较替代品牌,察觉各品牌间差异,对特殊的品牌形成偏爱(Zaichkowsky 1985)。低涉入度的消费者不会有复杂的决策和信息处理,对于有的购买甚至不曾有一个决策过程(Assael 1981)。

  2.知觉品牌差异。可以定义成消费者头脑中所持有的一个综合概念:在某一类产品中主要替代品牌产品间的相似性很小(Muncy 1996)。Jacoby(1971)认为消费者越是察觉各种品牌间的质量差异,就越觉得区别这些品牌的重要性,才会被激发去积极搜索信息,以发现这种差异是什么;同时对品牌所具有的独特品质的察觉,使个人越可能忠诚地购买,也对价格不敏感,情愿付出较高的价格。

  3.享乐消费/ 实用消费(H/U)。享乐主义的消费首先具有如下特征:有感情和审美感觉体验,或可以产生感官愉快、幻想和娱乐;实用主义的消费更多是认知驱动的结果,有作用性和功能性的,有目标导向,为了完成某种功能和实际的任务(Hirschman and Holbrook 1982)。

购买行为的分类框架

  根据前面的探讨可知:品牌知觉的三个变量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而且三个变量的不同组合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购买行为,因此可以以不同组合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分类,最终把购买行为分为8 类,分类框架见下表。

涉入度知觉品牌差异H/U消费者购买行为
H冲动购买
U习惯性购买
H寻求多样化购买
U忠诚购买
H减少失调购买
U影响购买
H促销反应购买
U复杂购买

  (注:H -享乐消费,U -实用消费)

  在此分类基础上,可以从品牌知觉的三个变量:涉入度、知觉品牌差异和H/U出发,来探讨各种购买行为的涵义和行为特征。

消费者购买行为6W2H分析法 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费者购买行为6W2H分析法—即Who、What、Which、Why、When、Where、How、How much。6W2H直接反映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过 6W2H分析可以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规律性及变化趋势,以便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1. 1.0 1.1 1.2 1.3 李国庆,周庭锐,陈淑青.品牌知觉影响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类研究.《商场现代化》-品牌战略.2006年5 月(上旬刊)总第466期
  2. 2.0 2.1 消费行为学.第五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决策过程,第一节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相关条目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购买行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购买行为 APEC Abel P.Jeuland EKB模式 Engel-Kollat-Blackwell Howard-Sheth Philip Kotler 上市 中间商购买行为 习惯性购买 习惯性购买行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